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宋明理学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 北宋五子、朱熹的思想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 题号:8910437
“是以《大学》始教,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材料意在强调
A.知行合一
B.致良知
C.格物致知
D.心外无物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朱熹曾说:“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朱熹的这句话强调的是
A.“理”是世界的本原B.“仁”的重要性
C.道德修养的重要性D.成为“仁者”的主要途径
2016-10-19更新 | 6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程颐是北宋时期赫赫有名的理学家,他通过一个活灵活现的故事去谈论论实践出真知的问题,他是这么说的:“三岁的小孩都知道老虎会伤人,可是人们在平时侃侃而谈的时候说到老虎时并不会感到害怕,一位曾经被老虎伤害过的农夫一听到有人在他面前提到老虎就会吓得面如土色。其中是什么原因呢?大家在闲聊的时候只是嘴上说说,并没有真正的体会,农夫因为有实际的遭遇,知道老虎的厉害,体验过在被受到伤害时对危险的感受,所以他事后仍然心有余悸。”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A.发明本心B.心外无理C.心即理也D.格物致知
2020-12-22更新 | 6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儒家学者倡导仁爱,但无法回避“仁缘何贪”。朱熹对此解释为仁善之人秉性温和慈爱,不够刚硬耿介,因此常在钱财等方面缺乏足够的严谨、理性与自制。由此可见,朱熹将“贪”归因于
A.监察制度的缺失
B.人性的复杂微妙
C.社会经济的发展
D.社会风气的污浊
2020-10-17更新 | 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