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6 题号:8173424
阅阳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商周的法律制度包括”礼”和”刑”。三代强调礼治,西周时期形成了完善的礼乐制度,用礼制来区分贵贼,明确等,护治秩序。同时,以惩处为中心的刑罚制度已经形成。

但这一时期的礼和刑尚未融合为一个体系,礼主要用于调整贵族内部的社会关系,刑主用于控制社会下居劳动人民。汉初,废弃了秦代法律严酷紫杂的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汉式帝重用张和赵禹的“条定律令”,律法日繁。汉律特别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指导思想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礼刑一体”的法制体系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传统法律思想的基础上,融合了启蒙思想家们提出的资产阶级思想,制定了各自的法律体系。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杖,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柜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摄司法权。法律中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天赋人权”和人人千等思想,注意保护个人的各种权利,包指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为了保证从立業到审理再到判决的每个程序的公正公平,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制度。从普通民众中产生陪审团,参与案件审理和判决,使民众能够直接参与法律事务。

——编自何成刚等主编《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说明夏商周时期法律制度与汉代法律制度的不同,并分析汉代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西方法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积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法律与教化关系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法律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时期贵族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这样才有利于贵族随意处置老百姓。①郑国的子产于公元前536年“铸刑鼎”——把惩治犯罪的刑律铸在金属鼎上,让老百姓知道犯了法会得到什么样的处罚。②这个做法遭到了很多贵族反对。③子产此举,开启了中国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春秋时期,宗法贵族减弱了气势,新的地主阶层兴起,各利益集团、社会阶层以及经济条件都在发生变化。④“铸刑鼎”这一重大改革措施符合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摘编自马立诚《子产铸刑鼎》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建设大事记

第一阶段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共同纲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法律
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到1957年全国人大共制订和修改补充了58项法律
第二阶段19581976年,全国人大仅制订了《1958年至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和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阶段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19781992年,全国人大制订重要法律230多部,其中包括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通则》《刑法》《行政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的四个序号中,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时期“铸刑鼎”所反映的社会政治领域的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三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法律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020-12-03更新 | 6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治理国家的准则和规范历经变化,逐渐形成中国特有的法律传统。到了近代,受西方的冲击和影响,近代法律制度逐渐在中国形成。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礼”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制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专为贵族所有,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
材料二 中国传统的法律体系从秦汉时开始形成。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十五讲》说:“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材料三 在清末新政全面开展的过程中,法制改革也被提上议事日程。1902年3月,清廷发布了修订法律的谕旨:“中国律例自汉唐以来,代有增改。……惟是为治之道,尤贵因时制宜,今昔情势不同,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夸。”
——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
材料四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六条 人民得享有各项之自由权: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人民有书信秘密之自由;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人民有信教之自由;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十九条 参议院之职权如左:一、议决一切法律案。……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四十九条 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但关于行政诉讼及其他特别诉讼,别以法律定之。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材料五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先秦时期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发生什么变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此持什么观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今昔情势不同”的表现。
(4)根据材料四、五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出两部宪法的基本原则。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比,1954年宪法具有哪些进步性?
2016-12-12更新 | 138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宰相制度的变化(君主专制)示意图:


   
(1)材料中“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是何含义。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制度名称和评价其主要作用。
(3)结合示意图和所学,指出相权变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2023-08-26更新 | 1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