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1 题号:7787541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J

材料   郭永怀(1909—1968年),我国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两弹一星荣誉勋章”获得者。他是唯一一位在核弹、导弹、人造卫星三个领域都有涉及的科学家。

1939年,郭永怀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学生。他们一行人在上海刚上船,就被告知他们将在日本的横滨停船三日登岸“观光”,并且要接受日本政府的签证。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面对这种莫大的侮辱,包括他在内的22名中国留学生全体下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这次机会。八个月后,郭永怀等人又接到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留学通知,从此,郭永怀开始了他长达16年的留学生涯。后来,他辗转来到美国,师从冯·卡门,并于1945年获得了博士学位。之后,他又成为康奈尔大学航空研究生院的奠基人之一。

1956年,为避免美国以掌握重要资料为由阻挠回国,郭永怀烧掉了十几年来写成的手稿。郭永怀在钱学森召唤下回到祖国后,经钱学森推荐,担任了刚成立的核武器研究院的副院长,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国的核武器研制工作中,为核弹研制及其武器化作出了巨大贡献。1968年12月初,他在青海基地发现了一组重要数据,急于搭乘夜班飞机回京研究,在途中不幸遇难。在生命的最后瞬间,郭永怀和警卫员以身体保护国家秘密安声、完好。


(1)根据材料,概括郭永怀的主要事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郭永怀精神的内涵。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包世臣,字慎伯,乾隆四十年(1775年)出生于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5岁启蒙读书,8岁便开始学做八股文。其时,清王朝吏治日益腐败,武备早已废弛,人民生活每况愈下,农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面对如此的历史处境,包世臣深感帖括之业(指科举)无补于事,于是转而关心探究社会经济问题,早在1800年前后包世臣的经世思想即已形成并趋于成熟。就包世臣的经世思想来看,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批判旧学,摆脱汉学、宋学的束缚;二是强调学以致用,重视社会实践。有学者指出:包世臣对于嘉道时期“经世”学风的形成,是“上承亭林(指顾炎武),下开龚、魏,旁及阳湖派诸子的一个重要人物”。

——摘编自郑大华《包世臣与嘉道年间的学风转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包世臣经世思想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包世臣的经世思想。
2020-07-06更新 | 7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879年严复回国任李鸿章在天津的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他在此呆了近二十年,尽管1890年被提升为该校的总办,但他从未被握有实权的李鸿章当作心腹,其海军生涯也从未辉煌过。而与他同时留学英国的日本人,如伊藤博文和东乡平八郎都成为日本现代化的领袖,把日本变成了强国。

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惨败后,严复的许多旧同僚和学生在这一战争中牺牲。他开始通过写作和译书来鞭挞中国的软弱,由此他最终发现自己真正的天职应是政治评论家,能自由地阐发其被压抑禁锢的思想。他大声对同胞宣称:西方发展的关键是“对现实的完全不同的观念”,包括理念和价值观。使一个国家变得强大和富有,是思想而不是军事强权。为了使人民直接了解西方思想,他在随后的15年时间里,翻译了许多重要的作品,包括赫胥黎的《天演论》,穆勒的《群己权界论》和《名学》,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甄克思的《社会通诠》及耶方斯的《名学浅说》,使中国人第一次接触了进化论、自由贸易、社会法则、政府分权等理论。

——摘编自王咏春《严复政治思想与近代中国政治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严复成为近代中国著名政治评论家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严复对中国近代化的主要贡献。

2018-01-15更新 | 8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郭嵩焘,湖南湘阴人。1847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曾任署理广东巡抚、福建按察使等职。18758月清廷命郭嵩焘为驻英公使,消息传出,郭嵩焘顿遭众人奚落。…郭嵩焘不顾旁人的诟骂,于187612月由上海起航赴英。他逐日详记所见所闻,写成《使西纪程》一书;此书寄回国内后,遭守旧派群起攻之,被毁版停印。他以浓厚的兴趣,走访英国的学校、图书馆、博物馆和各种学会等,结识了不少数学、化学等方面的科学家。郭嵩焘上疏清廷要求在海外设立领事,保护侨民。这项建议被清廷采纳,1878年中国第一个驻外领事馆在新加坡设立。在厦门渔民被英商残害案、英轮撞沉华船赔偿案、英商虐待华工案等项交涉中,郭嵩焘都据理力争。…18791月,郭嵩焘出使未满三年,被迫卸职东归。回到国内后,他托病辞官,径回故乡。湖南上至巡抚下至地方士绅,皆视他勾通洋人。18917月,郭嵩焘在湖南老家病逝。

——摘编自戴鞍钢《郭嵩焘:近代中国首任驻外公使》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郭嵩焘出使英国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评郭嵩焘出使英国。
2022-03-29更新 | 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