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达州渠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川 七年级 期末 2021-12-02 75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及句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装,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lì)临人间。
B.这对于一般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般(bĭ)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C.冬天的早晨,门口(quán)伏着一只小猫,它的神情很安详。
D.任何不(chèng)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2021-11-29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渠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纪录片《超级工程》中的工匠们,无不对技术精益求精,其精神令观众深受感动。
B.工作组成员在“脱贫攻坚战”中直面困难,从不拈轻怕重,为当地老百姓办了许多实事。
C.同学们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D.他们一个说东,一个说西,如此大相径庭,怎么能达成协议呢?
2021-11-29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渠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核心素养是个人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
B.渠县体育馆项目填补了渠县中大型体育运动场馆的空白,建成投用后将极大丰富群众文化体育。
C.能否真正做到精准扶贫,是农村贫困户受益的根本保证。
D.渠县体育馆系渠县公共文化体育中心一期项目,投资约1.8亿,总规划用地面积近80余亩。
2021-11-29更新 | 28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渠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聊斋志异》是一部以写狐鬼故事著称的短篇文言小说集,《狼》选自《聊斋志异》。
B.《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尊”“惠顾”“劳驾”“舍弟”“见教”“寒舍”都属于古代常见的敬辞。
C.“他家的门上着一把大。”句中加点的词分别是动词、名词;“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清风流水应和着。”句中加点的词是贬义词褒用。
D.“请说说本文运用比喻有什么好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
2021-11-29更新 | 4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渠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真题
5. 下面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标语,请你选出最喜欢的一条,并说出理由。

①与时间赛跑,同疫情抗争。

②众志成城,防控疫情。

③不要出门!不要出门!!不要出门!!!

④人多莫去凑热闹,出门记得戴口罩。

⑤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我选第________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7-20更新 | 1342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6. 在这个世界上,不要说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在某论坛上,小圳同学发现了一个关于中美新冠肺炎疫情统计表,请你仔细阅读表格,帮小圳同学分析一下他的探究所得。
时间项目名称中国(人数)美国(人数)
2020年7月1日每日新增确诊34.3万
累计确诊8.53万261.88万
2020年7月2日每日新增确诊55.4万
累计确诊8.53万267.28万
2020年7月3日每日新增确诊35.7万
累计确诊8.53万272.98万
探究所得: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7.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2)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3)乡书何处达?________
(4)刘禹锡的《秋词》中诗人抒发奋发进取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诫子书》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诉我们志当存高远。
(6)《论语》中阐明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021-11-29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渠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8. 《西游记》三调芭蕉扇的故事中,孙悟空借芭蕉扇为什么会遭到拒绝?在一借芭蕉扇被骗后,沙僧认为“进退两难”,八戒想“拣无火处走”,唐僧“只欲往有经处去”,孙悟空几经挫折最后在托塔天王和哪吒的帮助下拿到真扇,灭了火焰山的火,扫平了去西天取经的障碍。师徒四人面对困难的不同态度,对你有怎样的启示呢?请结合生活经历谈谈吧。
2021-03-25更新 | 337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23 名著阅读-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部编版)(3)

五、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9. 【文段一】以后可忘却了,大概也和现今的国粹保存大家的议论差不多。但我对于这中西学堂,却也不满足,因为那里面只教汉文,算学,英文和法文。功课较为别致的,还有杭州的求是书院,然而学费贵。
【文段二】总觉得不大合适,可是无法形容出这种不合适来。现在是发现了大致相近的字眼了,乌烟瘴气,庶几乎其可也,只得走开……于是毫无问题,去考矿路学堂引去了。
上面两个文段出自名著《________》,讲述的是________(人名)求学期间的两次心理变化,体现了他对新时代、新思想的追求。
2021-03-25更新 | 324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10 名著阅读-2021年《三步冲刺中考》(全国通用)之第1步小题夯基础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龙标野宴

【唐】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①弦歌:琴歌,抚琴而歌。
10.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愁心”二字,可看出李白对远谪的王昌龄充满了无比的关切之情,试说说李白“愁”的内容。
11.已在龙标生活的王昌龄的心境怎么样呢?试结合《龙标野宴》一诗进行分析。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12.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被收:被逮捕。②中外:朝廷内外。③琢钉:古时候一种儿童游戏。④遽(jù)容:恐惧的脸色。⑤冀:希望。
(1)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与日去            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元方入门不                 瞻前
C.融儿大者九岁       学而习之
D.二儿琢钉戏        而知新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去后             奔倚其下
B.相委             博学笃志
C.冀罪止            非得一人井中
D.而两狼并驱如故       覆巢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B.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C.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D.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
(5)上述两文中的元方与孔融的两个儿子年纪虽小,却非等闲之辈,他们分别有哪些过人之处?
2021-11-29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渠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阅读《长在树上的“宝石”》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长在树上的“宝石”

毛恪成

①“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这是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文字。覆盆子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呢?

