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北省黄石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湖北 七年级 期末 2024-03-11 4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轻轻打开语文课本,我们向美丽的四季走来。春天里(          ),美不胜收;夏季的雨热烈粗,万物(          )地成长;②秋天的落叶中既有“断肠人”的豪迈,秋风中还有“歌以咏志”的秋思:冬天里还有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可爱的水藻。同时,③在美丽的自然中感悟到世间的真情。瘫痪的史铁生,在落叶纷纷中与母亲jué     )别,把“好好儿活”的勇气,植入骨:解决散步时的分          )中,彰显着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古人用他们的诗文雅兴,在大雪缤纷中让人喜出望外;④泰戈尔和冰心诗意地用大自然表达出对母亲最真挚的热爱与祝福的心情……

1.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的两个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粗犷guǎng          骨髓suíB.粗犷kuàng               骨髓suǐ
C.粗犷kuàng          骨髓suíD.粗犷guǎng               骨髓suǐ
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决别     分歧B.诀别     分岐C.决别     分岐D.诀别     分歧
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雍容华贵          你争我赶B.花团锦簇          争先恐后
C.花团锦簇          你争我赶D.雍容华贵          争先恐后
4.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处修改为“美丽的四季向我们走来”。
B.②处的修改为“秋天的落叶中既有“断肠人”的秋思,秋风中还有“歌以咏志”的豪迈”。
C.③处修改为“在美丽的自然中体会到世间的真情”。
D.④处修改为去掉“的心情”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5. 为下面语句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如果我们用一颗有所求的心面对所有事情,那么无疑是打开了一个烦恼的盒子。
②我们总是找种种借口去发脾气,来表达自己的自私狭隘。
③我们的烦恼更多是来自自己的自私和狭隘。
④学会满足,学会放弃,烦恼就会远离我们。
⑤生活里,我们往往不经意就被烦恼包围。
A.①②③④⑤B.①⑤④②③C.⑤②④③①D.⑤③②①④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6. 在数字化阅读“攻城掠地”的当下,许多实体书店正以开放变革的姿态坚守发展,将“厚重”的文化积淀和“轻盈”的生活态度结合在一起。

材料一:自2017年7月16日合肥三孝口“共享书店”落地以来,已有三万多读者通过“智慧书房”APP进行借还书阅读。平均每个读者阅读量为7.81本,几乎达到中国每年的人均阅读量。书店客流量与上半年相比,增加了52%。未来,“智慧书房”APP将实现读者间的书本共享,运用大数据为读者提供优质贴心的推送服务。

材料二:巴西文化书店已有60年历史,在巴西有18家门店。平均每天会有11场综合活动在各个门店举行,如文化美食活动、签售会、文化课程、儿童故事会等。

材料三:世界城市文化论坛一项研究表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书店之都”,每10万人拥有25家书店。政府对纸质书的保护不遗余力。每年11月30日,政府会组织“书店之夜”活动,数十条街连成一片繁华的步行街,市民们在街道两侧的书店里走走停停,享受购书和阅读的乐趣。


(1)从以上材料看出,当下实体书店坚守发展的方式有:①______;②实体书店与综合活动相结合;③______
(2)某书店将悬挂关于读书的古诗句,下列语句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19-05-10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市级联考】云南省弥勒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 语文试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7. 根据语境和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
同样是在秋天,曹操《观沧海》中的“①_________,②_________”动静结合,让人感受到沧海的壮丽多姿;刘禹锡《秋词(其一)》中的“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描绘了明丽的秋景;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道出了诗人归期不定的孤寂愁绪;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⑦_________,⑧___________”则写尽了游子羁旅之苦、思乡之情。
2024-03-1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8.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狼施威

狐笑猪曰:“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猪曰:“汝何必笑我,汝亦不见得能立功于世。”狐曰:“我之皮,能衣被苍生,如何言无功?若汝则无功耳。”猪曰:“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羊贸贸然来,曰:“汝等不必争,我能兼汝二者之长,又当如何?”语未竟狼突如其来尽扑杀而食之。笑曰:“这一般奴隶性质的畜生,动辄言功,只合做我的牺牲也。”


