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 戈尔巴乔夫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61 题号:8211265
1981—1985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5.1%、3.1%、2.2%、1.8%。因此,戈尔巴乔夫上任就惊呼,“国内形势已经潜伏着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据此,戈尔巴乔夫
A.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B.制定“加速发展战略”
C.加强执政党地位
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下表反映苏联国民生产的发展状况。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不包括
年份1981~19851985~198819891990
增长率3.2%2.8%2.4%-4%

A.僵化的斯大林模式继续阻碍发展
B.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效果很差
C.长期争霸,不重视科技的发展
D.全国政局不稳,社会出现动荡
2018-07-25更新 | 6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戈尔巴乔夫改革给我们最大的经验教训是
A.改革应该从本国实际出发
B.改革应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突破传统束缚是改革的前提
D.改革步伐要稳定,不能急于求成
2019-07-23更新 | 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苏联解体15年后,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谈到苏共垮台时说:“我深深体会到.改革时期,加强党对国家和改革进程的领导,是所有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在这里我想通过我们的惨痛失误来提醒中国朋友:如果失去党对社会和改革的领导,就会出现混乱,那是非常危险的。”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解体的主观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没有得到纠正
B.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政治体制改革严重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D.西方“和平演变”战略
2018-08-21更新 | 1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