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辛亥革命 >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 辛亥革命的评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8 题号:849978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

材料三   1949年《组织法草案》,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种由中共领导的、以四个阶级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遵循的一项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这个制度规定了各级政府拥有的普选的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将选举他们自己的代表官员,呈报上级机关批准。这个过程中的“选举”是民主的,而对上级机关服从是表明了“集中制”。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所说的“转折点的”的史实;说明“辛亥革命的事业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的含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与民主政治不懈奋斗的历程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关于辛亥革命的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对于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出版于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各种文集、翰墨、资料、史籍谱传、回忆录之类,大多属于史事记述,粗疏浅薄。及至30年代,辛亥革命史基本上被纳入国民党党史范畴,许多史书削足适履,掩饰涂改,以致往事面目全非。从1956年下半年到1957年上半年,有关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文章已发表200余篇之多。1958—1960年顿形冷落,发表的有关孙中山的应景文章不过十来篇。“文革”期间把辛亥革命的历史歪曲得面目全非,正常的学术研究被迫完全中断。1979年11月,在广州举办了“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学术讨论会”。到会代表145人,其中有美国、日本和香港地区学者,开中国大陆举办辛亥革命国际性学术会议之先声。人们深情地称之为“春天里的第一只燕子”。有关孙中山思想研究的专著多种,亦有作者各自的独到见解与体系。对章太炎学术思想的深入探讨,丰富了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内容。这以后,重要人物文集、重要档案文献、重要专题资料以及各省、市有关辛亥革命的文史资料也陆续印行。《日本外交文书选译——关于辛亥革命》《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等中译本也相继问世,我国辛亥革命史研究呈现空前的繁荣。

——据章开沅《50年来的辛亥革命史研究》整理

据材料概括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于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呈现出哪些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历史研究的因素有哪些?

2017-05-12更新 | 5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革命之目的,非仅在于颠覆满洲而已,乃在满洲颠覆以后,得从事于改造中国……政治方面,由专制制度过渡于民权制度;经济方面,由手工业的生产过渡于资本制度的生产。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二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认为辛亥革命“由专制制度过渡于民权制度”,其突出表现是什么?
(2)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你赞成这种观点吗?试结合材料二说明理由。
2021-02-24更新 | 8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10月10日,驻守武昌的新军第八营的士兵程正瀛开枪打死反动军官,熊秉坤随即赶来,鸣笛聚众,宣布起义。城内外各路革命军纷纷起义响应,首先攻占楚望台军械库,然后攻打总督衙署。第二天清晨,一面十八星大旗飘扬在黄鹤楼上,宣告了武昌起义的胜利。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发生在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御侮道路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7章56条。它明确宣布,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民主国家,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迁徙、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宗教信仰的自由和选举、被选举、考试、请愿、诉讼的权利,以及纳税和服兵役的义务。这些都体现了进步的民主精神,反映了人的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历史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在武昌率先取得胜利的因素有哪些。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021-06-19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