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维新变法思想 > 早期维新思想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2 题号:862904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材料二   目睹西方列强在中国大肆倾销商品,攫取巨额利润,近代有识之士产生利权意识,主张挽回利权。其主要策略和手段是振兴商务,鼓吹商战,商战成为中国人经济民族主义思想之最响亮的口号。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加紧向中国大肆输出资本,划分势力范围,掠夺中国路权、矿权。与之相应,他们所倡导的“收回利权”的主要方式也逐步向对外交涉,收回路权、矿权转变,将主权与利权同时并提而将主权置诸重要地位。……并将实现民权视作维护国权所必不可少的前提,对收回利权运动的发展与流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袁为鹏《从利权观念的变迁看晚清经济民族主义》

材料三   晚清以来民族主义在中国社会的勃兴以经济层面表现较为明显。“商战”是经济民族主义的一个直接表达,强调“外国所需于中国者,自行贩运;中国所需于外国者,自行制造”;“须减内地出口货税,以畅其源;加外来出口税,以遏其流”,使“中国之富可期”。重商主义者提倡政府设“商部”,定“商律”,轻“厘税”,给“凭单”(专利证书),以期获得政府对实业的支持。利权观念是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随着晚清利权观念的侧重点由保富争利转向维护国家主权,人们所倡导的“收回利权”的主要方式也逐步由19世纪后半期的发展工商业、与外人商战向20世纪初之对外交涉,收回路权、矿权转变。

——摘编袁为鹏《从利权观念的变迁看晚清经济民族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的提出者、主要内涵及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中呈现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何为民国?美国总统林肯氏有言曰:“民之所有,民之所治,民之所享。”此之所谓民国也。何谓民权?即近来瑞士国所行之制:民有选举官吏之权,民有罢免官吏之权,民有创制法案之权,民有复决法案之权,此之谓四大民权也。必具有此四大民权,方得谓为纯粹之民国也。
——孙中山《建国方略》
材料二 人民要怎么样管理政府,就是实行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政府要怎么样替人民做工夫,就是实行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有了这九个权,彼此保持平衡,民权问题才算是真解决,政治才算是有轨道。
——《孙中山全集》第九卷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对民主政治的认识。
(2)材料二孙中山对政府权力的认识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
2016-12-12更新 | 108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西人立国,……驯至富强,亦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摘自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二 【张之洞】的《劝学篇》认为“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但“讲西学必先通中学”,“必以中学固其根底”,这是“不忘其祖”,是“知本”。……在“知本”的基础上,“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缺者用之,西政之起吾疾者取之”,这样才能“有其益而无其害”……。

——摘自汤志钧《近代经学与政治》

材料三 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也。有牛之体,必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

——摘自严复《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


请回答:
(1)概括洋务派代表人物的“体、用”观的内容和实质。
(2)早期维新派的“体、用”观是否与洋务派相同?简述早期维新派的“体、用”观。
(3)严复批评了上述哪一种观点?你如何理解他的批评?
2020-03-09更新 | 2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鸦片战争结束不久,魏源、徐继畬等人在他们的著作中,就以赞赏的态度介绍过西方的民三制度,说它有中国传说中的“三代政治”之”逝意”。洋务运动期间,介绍西方议会政治、民主政治的著作逐渐增多,以王韬、郑观应为代表的一些洋务知识分子或早期新思想家还主张以西方的”君民共主”制度取代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摘自郑大华《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近代中国人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材料二陈独秀领导发起新文化启蒙运动,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发展转变的过程。……从新文化启蒙运动及其内容和性质的逐步深入发展转变这一全程来看,新文化启蒙动同以往的洋务派、维新派乃至革命派相比存在着诸多的不同和区别,这些不同和区别形成了它们没有而为新文化启蒙运动独有的特点,同时也正是这些独具的特点,使启蒙运动的文化思想达到了一个过去从未有过的高度和境界。

——摘自李世俊《五四新文化启蒙运动的现代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西方民主的认识,并分析产生这种认识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经历了怎样发展转变?并分析这发展转变产生的重要影响。
2021-11-16更新 | 1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