【注释】①衣被苍生:给百姓做衣服。②贸贸然:莽莽撞撞的样子。③动辄:动不动,常常。④牺牲:古代用来作祭祀的猪、牛、羊等动物,文中指食物。
(1)对文中画线处断句,最正确的一项是(     
A.语未/竟狼突如/其来尽扑/杀而食之
B.语未/竟狼突如其来/尽扑/杀而食之
C.语未竟/狼突如其来/尽扑杀而食之
D.语未竟狼/突如其来尽扑/杀而食之
(2)下列关于这则寓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则寓言讲述了狐狸、猪、羊和狼四只动物之间的故事。
B.狐狸认为猪很蠢,认为羊没什么用,而狼则争辩说自己才是最有用的。
C.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有一点点能力或功劳就到处炫耀的人。
D.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这世上厉害的人多的是,做人还是要低调。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
②汝等不必争,我能兼汝二者之长。
2024-03-1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开篇写杨花落尽、子规哀啼,渲染暮春冷落、凄凉的气氛
B.乙诗“沙似雪”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月下大漠苍茫的景象。
C.“夜郎西”“回乐烽”既表明地点,也能引发对特定情景的联想。
D.两首诗都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等角度描写景物,使人如临其境。
10.这两首诗都写到“月”,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2020-07-20更新 | 2475次组卷 | 34卷引用:福建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环绕器3000N轨控发动机点火工作约15分钟,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第一步“绕”的目标,环绕火星获得成功。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由地火转移阶段进入火星捕获阶段后,“天问一号”环绕器携带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磁强计、矿物光谱分析仪、离子与中性粒子和能量粒子探测仪等载荷将陆续开始工作,对火星开展多维度探测。后续,“天问一号”还将经过多次轨道调整,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开展预选着陆区探测,计划于2021年5月至6月择机实施火星着陆,开展巡视探测。如果“天问一号”探测器能顺利在火星表面着陆,我们将是国际上第一个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探测“绕、着、巡”的国家。

(节选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据介绍,“太空多面手”环绕器一器“分饰多角”:飞行器、通信器和探测器。在近7个月的飞行过程中,环绕器首先作为飞行器,将着陆巡视器送至火星着陆轨道。待成功释放着陆巡视器后,环绕器作为通信器,为着陆巡视器建立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链路。通信工作结束后,环绕器作为探测器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为了克服地球的强大引力,奔向火星,“天问一号”探测器总重量不能超过5000公斤,但为了到达遥远的火星,它又至少需要携带2500公斤的推进剂,除去着陆巡视器占去的1300公斤重量份额,环绕器自身干重被严格限制在1200公斤以内。

环绕器结构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中心承力锥筒+内部贮箱下探+外部六面柱体”的深空探测结构构型。该创新构型在中国航天结构系统中的应用尚属首次,它可以使环绕器在发射段负荷的重量相对减少。为了继续“减重”,环绕器结构团队还把目光投向重量最大的结构核心部件——中心承力筒,并创新采用了全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在材料上下功夫,使得环绕器在苛刻限重的条件下实现高效承载。

(节选自中国新闻网2021年2月10日)


材料三

半个多世纪以来,尽管任务艰难,但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不曾却步,而且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发现火星曾经有水,甚至现在还存在水的若干证据,极大激发了人们在火星寻找生命的热情,而这也成为当前国际深空探测的热点。

“虽然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已经对火星进行了很多探测,但人类对火星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入和全面。因此,我们根据国外的研究情况,结合中国对火星的认识,专门选取火星的大气、气象、地质等方面进行探测,并配备相应的科学载荷。”刘继忠介绍。

“天问一号”的环绕器和火星车均可开展探测,环绕器携带7台科学仪器,包括高分辨率相机、矿物光谱分析仪、磁强计、次表层雷达等;火星车携带6台仪器,包括多光谱相机、表面成分探测仪、气象测量仪等。通过这些科学仪器,可实现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方面的科学探测,有利于建立起对火星全面而基础的认识。

对火星的探测和研究不仅局限于火星本身,还包括火星与太阳系的演化,以及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我们虽然在地球上,但仅仅在地球上去认识地球肯定是不够的。”刘继忠说。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天问一号”能顺利抵达火星的基础上。此刻,我们只能等待。等待7个月后,“天问一号”从火星给我们带来问候。

(节选自光明网2020年7月24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实施近火捕获制动,后环绕火星获得成功。
B.“天问一号”探测器是中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它的环火轨道为椭圆形,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为10个地球日,倾角约为10°。
C.“天问一号”探测器日前已经实现“绕、着、巡”第一步“绕”的目标,后续还将在完成一系列任务后,择机实施火星着陆,开展巡视探测。
D.“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其中环绕器堪称“太空多面手”,它所具备的功能比着陆巡视器更多,发挥的作用也更大。

