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 赫鲁晓夫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6 题号:9435231
列宁、斯大林时期,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把马列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革命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赫鲁晓夫及其后继者,在意识形态上都采取了“非斯大林化”的思潮,最后苏联亡党亡国。这告诉我们
A.马列主义必须一成不变B.牢牢掌握国家舆论工具
C.意识形态关系党运国运D.加强思想工作的目的性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对《苏联军事工业综合体生产能力的变化情况表》解读正确的是

A.苏联的重工业经济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B.赫鲁晓夫选择工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C.苏联由此形成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体制
D.勃利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军事实力大为增强
2018-05-01更新 | 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1961年12月,苏共二十二大通过了赫鲁晓夫的改革报告,强调要加强物质刺激,对经济工作进行“卢布监督”,要求提高企业的盈利率,给予企业更多支配利润的权利等。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A.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B.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C.把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D.试图用物质利益激发企业活力
2020-07-16更新 | 3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953年—1964年,苏联农业生产增长了70%,工业生产增长了1.8倍,工人平均工资增长了约40%。这说明当时苏联
A.斯大林模式尚有影响
B.工业化推动了农业集体化
C.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D.摒弃了重工业优先的政策
2019-05-31更新 | 5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