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 古巴比伦文明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1 题号:98416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19条,倘藏匿此奴于其家而后奴隶被破获,则此自由民应处死。

第196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197条,倘彼折自由民之骨,则应折其骨。

第199条,倘彼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或折自由民之奴隶之骨,则要赔偿其买价之一半。

——《汉谟拉比法典》


(1)材料一文献是在什么时候制定的?文献反映的阶级实质是什么?

材料二   统一前的两河流域,只有各城邦的成文法和习惯法,没有统一的法律。汉谟拉比继承和发展了苏美尔和阿卡德时代一些城市的成文法或习惯法,以《乌尔纳姆法典》为范例,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统一了两河流域的法令。

法典的基本思想,是以新兴奴隶主阶级之法治理古巴比伦国家。奴隶不受法律保护,却严格保护奴隶占有制和私有制,保护租佃和高利贷者的利益。是“为使强不凌弱,为使孤寡各得其所……为使国中法庭便于审讯,为了国中审判便于决定,为使受害之人得伸正义”。用法律维护和加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这对各地豪强和氏族贵族的传统保守势力,随意解释法律和滥用司法大权,是一种约束、限制,也是下层人民保护自身有限利益的一种武器。

——摘编自史若冰《汉谟拉比的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埃及的考古学,从1798年拿破仑远征,带来一批东方学家调查、记录开始,至今已有两个世纪之久。除了埃及本国的考古学者外,英美德法等国的一批考古学者也常年驻在埃及从事发掘与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除了继续深入的发掘、清理外,古埃及史仍有不少问题值得进一步考察和研究。例如,早期王权的起源与演进,所谓“金字塔之谜”,王权与神权之关系,埃及土著居民与外来统治者之间的关系,埃及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等等,都需要根据考古资料并结合文献资料予以研究。

作为研究古埃及历史的资料,一种是考古资料,一种是文献史料。古埃及的文献史料十   分丰富。古埃及文献学的史料来源之一的铭文,通常出现于调色板、权标头、雕像、石碑、陵墓、神庙,甚至是山崖上。在陵墓、神庙墙壁上的浮雕画面,除景物形象外,往往配有或长或短的文字说明——“图文并茂”。在埃及文献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纸草文献。在传世的纸草文献中,底比斯近郊墓中出土的所谓哈里斯大纸草,包括79大张,粘成一纸卷,是迄今发现的最长的抄本。埃及的碑文、铭文与纸草文献常常得自考古的发掘与发现。埃及考古学为文献学的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刘文鹏《埃及考古学的研究与展望》


(3)根据材料三,说说你对古埃及史研究的认识。
【知识点】 古巴比伦文明 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人类早期文明的发展呈现出区域性的多元特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巴比伦最突出的成就是它的法律体系。《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有系统的法典,它的全文刻在石头上石头上部刻着两个人,坐着的是神,站着的是汉谟拉比,这意思是说,神把法典交给人间的统治者,让他去执行。在西方“法”的思想中,“法”是从神那里来的,人只是服从“法”和执行“法”,在《汉谟拉比法典》石刻上,就已经看到了这个苗头。法典开宗明义就说制定这部法典是为了追求公正和正义,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恶、一切恶人,使强者不可以压迫弱者,弱者可以得到保护。

摘编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钱乘旦讲西方文化通论》

材料二 雅典民主制的根本原则是政治平等,公民享有近乎绝对平等的政治权利,直接参与国家的管理。在参与人数不得不有限的地方,普遍采取抽签和轮流的方式。雅典人相信,只要给与充分参与的机会,普通民众和社会精英一样拥有政治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学者认为,雅典民主制是“迄今为止最为民主的政治制度”。

摘编自黄洋《古代与现代的民主政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巴比伦法律体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雅典民主制的特征。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两大文明形成的主要因素。
2023-07-07更新 | 13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社会强不凌弱。

——《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二   自由民侵犯他人住宅时,应在此侵犯之处被处死。如果一个自由民毁坏了一贵族的眼睛,他应将自己的眼睛弄瞎。如果一个自由民将另一个自由民的奴隶致残,那么,这位自由民要给予另一自由民折价赔偿。自由民之间争斗致残的,对方可以将他同态致残。

——《汉谟拉比法典》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汉谟拉比颁布法典的宗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典的宗旨能否实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
2022-08-09更新 | 4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征服希腊之后,希腊的文艺和科学作品传入罗马。但是,罗马人不像希腊人那样喜欢思辨、富于创造性,而是比较注重实用。罗马农学的成就非常突出,既总结了意大利的农业经验,又吸收了希腊和迦太基的成就。医学家盖伦的著述颇丰,在西方长期被奉为经典。皇帝和贵族竞相兴建宏伟建筑和公共设施,以显示皇权的威严浩大和帝国的繁荣强盛。罗马的建筑采用希腊的营造法,对后世建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除此之外,罗马在哲学、文学、史学、法学等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摘编自《世界通史》

材料二   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前2350年,十几个苏美尔城邦……支配着美索不达米亚的公共事务。……当和平得以维系,政府也会组织建造大型公共设施。宫殿、神庙和抵御外敌的高墙出现在所有苏美尔的城市中,全部工作都由吉尔伽美什这样的领袖来组织和协调完成,神话中就曾提到吉尔伽美什在乌鲁克建造城墙和神庙的事迹。……比建筑更为重要的是灌溉系统,它支撑着农业生产与城市社会。随着人口的增加,苏美尔人扩大了蓄水池和水渠的灌溉网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罗马文化发展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两河流域早期文明的政治特色。
2024-04-04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