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宗教改革 >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7 题号:8832976

材料: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门圣保罗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人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材料中马丁路德的核心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让马丁路德“明白”的原因有哪些?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神曲》的形式及许多内容无法摆脱宗教的影响。……不得不采取神学的形式,不得不披上宗教的外衣。……在中世纪的沼泽中跋涉过来的但丁,脚上仍然带着旧时代的污泥,但是他已经踏上了新时代的彼岸,文艺复兴的第一缕曙光在他的眼中、在他的笔下铺陈了一片绚烂的朝霞,这,正是《神曲》的不朽和伟大。                                        

——杨正和《外国文学名作欣赏》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就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的“唯信称义”“平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关于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非正义、特权和压迫,必将为(被)永恒的真理、永恒的正义、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取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脚上仍然带着旧时代的污泥,但是他已经踏上了新时代的彼岸”的含义。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宗教改革对文艺复兴深化的原因。
(3)材料三中“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体现了启蒙运动是如何丰富和发展人文精神的内涵的?
2019-11-12更新 | 3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

材料二 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

启蒙运动就是……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请回答:
(1)普罗泰格拉属于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该学派特别强调什么?莎士比亚的名言体现了什么思想?材料二关于“赎罪券”的争论引发了什么改革?
(2)孟德斯鸠和卢梭都是当时启蒙思想家的杰出代表,他们分别为新的资本主义制度提出了怎样的设想?
(3)材料三康德的名言体现了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假如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该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

2019-07-12更新 | 3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17年,路德把《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到了教堂门口,反对罗马教皇在德国发行赎罪券。路德认为,对上帝的信仰是教徒得到拯救的唯一条件,只有内心真正信仰上帝,才能有真正善良的行为。路德指出,只有《圣经》才是信仰的唯一权威,教徒个人有权凭借自己的良心和理性去解释《圣经》,可以用《圣经》里的话或用理性的论据来反驳教皇的教义。路德宣称,国王有权管理和处置教会财产,日耳曼的金钱不能送给罗马教会。他还提出每个国家都有权建立自己的教会,罗马教廷不得干涉。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文化发展中还起着一种微妙难言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

——(美)迈克尔·H.哈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宗教改革的影响。
2020-03-24更新 | 1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