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833814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被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沿线导致较大的发展。

——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材料二   租界内康庄如砥,房屋多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突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中西邮局、海关、银行、领事馆、电报局、巡捕房、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沪地教堂林立,规模宏大

——李维清《上海乡土志》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上海在社会生活方面向近代转型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转型的原因。

材料三   1949年以来,中国努力推进现代化的蓝图,是先建设社会主义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它始终是决策的指南。……经过苏联的斯大林主义、1956年后中国的乌托邦主义和1977年中共十一大之后邓小平推行的务实主义的探索,现在已经有人在议论,认为中国将可能成为当代实现现代化的一个样板。邓并不放弃社会主义作为最终目标,但对大量的市场经济的做法予以放行。他说,新的体制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结合”。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时代中国的巨变是在什么基本前提下发生的,并说明邓小平“务实主义”的突出表现。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

中国1960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年份国民经济比例(%)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196021.826.152.1

材料二
1978~2006年我国三大产业GDP变化的比较(%)
年份GDP相对构成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7828.2047.923.9
199519.947.232.9
200611.748.939.4

(资料来源:2007年国家统计年鉴)
1955~2000年美国三大产业产值占GDP比重(%)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55~19594.43956.6
1965~1969337.259.8
1980~19842.632.864.6
19991.624,773.7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编辑部等)
材料三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使主要发达国家相继经历了战后以来规模较大的结构性调整。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美国最先进入以信息产业发展为主导的后工业化发展时期。

——马莉莉《战后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比较》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当时产业结构的特点(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针对当时的产业结构状况,中央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2)据材料二概括1978年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3)依据材料二,对比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指出我国产业结构仍存在的问题。结合材料三,谈谈我们该如何应对
2016-11-21更新 | 109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指出大会的任务是“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对国内主要矛盾变化作出判断,并提出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周恩来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陈云针对急切期望实现“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的想法,指出:“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这些报告和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

材料二   下图所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国有企业的一种治理模式


——引自《中国国有企业改革30年研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召开这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大会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模式所体现的企业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适应了什么经济体制的要求?概括指出该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对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产生的重要影响。
2019-06-23更新 | 4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92 年,中共十四大报告中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其中包括税制改革的任务。1993 年 12 月底,税制改革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陆续公布,均自 1994 年起实施。1994 年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改革货物和劳务税制,实行了以比较规范的增值税为主体,消费税、营业税并行,内外统一的货物和劳务税制;将过去对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分别征收的多种企业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企业所得税; 将过去对外国人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对中国人征收的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取消了盐税、烧油特别税、集市交易税等 12 个税种,并将屠宰税、筵席税的管理权下放到省级地方政府;重新划分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1994 年,省以下税务机构分设为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两个系统。

——刘佐《中国税制改革 40 年的简要回顾(1978—201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994 年税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1994 年税制改革的意义。
2020-05-13更新 | 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