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中体西用”思想的背景和内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92 题号:7246203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按此次序排列,在中国近代化进程出现的代表人物应该是
A.曾国藩——陈独秀——孙中山
B.孙中山——陈独秀——曾国藩
C.曾国藩——孙中山——陈独秀
D.陈独秀——孙中山——曾国藩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它所寻求的是在农民战争打击面前王朝的自我振兴,在……外国侵略面前,中国的自我图强。"为实现此梦想,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  )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D.民主与科学
2017-10-30更新 | 29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学者郭廷以认为,甲午战后(六年间),列强对中国的侵凌,空前凶猛,中国的反应亦随之激烈。反应有两种类型,动机虽均为自救,而所循途径则大相径庭。一为外察大势,内求诸已,认为必须大事变革,与人并驾齐驱,结果形成政治改制运动;一为昧视时代,仍要返回中国中心之世,与外界绝缘,结果演为暴力反洋运动。下列言论符合第一种反应的是
A.“以中国之纲常伦理,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C.“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D.“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2017-12-19更新 | 2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对下列符合材料评论观点的是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
B.君权与人民的权力相得益彰
C.唯合众其和为世界之湖流
D.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
2019-01-24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