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2 题号:7307578
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由于国情不同,各国的政治制度各有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明清两代“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2)材料二中,“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该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3)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该制度没能在中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唐玄宗
政治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注重文教,编修经典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①和②所对应的政权名称,概述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上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在制度上有哪些创新发展。
2021-12-02更新 | 6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宗得鹞,绝俊异,私自臂之。望见郑公(魏征),乃藏于怀。公知之,遂前白事,因语古帝王逸豫,微以讽谏。语久,帝惜鹞且死,而素严敬征,欲尽其言。征语不时尽,鹞死怀中。

——唐笔记小说集《隋唐嘉话》

材料二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据《旧唐书》记载,太宗发现有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太宗最终被迫收回成命。

(1)“太宗怀鹞”的故事反映出唐代初年的什么政治风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种政治风气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唐初的何种政治制度?

(3)材料三所述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冲突的结局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指出唐初的君权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并结合我国封建制度的政治特点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

2017-09-15更新 | 2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

——欧阳修《新唐书》


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唐初三省的职责和特点。
(2)分析唐初实行这一制度的意图。
2022-11-25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