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探索与失误 > 《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6 题号:8528581
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与市场并存逐步转向以行政管理为特征的计划经济,将市场机制逐渐从经济运行中排斥出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B.使当时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
C.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
D.使人民生活实现了全面富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1956年11月,周恩来在八届二中全会报告中说,发展重工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为人民谋长远利益。但如果不关心人民的当前利益,要求人民束紧裤腰,那么人民的积极性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即使重工业发展起来也还得停下来。材料体现当时中国
A.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面临国民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
D.左倾政策挫伤劳动人民的积极性
2019-09-04更新 | 31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56年5月,中共永嘉县委在雄溪乡燎原社进行农业生产产量责任制的试验,由此在中国首创“统一经营、三包到队、定额到丘、责任到户”的责任制,后简称为“包产到户”。1957年夏季,温州地区各县有1000个农业合作社实行了这种办法,但随后受到批判。这种方式
A.推动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开始变革B.违背了经济规律,是“倒退的做法”
C.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2020-06-19更新 | 32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指出:“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利于备战,这是毫无疑义的。”据此说明当时国家
A.提出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战略
B.注重缩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C.解决了工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D.看中内地、西部工业发展的优势
2017-12-17更新 | 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