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8180859
1656年,清政府颁布法令,严禁“商民船只私自下海”,规定“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并严惩一切“私下诸番互市者”。这一政策的最深远影响是
①避免了西方对我国的殖民侵略
②丧失开拓海外市场的机会
③使我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④使沿海商民经济收入锐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陆地主权忽视海洋
B.积极培育国内经济市场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强发展中外朝贡贸易
2018-07-23更新 | 4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廷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材料反映的是“闭关锁国”政策B.清政府断绝了中外经济交流
C.实施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D.该政策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
2017-05-04更新 | 13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明朝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实行海禁。沿海人民生路被断,于是与倭寇连结为乱。政府遣戚继光等人平倭,同时逐渐放松对民间海外贸易限制,沿海形势逐渐稳定。材料表明当时
A.东南沿海的私商是倭寇主力B.倭患隔断了中外商品贸易
C.政府失去对民间贸易的控制D.政策转变促成倭患的解决
2020-04-24更新 | 9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