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96 题号:864290
下列是孔子的言论,其中体现了“仁”思想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战国后期,“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成为各家学说努力的共同方向,学术思想的发展逐渐呈现出交融、趋同的态势。这一趋势
A.标志着“百家争鸣”的结束
B.与历史发展趋势相一致
C.利于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阻碍了学术思想的发展
2019-08-08更新 | 37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韩非主张,除国君外,无论贵贱,一律要受法的约束,“法不阿贵”。此主张的主要意义在于
A.以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
B.推进变法,反对因循守旧
C.削弱旧贵族,维护君主专制
D.严刑酷法,推动社会平等
2016-11-18更新 | 8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先秦某思想家提出:“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材料所反映的思想主张是
A.仁政爱民B.严刑峻法C.与时俱进D.克己复礼
2016-11-27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