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 礼乐制度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3 题号:8385435
春秋时期,逃离母国的贵族子弟或大夫在离开前,如未能行告庙之礼,则行哭墓之礼,向列祖列宗辞行。这说明当时
A.贵族政治遭到严重破坏
B.宗法体制规范人才流动
C.周王室权威已名存实亡
D.礼乐制度有较大影响力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著名历史学者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下列不能印证这一说法的制度是
A.内外服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礼乐制
2017-12-08更新 | 2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历史学家吕思勉在《先秦史》中指出,春秋与战国时代面貌不同,“诸大国则征战益烈,终至由争霸之局,易为吞并之局焉”。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尚在,诸侯不得不借助周王的旗号;战国时期周王威信扫地,诸侯熟视无睹
B.春秋争霸战争尚有周礼的约束;战国时诸侯国之间掠夺人口、土地、军需物资,成为兼并战争的主要表现
C.各诸侯国旨在富国强兵的变法运动是兼并战争的后盾,兼并战争促进了局部统一
D.春秋时期分封制宗法制确立的政治秩序依然有效,战国时期周王权威开始衰落
2019-12-24更新 | 5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周礼》记载:两人见面,如果推手位置偏下,表示没有亲属关系;推手位置偏高,一定是同族本家人;推手位置适中,是有婚姻关系的异姓人。这种见面的礼节反映了
A.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B.礼乐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
C.礼乐制度的复杂繁琐D.见面的礼节决定血缘亲疏
2017-07-25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