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辛亥革命 >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 辛亥革命的评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 题号:8552380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政建设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和保障。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经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

——孙中山


请回答:
(1)想了解孙中山先生关于“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一精神,应查阅他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文献的性质是什么?
(2)结合所学,简述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贡献?

材料二   



(3)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根据材料二写出构成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内容的三大政治制度。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政治建设的新时期。……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强调必须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他的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___①_____的初步构想。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__②___;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_③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正式提出了___④____、___④_____的历史任务;1999年3月……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一个以__⑤__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历史》必修Ⅰ朱汉国


(4)以上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请结合所学在空格处填上正确的内容。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近代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不懈的努力和探索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科学论断是符合历史实际的,而且为国内绝大多数历史学者所公认。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是在世界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和中国的封建社会日趋没落、封建统治日益腐朽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中国就开始丧失了独立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由此一步一步地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摘编自李侃、李时岳等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治国之道,在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李鸿章

材料三   辛亥革命⋯⋯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摘编自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强发动的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战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的目标以及实践活动。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思想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简要说明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为建立光明的世界,陈独秀等人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兴起原因和开始标志是什么?
2024-01-24更新 | 2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某班同学在历史课上开展以“古代、近代中西政治文明”为主题的学习和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问题一:“明君明治”——伏尔泰眼中的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材料一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国史新论》


(1)材料一中的“这两种制度”各指什么?为什么说它们“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材料二   后世之法,藏天下于筐箧者也;利不欲其遗于下,福必欲其敛于上;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2)材料二揭示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哪一特点?试以所学宋朝的中央制度和明朝的地方制度简要加以说明。
探究问题二:“民主、平等、自由”——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

材料三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认为:“政府的所有权力,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人民大众;由胜任官职的人执政,任期有一定限制。”


(3)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体现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大众的?该宪法又是怎样防止个人专断独裁的,体现出什么特点?

材料四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拿破仑法典》


(4)材料四《拿破仑法典》体现了哪些基本原则?该法典对资本主义社会有何意义?
探究问题三:“走向共和”——近代中国的民主政治

材料五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由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同盟会宣言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辛亥革命在推进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政治文明进程的认识。
2020-04-15更新 | 5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但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前仆后继,谱写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壮烈诗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三为保卫辛亥革命的政治成果,防止袁世凯上台后倒行逆施搞封建复辟,南京临时政府迫切希望制定一部国家根本法来规定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191238日,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通过《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明确规定人权“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并在第二章“人民”部分规定了广泛的权利就权力分立与制约原则而言,《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试图建立一个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民主共和国。

——摘编自韩大元《辛亥革命与宪法学知识谱系的转型》

材料四民国建立后……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人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影响是什么?
(2)指出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原则是什么?《天朝田亩制度》是哪一场运动的革命纲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临时约法》的性质。
(4)如果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
2021-01-13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