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中体西用”思想的背景和内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 题号:985975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和19世纪中后期我国所译西书变化图》,从中得出的最确切的推断是
A.学习西方逐成中国社会思想主潮
B.19世纪中后期维新变法思想兴起
C.科学类书籍的翻译数量增长显著
D.马克思主义终为中国人广泛接受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纵观近代前期先进人士的有关言论,少数人对“中体西用”这一文化原则整体上的正确性有过疑虑,但从未有人对其所含的民族性提出过怀疑。对“民族性”的解读,正确的是
A.提倡抵御侵略,维护中华文明B.突出实用效率,批判崇洋虚无
C.抬高中学地位,贬低西学价值D.明确反帝爱国,倡导中学主导
2019-12-21更新 | 3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 “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下列派别最早提出此观点的是
A.洋务派B.新文化运动倡导者C.资产阶级革命派D.康梁维新派
2022-03-29更新 | 11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等思想,也提出过在“学堂大兴、人才日盛”之前,不要把议院制提到日程;同时还提出了“政艺兼学”及“政尤急于艺”的主张。这表明张之洞(     
A.具有“中西合璧”的理念B.突破了“天朝上国”的藩篱
C.放弃“中体西用”的思想D.主张政治变革以救亡图存
2022-07-20更新 | 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