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广东 七年级 期末 2021-11-01 25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2021年11月20日至28日,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将在我市举行。请你以小志愿者的身份,为亚洲朋友展示汕头名片。


【人物名片·体育之星】

竞技体育人才辈出的汕头,涌现许多(1)jiā xiǎo的世界冠军:有跳水冠军李德亮、蔡玉燕;举重冠军蔡炎书;击剑冠军黄良财;乒乓球冠军马琳、刘国正。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现任国家乒乓球队教练马琳。马琳7岁开始打球,13岁进入汕头乒乓球学校,14岁便获得省运会单打、双打和团体3枚金牌。之后,他进入国家队,踏上了辉煌的夺冠之路。凭借着对乒乓球事业的(2)zhí zhuó态度和(3)qiè ér shě的精神,马琳在一个个赛场上(4)bènɡ jiàn出一朵朵灿烂的火花,先后夺得四届世界杯冠军、18个世界冠军,被誉为“世界杯先生”。


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1)jiā yù hù xiǎo__________(2)zhí   zhuó__________(3)qiè ér bù shě__________(4)bènɡ jiàn__________
【场馆名片·飞舞的浪花】

汕头亚青会开闭幕式主场馆位于华侨试验区东海岸新城塔岗围片区东北角。场馆项目建设包含一座2.2万座位的体育场和一座集会议中心、训练场、室外大平台、室外附属配套于一体的有着8千个座位的体育馆,设计寓意为“飞舞的浪花”的体育馆将以不可捉摸的高度展现在世人面前。届时,亚洲各地的运动员将以①“                  ”(《木兰诗》)的矫健雄姿飞赴汕头,来展示自己运动场上的风采。汕头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定会给血气方刚的运动员们带来舒适的比赛感受,让他们在“飞舞的浪花”中奏响一曲曲宛转悠扬的凯歌。愿运动健儿们能有②“                  ”(王安石《登飞来峰》)的自信豪迈,勇闯赛场!


【人文名片·旅游城市】

汕头的风景虽没有像泰山③“                  ”(杜甫《望岳》)这样神奇秀丽、雄伟壮观,[A]但相信有着“海滨邹鲁”“美食之乡”美誉的旅游城市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B]被誉为“东方马尔代夫”的南澳岛是旅游胜地,其海天一色、浮光跃金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C]汕头的各式美食往往能让外地的朋友感叹:只有尝过,才有发言权![D]肠粉、粽子、牛肉粿条、蚝烙……无不让人满口称绝!当然,还有热情好客的汕头人,他们定会让你由衷赞叹,期待④“                  ”(陆游《游山西村》),再一次踏上汕头这方土地。也希望世界各地的朋友能暂时摆脱喧嚣的生活、放下繁杂的公务,来汕头感受⑤“                  ”(刘禹锡《陋室铭》)般惬意的慢生活。

2.选出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不可捉摸B.辜负C.血气方刚D.宛转
3.根据文中语境写出相应古诗文。
4.请把文段中[A][B][C][D]四个句子有语病的一句选出来。
A.AB.BC.CD.D

【会徽名片·感受寓意】
5.下图为汕头2021年第三届亚青会会徽的主体图形,主体图形与下方的主办城市名称、举办年份的印鉴,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汕头亚青会会徽。请选取一个构图元素来说明寓意。


(注:主体图形由红头船、“汕”字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标志三个元素组成)
6.请根据上联,从下面6个词组中选出3个组成下联。
动感     亚洲     放光彩     韵动     世界     竞风流
上联:潮起汕头展活力
下联:___________
2021-10-24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

李盛仙《夏日赏荷》


【注释】①临:临近。②偕:陪同。③为:被。④实为:实在是。
7.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①可爱者甚________   ②可远观而不可玩焉_________
③每夏日__________   ④余以为妙________
8.请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水陆草木花,可爱者甚蕃。
A.何陋有?
B.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C.好者不如乐之者。
D.湖中荷花尽作飘摇态。
9.请用三条“/”给【乙】文中画横线句子断句。
少 时 雨 过 天 晴 波 澜 不 惊 湖 天 一 色
10.将【甲】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11.读文赏荷:
(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文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                   ”,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                  ”。(用原文填空)
(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文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文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2021-11-01更新 | 2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明天一早登山。

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吗?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⑪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陆定一《老山界》(节选)

【链接材料一】

过草地时,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银圆,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交党费。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都在顽强地向前,向前……

【链接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12.选文中描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时克服了哪些困难?这体现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
13.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选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选文第①段的“奇观”是指排成许多“之”字形的火把与星光相接的壮观景象。
B.选文中描写生动,第⑪段从听觉、触觉两种感官来写景,烘托出夜色之深,夜景之美,透露出勃勃生机,与红军战士的活动互相辉映。
C.长征精神的内涵非常丰富,【材料一】表现出红军战士甘于奉献、一心向党的崇高精神。
D.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过程虽然是艰难的,但【材料二】的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却表现出红军蔑视困难、从容不迫、无往不胜的精神风貌。
14.课堂上老师播放了央视播出的《我的长征》节目片段:一批志愿者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徒步行走,体验长征。要求同学们就“重走长征路有没有意义”这一辩题展开辩论。有的同学认为:“这个活动没有意义。时代不同了,何必再吃那些苦?况且,这些人徒步西行北上,大张声势,纯属作秀!”请你站在另一个角度,对以上观点进行反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