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两次鸦片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1 题号:8524379

叶氏家族曾在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分别编写过《叶氏族谱》,基本情形如下:1867年叶伯英编写了《叶氏族语》,并请当朝大学士倭仁(顽国派官僚,曾与洋务派论战)作序。倭仁盛赞叶氏家族蝙基族谱的行为,说这是重视了家族体的基本原则。他认为家族体制是中国社会秩序的基础,正是家族体制的瓦解导致了蔓延各地的内乱。1906年叶善镕负责编写新的《叶氏族语)。他在前言中写到了自己这个年代的“民族主义”潮流,他对于时代的界定不是通过执政皇帝的年号,而是直称“二十世纪”。他详细叙述了自己留学日本十年的经历,以及对自己产生的影响他描述日本到处是机械化的场景,令他充满激情,也充满疑。“何以故?”他反思,“此皆为国家主义的民族,而非家族主义的民族也。”他对家族认识也从开始时认为家族主义不如国家主义,转变为一种普遍认可的现代家族观念,即家庭是更广泛意义上的国家团结的基石。

——周锡璃《叶・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请以“族谱与时代"为主题展开论述。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如图能够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的多种发展趋势,指出其中一种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趋势予以阐述。(要求:表述清晰,史论结合。)
2020-04-26更新 | 398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老子》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诸葛亮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

——习近平


以上名句蕴含着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度思考,请你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论述充分)
2021-11-05更新 | 181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军的基本职责是防民为主,内卫为重,以维持社会治安,稳定政治秩序。鸦片战争打响后,因长期奉行“安内重于防外”方针,沿海要地兵微将寡,遇敌入侵,只能从内地零星抽调部队,拼凑成军,千里赴援。

在整个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除咸丰帝北逃热河后命镇压太平军、捻军的曾国藩、袁甲三、官文等酌量抽调“勤王”之师外,没有从对内战场抽调过兵。反而于1857年底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后,把大批军队集结在天京周围,重建江北、江南大营;1859年7月从僧格林沁所部中抽调马队2000人分赴山东、安徽,镇压捻军。用于抗击英法联军的兵力严重不足,这是许多战斗失利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李凌《清王朝“安内重于防外”方针对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内外方针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指导语①“论题”:“内外方针与实践”是拟定论题的范围,不可直接以此作为论题。②材料反映了近代清政府“安内重于防外”,因此从阶级私利的视角理解对外战争失败。③“阐述”:可以从原因、表现和影响进行分析。

2019-12-13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