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 交通运输 > 交通运输布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4 题号:5960834
近年来,中国高铁开始走出国门,得到多个国家认可。2017年12月21日,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启动。2018年开始,还将先后为俄罗斯承建全长770公里的莫斯科至喀山高铁、全长200公里的乌拉尔高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中泰铁路是泛亚铁路网(见上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铁路的修建将
①激活中国铁路网 ②促进中国西南旅游业的发展③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④带动东盟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在俄罗斯修建高铁,需要克服的最大困难是
A.地形障碍B.高寒冻土C.劳动为短缺D.资源不足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2023年11月28日,深中通道主线贯通。深中通道全长24千米,设计速度达100千米/小时,全线计划在2024年建成通车,通车后由深圳到中山只需30分钟可直达。靠近中山的西段是全长17.2千米的桥梁,自西向东依次为中山大桥、西(侧)非通航孔桥、伶仃洋大桥、东(侧)非通航孔桥,桥墩高达270米;靠近深圳的东段则是6.8千米长的海底沉管隧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深中通道的桥隧方案,推断其跨越的主要航道有(     
A.1条B.2条C.3条D.4条
2.与西段高耸的桥梁相比,东段选择海底沉管隧道的最主要优势是(     
A.方便船舶通航B.降低建设技术难度C.提高运行寿命D.确保机场飞行安全
3.深中通道设计成“S”型的主要作用有(     
①降低建设成本②开车不易犯困,行驶安全高③提高通行速度④减少阻力,水流通过率更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27更新 | 14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科学院的考古工作者通过高科技设备采集的地理信息,并采用摄影测量三维建模、虚拟现实与仿真等技术,实现了新疆境内300多处长城资源遗址点的“容貌”复原,不久的将来,人们通过网络就能“游”遍新疆古长城。下图为新疆境内考古复原的长城遗址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获取新疆境内长城资源信息数据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D.数字地球
2.推测古长城遗址在新疆境内呈东西走向的主要目的是
A.利于游牧民族迁徙B.避开风沙流水侵蚀
C.便于田野考古勘察D.保护丝绸之路畅通
2019-06-29更新 | 15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18年12月25日,杭黄高铁正式通车,线路穿越西湖、黄山等7个5A级风景区,桥隧比高达87.6%。下图为杭黄高铁线路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杭黄高铁绕成“Z”字形的主要原因是
A.减缓坡度,降低建设成本B.连接景区,带动经济发展
C.降低时速,增加安全系数D.保护生态,减少景区干扰
2.杭黄高铁桥隧比很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起伏B.河流阻隔
C.城镇分布D.科学技术
2019-05-01更新 | 6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