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 国民革命运动 >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46 题号:964495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体现了“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实现和最终破裂的标志性事件各是什么?
(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于1927年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武装斗争的史实有哪些?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中共是如何推动国共合作的?
(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取得的最重大的成果是什么?
(4)抗战结束后至新中国成立,国民党两次向中共发出和谈之邀,企图以“假和平”换取部署内战的时间。这两次和谈各是什么?此期间,中共领导的人民解放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哪些战役?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图表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1927年4月“五大”时的党员成分

1928——1930年工人党员占全体党员比例的变化

——摘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的党员结构变化和发展趋势》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成分构成的特点。这一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7年前后中国共产党党员成分构成的变化及原因。
2019-03-04更新 | 7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列宁的民族理论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理论不仅在指导中国反帝斗争中发挥作用,而且还影响我国民族政策的制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的民族主义观可以以十月革命为界分为两部分。十月革命以前,列宁认为民族主义始终是与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的。所谓民族主义,就是资产阶级处理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的原则和政策,即煽动、驱使人民排斥、歧视以致压迫、掠夺其它民族, 借以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谋取资产阶级的利益。十月革命以后,列宁明确反对这种民族主义,他不再笼统的认为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政策和借以维护 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而是将民族主义分开来。首先,列宁指出:“必须把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和被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区别开来,把大民族的民族主义和小民族的民族主义区别开来。”……其次,应当注意鉴别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良莠成分。并充分肯定和积极支持其中的积极成分。……“每个被压迫民族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都有反对压迫的一般民族主义的内容。

材料二 孙中山早年的民族思想中有着浓重的“反满”气息,这从他在1894年兴中会成立时提出的“驱除跶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中就可以看出来,这一口号的提出也标志着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开始形成。然而到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时,孙中山就将他的民族主义思想由旧的民族主义”发展为“新民族主义”,不是简单的“反满”,而是“反帝”。孙中山还认为世界各民族不仅平等,而且要互相帮助。促使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向前发展的因素,除了他自身深化了对封建专制政权和帝国主义本质的认识,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列宁的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

——《论列宁的民族主义思想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十月革命后列宁民族主义思想的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列宁的民族主义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2020-05-22更新 | 13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初期,国民党虽然在政策上比较重视农民问题,但却只有政策而没有行动。但毛泽东、彭湃等人不畏艰险,深入乡村,开展农民运动,为日后将工作重心转向农村积累了经验……在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难题是如何在党员成分主要是农民的情况下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前所未有的难题,它能否正确解决,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至关重要。毛泽东认识到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并提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实行民主集中制、建立巩固的农村根据地等正确主张。

——摘编自刘宝东《从城市到乡村-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及意义》

材料二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广州起义对国民党新军阀进行了有力的反抗,但二者都因为“军事行动”没有与农民运动相结合而惨遭失败。实践证明,中国在强敌占据中心城市的条件下,不能走像苏联那样先夺取城市后占领农村的革命道路,毛泽东从中国国情出发,在领导武装斗争的过程中,从正反两方面总结经验,以非常大的理论勇气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所谓的“工农武装割据”,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进行武装斗争、建立农村根据地和开展土地革命三者结合起来。

——摘编自张丽君《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
2021-02-02更新 | 1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