(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问一号”环绕器在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的过程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先是在近7个月的时间中作为飞行器,再作为探测器,最后作为通信器。
B.“天问一号”探测器总重量不能超过5000公斤,其中推进剂不少于2500公斤,着陆巡视器为1300公斤,故环绕器必须少于1200公斤。
C.为了给环绕器“减重”,环绕器结构团队创新性地采用独特的深空探测结构构型和全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这些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
D.材料二主要是在介绍“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的构造、功用以及在结构方面的创新。

(3)根据材料三推断下列不属于环绕器和火星车将要完成的探测任务的一项是(     
A.传送火星图片。
B.探测火星表面物质成分以及内部地质结构。
C.采集岩石和土壤,并带回地球。
D.探测火星大气、磁场、地表温度等。

(4)根据以上材料,请总结我国发射“天问一号”探索火星的意义。
2024-03-1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

①一个女人一旦做了母亲,便会爱自己最爱的人,然后辜负最爱自己的人。

②外婆去世的时候,她16岁,她爱外婆,外婆走了,她哭到歇斯底里。母亲没日没夜地守着她,为她担心。可是母亲并不知道,那些天,她正在暗暗生母亲的气:母亲的母亲走了,可母亲似乎不为亲人的走难过,而是担心她。母亲怎么可以这样?她记得很清楚,在她成长的岁月里,外婆对她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妞妞,长大了一定要对妈妈好,要让妈妈享福。”外婆这样爱着母亲,外婆走了,母亲却那样平静,这让她很生气,甚至渐渐有了怨。

③对她的疏远,母亲是不安而忧虑的。那天,她再次将母亲放在她书桌边渐渐凉掉的牛奶沉默着端出去后,她觉得母亲哭了,一刹那,她有些悔意,毕竟,母亲对她足够好。那天晚上,她睡下后,听到母亲悄悄走进来。她不想跟母亲说话,闭着眼睛装睡。母亲就在她床边坐了下来,她能感觉到母亲一直注视她,目光里,有些犹豫,有些期待,又有些忧伤。那种可以清晰感觉到的目光,几乎让她快要装不下去了。毕竟,那是爱她的母亲,母亲从来都是爱她的。好在母亲坐了一会儿就站了起来。她偷偷睁开眼睛,看到母亲走到窗边,轻轻将窗帘的缝隙拉严。从窗户到门口,短短的几步,母亲走了好半天。房门近乎无声关闭的那一刻,她的心软了下来,想起她一次次对外婆的承诺,她决定,结束对母亲的冷漠。

④第二天早上,她醒来,起床前想了想,躺在床上大声喊了一声“妈”。母亲几乎是立刻就推门进来了,眼神里有些慌乱,连声问她:“怎么了?做噩梦了?”她摇头,笑笑,那是外婆去世后她第一次对母亲笑,然后用曾经对着外婆的有点儿撒娇的口吻说:“妈,你做什么好吃的了?”因为激动,母亲的声音都有些轻轻颤抖:“牛奶,荷包蛋,还有你爱吃的小粽子……”那顿饭,她吃得很多。她和母亲的关系,就这样恢复到从前。在没有了外婆以后,母亲的爱,甚至更加细致和妥帖起来。

⑤高三,是她学习最紧张的一年。最后冲刺的几个月,当她发现母亲头顶冒出的白发时,她愣住了。那天晚上,她忽然变得像个小孩子,坚持要母亲和她一起睡。母亲嗔怪她:“你这孩子。”她嘻嘻地笑:“妈,我答应过外婆,以后一定会对你好。”母亲忽然就哭了,她和母亲再无隔阂。她长成快乐明媚的女子,毕业,工作,恋爱,结婚,产女。转眼,小宝一岁了。小宝很依赖母亲,像她当年依赖外婆。

⑥初夏的时候,单位组织了一次拓展训练活动,活动有个项目叫心路历程,教练让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手指比喻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五根手指,分别代表了女儿、母亲、父亲、自己和朋友。每一个压下的手指代表你不得不放弃的人。第一个被压下的手指她选择了代表朋友的,下一个她却为难了,最终选择了父亲。再后来,她迟疑的时间更久,终于选择了自己,但是在最后一个目标的舍弃中,她万分难过,最终,在教练的一再催促下,猛地将代表母亲的手指压倒下去了,那一刻,她心如刀割。

