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 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04 题号:8869246
【秦人统一】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问题:
(1)用史实说明秦人统一对“中国民族”形成的作用?
(2)概述“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的主要内容。
(3)你是否同意作者关于“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的观点?说明理由。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政治制度应因时变革,其演进影响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建立起以皇帝为中心,以三公九卿为辅弼,以郡县制为基础,以庞大的官僚体制为手段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这套制度,将三代以来之历史走向最终确定下来,并为历代所仿效。中间虽经离乱分合,但建立并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终究未变。……从秦汉至明清,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历代相资借鉴,不断调整专制机制……逐渐来完善自身,以期消除隐患,以免重蹈前车之覆辙,以图江山永固,国祚久享。

——摘编自吕喜林《试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或者更规范一点说,它们是一些人为设计的、型塑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制度变迁决定了人类历史中的社会演化方式,因而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制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是无可争议的,不同经济的长期绩效差异从根本上受制度深化方式的影响,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摘编自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秦朝以后政治制度演进的特点。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辛亥革命为例,围绕“制度变迁推动社会发展”这一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2020-11-26更新 | 13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民主自由、民族独立是人类的共同理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哉,风风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史记·刺客列传》

明主者有三惧,一日处尊位而恐不闻其过,二日得意而恐骄,三日闻天下之至言而恐不能行,何以识其然也?

——汉·刘向《说苑》

材料二   现代西方民主制度是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一方面是古希腊古罗马民主原则和民主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天赋人权”思想和“三权分立”原则……美国建国初期,联邦党人又进一步提出“制衡”原理。启蒙思想者提出“三权分立”原则主要是基于人性恶和权力恶的假设,他们认为只有实行权力分立、以权制权才能防止权力滥用……但‘实上,有些国家如英国并不是严格的“三权分立”。而是议行调和,就连标榜实行严格意义上的“三权分立”的国家美国也发生了嬗变,出现了行政权扩张、立法权式微和司法权的政治化,英国被认为是“首相民主”,美国总统被称为“皇帝般的总统”。

——李振通《如何看待西方民主制度》

材料三   国内,外学人对民族主义这一概念的说法甚多。较为恰当的表述是民族主义是以民族权益和民族情感为核心内容的一种政治观念、政治目标和政治追求。这一表述,不事先对民族主义作价值判断,而只是对民族主义的具体范围和内容作客观的叙述,留下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评价的宽广余地。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如何产生的,是“洋货”还是“土货”?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学界基本达成共识,即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既是我国传统民族主义思想在近代的转型,又是西方近代的民族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引进,是二者结合的产物。就中国传统的民族主义思想而言,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华夏中心观,二是华尊夷卑观,三是建立在华尊夷卑观基础上的“华夷之辩”观念。促使传统民族主义向近代民族主义思想转变的原因,是,西方的入侵引起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变化。在具有高度文化的“西夷”面前,中国人不得不放弃古代的华夷观念,认识到中国只是世界各国中的一国。在“西夷”的侵略面前,为谋自救而迅速激活了民族意识。此民族意识已逐渐摆脱古代的华夷观导向建立独立的近代民族国家的目标。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是近代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请你简要对“明主”下一个定义,并据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是否具有诞生“明主”的肥沃土壤。
(2)根据材料二,概述现代西方民主制度形成的条件,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英国被认为是‘首相民主,”或“美国总统被称为‘皇帝般的总统,”的理解。
(3)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如何产生”的观点。
2021-08-17更新 | 13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政治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琅邪刻石记载: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古希腊]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某政治文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主要采取了哪些政治措施?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2)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主要机构有哪些?
(3)材料三出自哪部政治文献?这部文献的制定有何重要意义?
2013-01-28更新 | 12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