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9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北京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21-10-14 23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表现诗人的chóng     ① A.祟       B.崇)高理想与爱国精神。诗歌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历史的回A.   B. shuò),叙述诗人的家世、出身以及辅佐楚王的经历;后半部分书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甲      A.历程          B.里程),通过神游天地寻求真理而不得的陈述,表达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诗人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A.琳琅满目            B.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和摇曳多姿的艺术想象,     丙      。

1.根据拼音为文中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文中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
②创作了文采绚烂、结构恢宏的不朽诗篇
③生动表现了抽象的意识和诗人高洁的志趣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
2020-07-20更新 | 1142次组卷 | 12卷引用:福建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二、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盛唐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期。山水诗清新闲雅,空灵淡泊。孟浩然的《春晓》借雨后的落花抒写淡淡的怜惜,王维的《竹里馆》借竹林的幽静表现内心的澄明。边塞诗雄浑开阔,悲壮高亢。高适的《别董大》写挚友离别,洋溢着前程万里的信心;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绘塞外奇观,表现雪中送客的不舍和为国戍边的豪情。山水诗派的牧歌情调与边塞诗派的英雄气魄,构成了盛唐诗坛的别样风貌。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8个字。
(2)根据材料内容,完成下面的对偶句。
田园骚客寄情山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边塞诗人放歌风雪,《别董大》诉说离情,抒发戍边人豪迈雄心。
2020-07-25更新 | 2081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三、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 春节以来,我们举全国之力应对疫情,这是一次人类与新冠病毒的对决,堪比战争。小语在浏览新闻时,发现有的媒体用“狙击战”,有的媒体用“阻击战”,小语不知道哪个正确。请你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帮她解惑。

强信心,鼓士气!信心百倍打赢防疫阻击战!

(腾讯新闻)

一条心一个目标,打赢防疫狙击战!

(澎湃新闻)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

【狙击】jū jī   埋伏在隐秘地点伺机偷袭敌人:~手

【阻击】zǔ jī   以防御手段阻止敌人增援、逃跑或进攻:~敌人

2020-07-03更新 | 873次组卷 | 12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四、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6. 中华书法往往喻示做人的道理。你希望同桌志存高远,方正质朴,扎实稳重。辨析下面四种书体的喻意,最适合赠予他的一幅是(  )
A.隶书
B.草书
C.楷书
D.行书

五、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7. 古诗文默写

祖国的山川大地,处处让人想起先贤的名篇佳句。在西北行走,你渴望欣赏王维诗中“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的奇异风光;穿行三峡 ,你不觉吟诵起郦道元“素湍绿潭,_______”的名句;来到荆门,你能 领略李白歌咏的“_③_________,江入大荒流”的壮美景色;登临 泰山,你更能体会青年杜甫“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万丈豪情;远眺沧海,你会由衷赞叹曹操笔下“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若出其里”的宏阔境界。

2020-07-03更新 | 1031次组卷 | 10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8.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开篇写杨花落尽、子规哀啼,渲染暮春冷落、凄凉的气氛
B.乙诗“沙似雪”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月下大漠苍茫的景象。
C.“夜郎西”“回乐烽”既表明地点,也能引发对特定情景的联想。
D.两首诗都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等角度描写景物,使人如临其境。
9.这两首诗都写到“月”,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2020-07-20更新 | 2474次组卷 | 34卷引用:福建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