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辛亥革命 >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 辛亥革命的评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1 题号:955093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

材料一


材料二 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


(1)材料一中的现象是我国1911年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结果?
(2)材料二中的“先生”指谁?“推翻数千年专制之局”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生未竞之功”完成的标志。
(3)请你谈谈我们现在应弘扬“先生”的哪些精神?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中华民国的建立,为辛亥革命前已经萌生的中华民族观念的广泛流传提供了广阔舞台。民国初年,孙中山将“五族共和”思想作为处理国内民族关系的准则,从而令统一多民族共和思想开始深入人心。“中华民国”国号的使用本身,极大地增强国人对“中华”一词所代表的中华民国共同体内涵的认同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则以法律形式将人民平等规定下来,如第一章总纲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这使得各民族至少实现了法律上平等的联合。

材料二   抗日战争烽火的洗礼,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必须首先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政权,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正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


(1)依据材料一,分析民国初年中华民族观念广泛流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伟大意义?
2022-08-11更新 | 8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民国初年中国的政治发展其实应视为现代中国史上的第一次民主转型。下图记录了1833年—1915年“民主”、“共和”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的频率。

(1)根据图示,1833年—1913年“民主”、“共和”字眼出现的频率呈现什么趋势?
(2)谈谈对图示中“民主”、“共和”字眼出现频率趋势变化的认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2019-08-14更新 | 6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制度构建反映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郡下分若干县,县下有乡,乡下有亭、里。皇帝的政令,通过三公九卿,直达郡、县、乡、亭、里,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化体制。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在20世纪,令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社会革命层出不穷,但是真正称得上“新世纪”标志的,无疑只能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所说的“震撼世界”的俄国十月革命。

——赵曜《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说明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
2021-06-25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