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一战的经过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4 题号:754844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7年初,美国与德国关系恶化并断交,推动美国国内高校反德情绪高涨。是年2月,由宾夕法尼亚大学发起,包括全国200多所高等院校参与成立“校际信息局”,目的是“协助政府招募有志于从军的大学生或大学毕业生,并将他们安排到恰当的位置上各施所长”。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甚至致信战争局,表示“如果我校师生能提供什么服务,来给政府帮点忙,我们将感到荣幸之至”。美国于1917年4月参战后动员了包括大学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为战争服务。美国大学在战时为国效力的经历,使“大学百无一用的古老嘲讽再也站不住脚了,接受高等教育将回报以财富和权利,大学的影响力正在成倍地增加”。以伊利诺伊大学为例,该校在1916年在校生5000余人,到1926年已增至1.0103万人,这种学、府合作为二战乃至冷战时期大学与联邦政府之间的密切合作提供了借鉴。

——摘编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大学(1917—1919)》


(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高校关于美国参加一战的态度及其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时期美国高校的作为对一战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88年,法国政府公布了华工档案,并在巴黎市中心里昂车站附近的一座广场镶建了华工纪念铜碑,纪念在“一战”中为法国捐躯的中国劳工。据统计,“一战”期间,欧洲战区华工总计约有14万人之巨,尽管他们与协约国并肩工作而非直接参战,但通过此举,中国不仅向世界有力地展示了参与国际事务的渴望,表明中国人有诚意且有能力支持协约国,而且以此方式将中国与协约国战争命运直接绑定,进而助推其他更重要的外交目标之实现正是这些目不识丁的农民成为中国致力于创建新的国家认同的前驱。他们的血汗、牺牲为中国外交官在巴黎和会上争取列国承认、为中国登上世界舞台和实现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凭借。

——摘编自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劳工在“一战”中作出的重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其他更重要的外交目标”在“一战”结束后是否实现?为什么?
2019-04-22更新 | 23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评论说:“真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美国总统威尔逊在1914年8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该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材料二 1915年1月和1916年初,威尔逊曾两度派遣他的顾问豪斯前往欧洲调查。但是,豪斯在与英国和德国两方面接触以后,得出了“在付出了这么多生命财产的代价后,没有人肯轻易地接受无结果的和平”的印象。
材料三 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战时,由华尔街的银行给予协约国方面的现金贷款已达20亿美元,而给德国的贷款只有2 700万美元。
——以上材料均摘自《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美国对欧洲战争的政策是什么。从材料中找出美国采取这种政策的优越条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豪斯的“印象”是否正确?为什么?
(3)材料三与材料一有何矛盾之处?这种矛盾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结果如何?
2016-11-27更新 | 80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由于公海被英国舰队所控制,美国同中欧强国的贸易顺从1914年的一亿六千九百万美元下降到1916年的一百万美元,而在同一时期内美国同协约国的贸易额则从八亿二千四百万美元上升到三十亿美元……录后美国成为协约国的粮库、军火库和银行,并和协约国的胜利发生了直接的利害关系。

——(美)巴巴拉·W塔奇曼《八月炮火》

材料二(威尔逊)认识到,只有在美国帮助某一方赢得这场战争后,它才能在战后的和平会议上发挥主要作用。于是他开始考虑军事介入这场战争并站在协约国一方。

——彼得·I·博斯科《美国人眼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国际贸易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威尔逊总统主张军事介入的原因、借口和美国军事介入的主要作用。

2017-06-12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