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 五四运动 > 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过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48 题号:878737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呜呼国民!我最亲爱最敬佩有血性之同胞!……山东问题,青岛归还问题,今已由五国共管,降而为中日直接交涉之提议矣。噩耗传来,黯天无色……我同胞处此大地,有此山河,岂能目睹强暴之欺凌我、压迫我、奴隶我、牛马我,而不做一声之呼救乎?

——《北京学生界宣言》

材料二   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血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备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

——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

材料三   我向上海的总领事馆发出具体的指示,告诫美国侨民团体,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没有人会不同意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我本人也极感同情。”

——P·芮恩斯《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1913~1919美国驻华公使回忆录》


请回答:
(1)说出这场伟大运动爆发的具体时间、地点和性质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请你说说国内人士对这场运动各自所持的态度。他们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这场运动所孕育的伟大精神。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六十年来,人民英雄纪念碑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精神象征。下面是选自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四幅浮雕。


材料二 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请写出材料一中四幅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并指出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0世纪40年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使国家民主化”做了哪些努力?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
2020-09-24更新 | 8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延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材料三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指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
2018-12-24更新 | 5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阅读下列关于“火烧赵家楼”的材料:

材料一   只知道他是“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的英雄,后来才知道他是把毕生精力奉献给青年教育的好老师。

——巴金《怀念匡互生先生》(注:巴金不是五四运动的亲历者)

材料二   匡互生把曹宅窗户打开,我在下面托了他一把,他就从小窗口爬进曹宅……放火烧了赵家楼。

——周予同《火烧赵家楼》

材料三   匡见曹家朱门紧闭,警卫守门,便攀上大门旁的小窗,击碎玻璃,掰开铁栏,挤进院内。匡在曹院内寻找曹汝霖,未见人影,即从卧室取出被褥等物,举火焚烧,火焰冲天而起。

——熊梦飞《忆亡友匡互生》

材料四   当走到曹宅前面的时候,那些预备牺牲的几个热烈同学,却趁着大家狂呼着的时候,早已猛力跳上围墙上的窗洞,把铁窗冲毁,进入曹汝霖的住宅里去……因为他们到处搜不出那确实被大家证明在内开会未曾逃出的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只得烧了他们借以从容商量作恶的巢穴,以泄一时的愤怒。

——匡互生《五四运动纪实》


请回答:
(1)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火烧赵家楼”事件中,放火的是匡互生吗?从史料可信度的角度说明理由。
(2)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请说明理由。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发挥的主要作用。五四运动对中国革命有何深远影响?
2019-02-02更新 | 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