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 罗斯福新政 >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内容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1 题号:961898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3—1940年苏联经济发展



——摘编自《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苏联经济发展状况。

材料二   有人认为,由于罗斯福新政中的劳工立法,使得劳工有了通过自己选择的工会进行劳资谈判的权利,劳工地位空前提高。最低工资,失业补助、养老补贴等等,成为有效保护人们权益的工具,政府有限度的干预正是为了让工业更自由,健康地竞争。也有人将高失业率延长归咎于旨在保持高工资和加强工会组织的新政劳工政策,不断增设的新法规和税收已经阻碍了私人投资,而这抑制了复苏。

——摘编自沃尔顿,罗考夫著《美国经济史》等


(2)选取材料二中对于劳工立法作用的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材料三   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一秩序的基础就是能够带来世界经济繁荣的所谓“全球自由经济体制”,其核心内容是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从事国际贸易,输出或接受跨国投资,以此形成相互依存的世界体系,这种经济体系又必须由新的国际权力结构加以保障。

——岳建勇《全球时代的美国与中国》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立“全球自由经济体制”措施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1年初,苏俄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战争使工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也压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社会不满情绪影响了政治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提议,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实际上是削弱社会化和鼓励有限的自由经营。其目的在于把占苏联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争取过来。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也得到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拥护。它使苏俄遭受战争破坏的经济迅速恢复,工农联盟日益巩固,苏维埃政权不断加强。

材料二   当罗斯福接替胡佛担任美国总统时他意识到持续近四年的大萧条已经让美国这个世界头号工业国变得千疮百孔、风雨飘摇。上任的第二天,罗斯福就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即“新政”。“新政”的核心是三个R:改革(Reform)、复兴

(Recovery)和救济(Refief)。经过一系列“新政”的实施,美国经济回升,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也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为其他国家实施国家干预经济,进行体制性自我调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美国也由此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世界简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同之处,并概括新经济政策在什么方面对社会主义建设有所发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共同之处。
(3)你认为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2018-06-03更新 | 68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面对经济危机,上任伊始的罗斯福先后向国会提出数十个法案,引起了最高法院的强烈不满,频频以“违宪”要求罗斯福撤回提案。但奇特的是,拥有立法权的国会并未弹劾总统,而是巧妙地成立特别委员会,在配合法案实施的同时牵制总统权力。……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国会共成立各类委员会50多个,有效发挥了“国会决策中枢”的功能,为美国渡过难关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魏汝明《浅析美国国会委员会制度》

材料二   行政机关在收集和处理有关紧急问题的信息方面更有优势。……行政机关的专业人员很多,行政部门的科层制也使得信息能够得到较好的保密……国会则是背景身份各异的一群人的集合体,往往面临着制度经济学中所说的集体行动的难题。行政机关可以“虚虚实实”通过信息的隐藏和保密来向敌人和对手传递虚假信号,在斗争或谈判中取得优势地位,而国会和法院则由于人多耳杂,很难设计和运用精巧的权谋。……宪法中的一些条款还授予了总统特殊的权力和职责,这些条款为行政权突破正常状态下的行政权力边界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摘编自丁晓东《法律能规制紧急状态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政府权力结构的突出特点,并分析罗斯福没有遭到国会弹劾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影响美国行政权力变化的因素,并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评价。
2020-07-03更新 | 8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罗斯福新政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1935年以前着重在复兴,1935年开始着重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任总统时,请求国会让他运用广泛的总统权力对付紧急情况。他经常向国会提出立法草案,敦促他们通过法案,扩大总统的立法职能。为了复兴经济,5月他签署了农业调整法。农业调整计划增加了农业净收入,提高了农民购买力。6月他又签署了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保证劳工可以维持生活的工资,从而提高工人购买力。

材料二   随着经济危机最深重阶段的结束,捍卫自由放任政策的最高法院再也不能忍耐了。1935年5月27日,9名大法官一致判决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罗斯福对这一判决非常愤怒,6月13日他要求国会迅速采取行动,通过一批深入改革的方案。8月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使美国走上通往福利国家的道路。1935年开始的改革重点是“为社会下层人民的利益实行大规模政府干预”,这也让罗斯福成为得到群众信赖的人。

——以上摘编自刘绪贻、杨茂生《美国通史》(第5卷)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举措,概括这些举措的共同之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高法院在新政中行使的权力,概括罗斯福新政“为社会下层人民的利益”而推行的改革内容。
(3)据材料一、二:归纳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分析“新政”对二战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影响。
2019-09-06更新 | 3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