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 题号:8992662
五四运动后,社会发展,风云激荡,各种新思潮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经历着空前的解放和变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某民意测验机构在北京大学学生中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学生选出一位在五四运动时期贡献最大的人物,结果下列人物得票相近。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四位人物中,你认为哪两位应排在前面?为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有何影响?
(3)以上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发展演变的特点如何?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几个因素可以解释这一悲惨结果。首先,中国幅员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内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贮藏所,几十年注重的文官候选人一直是从那里产生。他们组成的官僚阶层由知识分子构成;而这些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著作,
因而,他们更强调的是伦理原则,而不是手工技艺或战争技术。
其次,这一统治阶级因以下事实而进一步受到约束:除佛教外,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因此也就毫不奇怪,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它的变化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其他国家。
最后,年轻的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人也应负部分责任。他们中的一些人虽然在民国初期起了主要作用,但他们却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他们所建立的制度自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你是否同意“革命派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这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请结合史实举一例说明“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
(3)概括近代史上中共是如何从“照搬别国道路”到“走自己的路”。
2016-08-10更新 | 3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惊醒了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他们冲破“天朝上国”观念的束缚,开始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路,拉开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帷幕。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这一潮流,大致经历了新思想萌发、维新思想成熟、民主共和思想兴盛、民主科学思想高涨和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等几个阶段。

﹣﹣摘编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


(1)“新思想萌发”阶段,被称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谁?概括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特点。
(2)为追求“民主共和”,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指出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
(3)“民主与科学”是近代哪一运动的旗帜?这一运动兴起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指出这一时期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发表的文章。
2020-09-22更新 | 4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

1845年

第一部合著《神圣家族》首次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重要原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1845—1846年

合作撰写《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论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等。

1847—1848年

合写《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完整系统阐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欧洲革命爆发后,直接参加并领导革命。创办报刊宣传革命,组织工人参加武装起义。

1864—1867年

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马克思出版《资本论》第一卷,首次阐明剩余价值学说,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与共产主义的必然胜利。

——摘编自华东师范大学历史教育比较研究中心《历史读本(世界史)》

材料二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应运而生的,一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开辟了伟大道路,创造了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一方面,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方面,根据时代的发展,根据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摘编自杨煌《从百年党史感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别概括马克思、恩格斯主要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简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分析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2023-02-15更新 | 2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