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宋明理学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 陆、王心学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6 题号:8822471
【礼乐文化与儒家伦理】

材料一 礼(繁体字:礼)者,履(鞋.践)也,所以事神致富也,从事为丰。

——许慎《说文解字》


(1)许慎认为“礼”的起源与什么活动有关?请为许慎的主张寻找一个诠释依据。

材料二 如果说周公是“礼乐”的主要制定者,那么孔子就是“礼乐”的坚定维护者。


(2)孔子是怎样维护礼乐制度的?

材料三 上海博物馆馆藏的晋侯苏编钟上的铭文完整地记载了厉王三十三年(公元前846年)正月八日,晋侯苏受命伐夙夷的全过程。


(3)上海博物馆在进行文物巡展时,晋侯苏编钟应编在哪一朝代的展区?(注:展区是按朝代划分的)编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材料四 荀子认为:“礼者,法之大分也,类之纲纪也。”


(4)礼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请结合所学知识及上述材料,概述“礼”的观念在先秦时期的演变趋势。

材料五 因此他(指王阳明)说:“此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九卷》


(5)概述儒家伦理的发展过程。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国家将有失道之政,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   二万物皆有此理,理旨同出一源。……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

——《朱子语类》卷18

材料三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提出道德准则的出发点及根本目的。

(2)材料二中,朱熹对道德规范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结合所学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据材料三概括“良知”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认识。

2017-10-10更新 | 4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材料   王艮(14831541年),出生于一个世代灶户家庭,是泰州学派创始者。王艮开创的泰州学派,是明末具有强烈"异端"色彩的思想派别。他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认为"日用"就是"本体";"道",亦非传统儒家所提倡的"君子之道",而是指百姓日用常行之道,即人的自然本能和生命价值,人们的吃饭、穿衣等日常物质生活需要。他说∶"圣人经世,只是家常事";"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圣人知便不失百姓,不知便会失"。"愚夫愚妇,与知能行便是道"。"圣人之道"就是"百姓日用"。如果不能保障百姓的物质生活需要,使他们丧失生存权利,挨饥受冻,那就不是"圣人之学"了。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王艮"百姓日用即道"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艮"百姓日用即道"思想的意义。
2022-05-07更新 | 7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原。……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

——《朱子语类》

材料三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王阳明《传习录》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提出道德准则的出发点及根本目的。
(2)材料二中朱熹对道德规范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良知”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认识。
2020-01-31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