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儒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 题号:8977859
《荀子·君道》:“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可见,荀子旨在
A.强调以法治国的必要性
B.否认法治与权势的重要
C.论证法治是人治的补充
D.说明人治比法治更重要
【知识点】 儒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年国际大专辩论会大决赛的主题是《人性本善》。正方:台湾大学队。反方:复旦大学队。复旦大学队所持观点来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朱子
2019-03-14更新 | 1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孔子的思想中反映了时代变化,其中矛盾的一组是
①贵贱有序       ②知之为知之       ③有教无类       ④因材施教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16-11-18更新 | 107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杜维明著书说,“东亚的发展虽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却不只是西方模式的翻版,都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儒家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起决定作用
B.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
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D.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明
2013-05-24更新 | 7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