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的进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 题号:828269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对苏联实行“租借法”,从1941年到1945年,实际给苏联的军用物资约为1600万吨。这些物资品种繁多,总价值为102亿美元。

——《世界历史》杂志(1986年11月)

材料二   总的来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的,而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

——美驻苏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1946年2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对苏联实行“租借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其根本动机是什么?
(2)材料二作者的基本论点是什么?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出美国的对苏政策发生了什么改变?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   1940年5月10日,纳粹德国将英法比联军约40万人围困在敦刻尔克。希特勒却下达了“停止攻击行动”的命令。英国政府把握时机,最终将约22万英军、12.3万法比军队撤到英国,撤退行动极其成功。从德国方面看,闪电战果显著,也带来兵力分散、补给线过长等问题。同时,德军坦克难以击穿英军坦克的装甲,英军却可轻松击穿德军坦克装甲。从德国外交传统看,希特勒效仿俾斯麦,有意放走英远征军,以求英国在未来德国对苏作战中保持中立。从英国方面看,制定代号为“发电机行动”的撤退计划,很多民众加入救援行列,英国空军此役获得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在此后的不列颠空战中重创德国空军。此外,敦刻尔克地势低洼和遍地沼泽,撤退时出现大雾阴雨天不利德军追击。尽管装备辎重几乎丧失殆尽,担任后卫的4万法军成为俘虏,但撤出的联军经历战争的洗礼,是日后盟军重返欧陆的基础。敦刻尔克大撤退成为战争史上一次值得铭记的历史性撤退。

——摘编自方征《浅析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的原因》


(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中英法比联军成功从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敦刻尔克大撤退产生的影响.
2019-12-19更新 | 3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十世纪初,是一个躁动与不安的年代。自从以机器与大都市为代表的工业文明出现以来,就开始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新的角力,一个看似偶然的恐怖事件导致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惨烈的战争。

——摘编自吴良健《世界危机·前言》

材料二俾斯麦运用全部权力和才能,旨在保证德国的连续优势和保持她的征服土地。他知道,与法国的争执是无法调和的。

——摘编自丘吉尔《世界危机》(又称《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1)一战是因为“恐怖事件”偶然导致,还是在“机器与大都市为代表的工业文明”推动下具有必然性的、相互角力的产物?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请结合二战后的相关史实,简要说明法德之间的争执是否真的“无法调和”?丘吉尔的回忆录是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史料,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016-12-12更新 | 92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3年8月,英国首相邱吉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加拿大魁北克会议中,讨论战后国际秩序重建的问题。之后,罗斯福策划召开中、英、苏及美四国首脑会议。后商定将四国会议分成两部分召开。第一部分是美、英、中在埃及举行的开罗会议……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在重庆、华盛顿、伦敦三地同时发表《开罗宣言》。《开罗宣言》的主要内容是:中、美、英三国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和惩罚日本的侵略;“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使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1)根据材料,概括开罗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及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罗宣言》发表的意义。
2018-06-01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