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宋明理学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 北宋五子、朱熹的思想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9586207
鹅湖之会上,朱熹与陆九龄、陆九渊兄弟论辩、讲学达十日之久。最终没有达到双方统一思想的目的,但使他们各自对对方的思想及双方的分歧有了进一步认识。他们辩论的焦点是
A.世界本源问题B.伦理道德问题C.人性善恶问题D.求理途径问题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1】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2017-08-04更新 | 320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南宋朱熹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学集大成者,曾言“万物皆有理”,“理便是仁义礼智”,是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应“存天理,灭人欲”。该材料体现了古代文人的人格追求强调:
①追求人的道德修养②压制人的自然欲求
③重视人的社会责任感④注重“格物致知”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020-08-19更新 | 2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理性精神是指人具有不依赖天启或神谕,独立思考辨别是非善恶,认识真理的能力,下列言论符合这一定义的是
A.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夫天下岂乱哉
B.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C.鬼神之明智于圣人,犹聪耳明目之于聋瞽也
D.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
2020-01-04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