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民族工业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4 题号:8471952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在世界范围引起金融恐慌,各国纷纷采取不同政策积极应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3月9日,罗斯福签署《银行紧急法令》,授权总统以整顿破产银行之大权,由政府提供35亿美元贷款,帮助大银行复业。同时,又公布《存款保险法》,由政府保障存款,以恢复存户对银行的信心。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从1934年初期,美国颁行了一系列关于白银政策的法令,6月通过了购银法案:美国政府在世界市场上高价大量收购白银……1933年中国白银出口为1400万元,但1934年1月至7月单从上海出口的白银便迭5000万元……

                                   ——摘编自[美]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状况》


       材料三   新货币的最大特点是以法币代替了银元……对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有力的推动。……仅上海一地,1935年至1937年,新设的机器厂就达387家,超过了过去十年的总数……1935年12月和1936年1月,连续出现贸易出超,这是中国几十年所没有的。

                                                                        ——摘编自刘大钧《国民所得》


(1)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白银政策对中国金融的影响。结合所学指出南京国民政府的应对措施。
(3)指出材料三中“新货币”的使用对当时中国工商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

材料一: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朱其昂,字云甫,江苏宝山人)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事系创举,尚未通行。日计焦煤若干,及用机器司务两人外,又需小工十余人,开销似乎过费。然事半功倍,出面极多;且面色纯白,与用牛磨者迥然不相同……获利颇丰。闻将续到一座,设肆于天津孔道云。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从1895年至1898年的4年间,新增加的商办企业,其资本在万元以上的约有62家,资本总额约为1247万元。……1895~1913年新开设的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则有549家,资本额共达120288万元……据统计,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年均速度达15%。

——《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在1930~1934年五年之中,(广东)全省开工的丝厂由121个减少到37个,生丝出口由4.7万多担下降到不足3万担。这里面也包括陈启沅的继昌隆,因为30年代末有人到简村进行调查,发现那里已无一丝厂存在,而当年继昌隆的厂址,已还原为陈氏遗族的住宅了。

——吕学海《顺德丝业调查报告》


(1)结合材料一,说明贻来牟机器磨坊在创办和经营上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3)请指出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该现象的原因。
2018-04-17更新 | 8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王敬虞《中国近代工业资料》中的图表


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比例一览表(%)

年产100万吨以上年产1099万吨年产19万吨年产1万吨以下
外商企业10088.541.50
华商企业011.558.5100

材料二   1911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家,平均每年设厂24家;1914-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平均每年近37家,其中以棉纺厂、面粉厂为最多。1914年民族资本纱厂只有21家,产纱绽503104枚;到1922年纱厂增加到65家,当年共产纱绽1632074枚。这一时期,全国的钢铁冶炼厂只有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1912年的180万吨,仅增加到1919年的330万吨。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材料三   瑞蚨祥是中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如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



(2)材料三中经营销售额在l912—1925年、1925—1949年分别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分别指出其原因。

材料四   



(3)根据材料四说明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4)在你看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要发展的出路是什么?
2021-04-01更新 | 15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却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摘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1928年,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以求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根据新约,国民政府不断提高进口税率,降低出口税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洋货的倾销,刺激国货的出口,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1929—1933年,爆发世界经济危机,世界市场白银价格猛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使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一定的作用,同年,国民政府还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组织建设一批国营企业,这也或多或少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据统计,193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加80%。

材料三: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从出生就体现了先天肥料不足,后期发展中更存在生长缺陷。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指“黄金时代”出现在什么时候?发展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那个时代会“转瞬即逝”?简述民族工业这几年的发展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
(3)材料二所提1928--193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族工业肥料不足和生长缺陷的各自表现,并指出民族工业生长缺陷的根源。
2019-07-20更新 | 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