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 题号:930515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这种模式,成为它给后世留下的最独特的遗产。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渐进的改革

——钱乘旦《走向现代国家之路》

材料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权利法案》

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皇帝在军事、财政问题上享有否决权。

——《德意志帝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光荣革命开创的独特“模式”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光荣革命后的英国通过“和平渐进的改革”确立的宪政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近代英、德两国先后确立君主立宪体制。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有哪些相似之处。从权力分配的角度比较英德两国制度的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分析导致近代英、德两国君主立宪体制差异巨大的政治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虽然各国都把人民主权作为指导思想,但现实世界中的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使每一个人都去直接掌握国家权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因此,人民主权就只能是具有法定选举权的公民通过选举产生代表,由代表代为议政。于是,以选举为基础的代议制应运而生。……可以说,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代议制政治。对此,列宁十分明确的指出,“如果没有代议机构,那我们就很难想象什么是民主,即使是无产阶级民主。”而代议制是资产阶级的创造。这一创造解决了权力行使者的合法性问题,解决了权力行使者是极少数、权力所有者是绝大多数这样的矛盾,标志着人类自我管理水平、管理技术的巨大进步。

材料二   1931年,美国有位专栏作家写道:“政治已变得如此昂贵,以至于连输都要花很多钱。”在美国,1860年,共和党为使林肯当选总统只花了10万美元的竞选费用,而在100年后的1960年,同一数额只够支持半小时的全国电视网的费用。2000年、2004年的总统竞选耗资均在30亿美元上下。美国总统还享有立法否决权。他除了运用一般否决权外,还运用口袋否决权,即总统在国会休会十天前,接到国会送交其签署的法案有意搁置不签,也不退回,让这项法案到期自行作废。这种具有绝对否决性质的否决方式已经被历届美国总统使用了700次以上。1995年11月,美国部分政府机构,因民主党的总统和共和党把持的国会,在1996年度财政预算法案上,长期达不成一致意见,被迫几次关门。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威尔逊,在总结8年的总统生涯时,深有感触地说:“三权分立的这种制约和平衡恰恰是功过参半。由于权力分散,所以没有力量。由于权力太多,所以行动不够敏捷。由于程序复杂,所以运转不灵,效率不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凌胜银《西方民主政治的宏观解读》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代议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弊端。

(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演变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

2018-07-14更新 | 6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这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的身上。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内阁首相,他因其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对美国历史的进一步观察表明,也许美国的开国之父们在设计美国宪法时,主导思想本来就不是“民主最大化”,而仅仅是“制衡最大化”。1787年5月,当来自12个州的55个代表来到费城开始为新生的美国制宪时,他们有一个共识:美国不需要一个世袭君主制,因为不受约束的君权是暴政的源泉。但这并不等于说他们的共识是“美国需要一个民主制”。这其中的区别在于,在其中很多人看来,纯粹的民主制也可能是暴政的一种。

——刘瑜《民主的细节》

材料三   德国慕尼黑应用政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约瑟夫·亚宁:我们可以说文化因素很重要,比如说,国民教育水平很好,这非常重要。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凡不曾培养出真正受到良好教育公民的国家不能称其为泱泱大国。”教育是政治的一面镜子。德国在统一前后,广泛深入地推行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思想: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老师的教育管理,就像中世纪的奴仆一样驯服。与此相反,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理念是:学生是“太阳”,是学校教育的中心,老师要围着学生转。

——《大国崛起》解说词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民主政治发展完善的历程。
(2)结合材料二以及所学知识,论证刘瑜对美国宪法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3)材料三中德国学生像“奴仆”,美国的学生是“太阳”,反映了各自政治制度的特征是什么?从政治因素角度分析两国的教育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显著的差异。

2019-03-23更新 | 7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政治民主化是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度,这在当时的世界是最为开放的政治制度,其他国家不可望其项背。但国家政权掌握在贵族手中,在选举上存在着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及选举手段腐败现象,而工业革命孕育的两个新的阶级(工厂主阶级和工人阶级)却完全没有政治权利,这不能适应变化的社会现实,因而被当时的人称为旧制度

——摘编自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材料二 《临时约法》的失败固然是由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环境所造成,但其本身存在的严重缺陷,乃是导致其失败的根本原因。由于《临时约法》的制定在形式上就缺乏代表性,所以在内容上很难反映各阶层意见,其内容虽然是先进的,但从其形式来看,科学性、民主性均有所欠缺,宪政在一个国家的确立,往往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专制的国家。

——音正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缺陷》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20082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上的文章说: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旧制度”存在的问题,列举日后英国为此所采取的改革举措。
(2)根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未能在中国实现宪政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临时约法》的历史地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特殊的民主”在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在公民个人层面上,当下中国是如何“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的?
2022-03-11更新 | 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