⑦她想起和母亲同睡的那天晚上,她终于问出了那个压在心底的问题:“妈,外婆去世的时候,你是不是非常难过,但是你不想说?”当时母亲显然愣怔了一下,沉默了片刻,说:“外婆是妈的妈妈,妈当然难过,可是外婆不在了,妈还有你,就觉得坚强,就觉得活着有劲,虽然伤心,但不觉得绝望。”

那时,她再也忍不住地泪流满面。无疑,世间最爱母亲的人是外婆,最爱她的人,是母亲。可是,她和母亲一样,都会为了爱自己的孩子辜负最爱自己的人,哪怕那辜负是无意的,是不情愿的。10年以后,做了母亲的她,终于理解了母亲说过的那四个字:爱往下走。每一个女人做了母亲,爱得再伟大也都存着自私,自私到不愿把爱分给他人,只愿全部交给孩子。她,也一样,一样为爱自己最爱的人,辜负了最爱自己的人。

⑨原来,母爱就是这样一场重复的辜负,而被辜负的人,永远无怨无悔。


(1)对《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⑦段采用了插叙的叙述顺序,补充交代了积压在她心里的问题得到了答案这一内容。
B.文章中的外婆、母亲和“她”都是为爱自己最爱的人,辜负了最爱自己的人。
C.本文以第三人称角度来叙述,展开对“母爱”的回忆,表现成长过程中对母爱的理解和层层深入的认识。
D.文章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点明题旨,与开头遥相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2)阅读《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全文,从“她”的角度,填写下表。
时间情节心理/表现
外婆去世的时候____________暗暗生母亲的气
那天晚上感受到母亲的目光,看到母亲拉窗帘,挪步出去决定结束对母亲的冷漠
高三最后几个月的一个晚上要求与母亲一起睡,并对母亲提起外婆__________
初夏的时候_____________心如刀割

(3)品味第⑧段画线语句,体会它所蕴含的情感。
那时,她再也忍不住地泪流满面。
(4)标题“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有何含义?请谈谈你的理解。
2024-03-1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八、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3. 关于《西游记》这部名著,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出自《西游记》。
B.鲁迅先生分析《西游记》说,书中“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指出《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情感。
C.《西游记》构造了一个幻想世界,塑造了一群神话人物,“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老莱娱亲”等情节也是耳熟能详。
D.儒释道三家学说在《西游记》中都有所体现,它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选择题 | 适中(0.65)
14. 下列有关书中人物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孙悟空开始取经时意志并不是很坚定,他曾经三次回到了花果山。
B.白骨精先后三次分别变为美女、老妇、老翁(姑娘、老婆婆、老头儿)来哄骗唐僧,但都被孙悟空一一识破。
C.《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界三军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
D.“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那猴”指的是石猴即孙悟空。
2024-03-1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九、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15. 请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作‘白骨夫人’。”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


请根据语段中的情节内容,概括孙悟空和唐僧的形象特点。
2024-03-1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16. 作文。

真情温暖人生。荷叶遮挡住红莲,像母亲呵护自己的孩子,让我们倍感幸福;谢太傅一家人大雪日讲论文义其乐融融,让我们体会到了家庭的温馨。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也有这样的温暖时刻,让人难以忘怀。或许是你取得佳绩时同学给你的一个拥抱,或许是你努力学习时妈妈递过来的一杯牛奶,或许是你迷茫时陌生人对你绽开的笑脸,抑或是老师在你学习疑惑时和蔼而又仔细地为你讲题的画面……


请以“温暖时刻”为题,记叙你成长过程中一次让你倍感温暖的往事。(请自备作文纸进行写作)
要求:①600字以上;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024-03-1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选择题
3
综合性学习
1
名句名篇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现代文阅读
2
名著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40.65成语和熟语  病句辨析与修改  易误读常见字  常见易错字
二、选择题
50.65衔接与排序
130.85文学常识综合  吴承恩(1507-1582)  鲁迅(1881-1936)  《朝花夕拾》  《西游记》
140.65《西游记》
三、综合性学习
60.65压缩语段
四、名句名篇默写
70.8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五、文言文阅读
80.65寓言神话类课外阅读
六、诗歌鉴赏
9-100.65李白(701-762)  诗  李益(750-830)
七、现代文阅读
110.65非连续性文本
120.15散文
八、名著阅读
150.65吴承恩(1507-1582)  《西游记》
九、作文
16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