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 议会权力的确立与发展 > 《权利法案》和代议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6 题号:732855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权利法案》和德意志帝国《帝国宪法》相关条文比较

《权利法案》(1689年颁布)《帝国宪法》(1871年颁布)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为深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国王)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联邦议会的主席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1)分别指法律文献颁布的背景。
(2)两个法律文献对君主和议会权力的规定,各自体现了什么特点?

材料二美国的政治制度赋予了各州教育行政自主权,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各高校入学考试内容千差万别,中学无法适应。在这种情况下,1926年,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推出了学业性向测验(SAT),测试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1950年,林奎斯特教授认为SAT不利于引导学生在高中阶段认真学习,他另起炉灶,创立了美国高校测验(ACT),考查学生接受中学教育后所达到的水平。1960年,ACT正式作为一种美国大学入学考试被高校使用。当今,SAT和ACT是美国最重要的两种高等学校入学考试。

——摘编自康乃美等《中外考试比较》


(3)根据材料二,分别说明SAT和ACT设立的初衷,指出二者的主要区别。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是由何种政治制度决定的。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请回答:


(1)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的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材料二: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之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在笼子里,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布什在国庆日演说(2004年7月4日)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笼子”指什么?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材料三: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3)据材料三,指出“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是什么?对“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材料四:皇帝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不可阻挡了。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4)依据材料四,指出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2018-12-21更新 | 8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斗争和妥协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经常出现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材料二   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
材料三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
——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说明古希腊民主政治和古罗马法律制度的实践是如何体现伊壁鸠鲁的主张的。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近代英国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妥协的表现。
(3)你是否赞同材料三的观点,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予以说明。(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2016-11-27更新 | 8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摘编自故宫相关文史资料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税,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三:国会可用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众议院有权对犯有“背叛、行贿、受贿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恶行”的总统、副总统提出弹劾。

——以上两段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8世纪后期欧美国家的历史文献

材料四: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这种政治制度在中国古代长期沿用的经济基础是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出自什么法律文献?反映出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
(3)材料四体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除此之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还确立了哪些基本政治制度?
(4)综合上述材料,从中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2019-04-21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