②覆盆子学名山莓,是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因其果实形、色、味与草莓相似且长在树上,故而也叫树莓。每年二三月份,树莓开花,它的花朵洁白无瑕,小巧玲珑,香味浓郁。

③四至六月,树莓结果。它的果实由很多小核果组成,接近球形或卵球形。依据果实不同的颜色,树莓可分为红树莓、黄树莓、黑树莓和紫树莓四大类,其中以红树莓最为常见。树莓果实可以鲜食,其口味独特,酸甜适中。这种鲜甜的味道,主要来源于淀粉在果实成熟过程中逐渐水解,转化成的可溶性糖。

④树莓的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氨基酸。例如其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5倍,氨基酸的含量是苹果的10倍多,梨和柑橘的近30。联合国粮农组织称它是“第三代黄金水果”,欧洲人更将其称为“水果之王”。

⑤树莓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我国很早就将树莓当作中药使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提到,覆盆子味甘、酸、平、无毒,具有清热解毒、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等功效。国外也有研究表明,树莓是一种效果相当不错的减肥食品。在许多国家,树莓也都被视为药食同源的神秘果实。据说,英国皇室将树莓作为御用果品已有500年的历史。树莓果实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极易被人体吸收,常食可抗病强身。此外,树莓中钾的含量是钠的48.6倍,体现了体现了“高钾低钠”的特点,对于预防和治疗肾病、高血压等也有很大益处。

⑥总体来看,树莓极具开发价值,犹如长在树上的“宝石”。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3.下面有关树莓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树莓因果实的形、色、味与草莓相似且长在树上而得名,还有覆盆子、山莓等名称。
B.树莓在每年的二三月份开花,它的花朵洁白无瑕,小巧玲珑,香味浓郁。
C.树莓可分为红树莓、黄树莓、黑树莓和紫树莓四大类,其中以黄树莓最为常见。
D.树莓的果实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极易被人体吸收,常食可抗病强身。
14.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树莓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氨基酸。
B.使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树莓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氨基酸。
C.使用打比方、列数字、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苹果、梨和柑橘营养丰富。
D.使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苹果、梨和柑橘营养丰富。
15.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文字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中加点词“主要”“据说”,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⑥段作者把树莓比作长在树上的“宝石”,生动形象地说明树莓极具开发价值。
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为读者普及了科学知识。
2020-07-20更新 | 1581次组卷 | 21卷引用:天津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16. 课内文本阅读阅读《植树的牧羊人》(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两百米。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他是在种橡树!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

②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听到这儿,我开始琢磨牧羊人的年龄。他看上去五十多岁了。他说,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③第三天,我和牧羊人道了别。

④这样过了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我应征入伍,在军队里待了五年。战争结束了,我只得到一笔微薄的酬劳。好想去呼吸一下纯净的空气啊!不由得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这一带乍看好像没什么变化。不过,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从昨天晚上开始,我又想起了那个植树的牧羊人。我想,那一万棵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片大树林了吧!

⑤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朗。现在,他不再放羊。他说,羊吃树苗,就不养羊了,只留下了四只母羊。他添置了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蜜蜂了。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⑥1910年种的橡树,已经长得比我都高,真让人不敢相信。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他还是那么沉默寡言。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在他种的树林里,转悠了一整天。这片树林分为三块,最大的一块,有11公里宽。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

⑦这个男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肩膀这么高了。那一大片橡树也长得很茂盛,不用再担心被动物吃掉了;就算老天爷想把这杰作毁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他还指着一片白桦林说,这是五年前种的。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就把白桦树种在那里。他是对的。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⑧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1)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这句话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②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加点词在句中有什么作用?)
(2)选文采用了第几人称来叙事的?有何好处?
(3)《植树的牧羊人》被拍成动画片后,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人们纷纷发表观后感。下面是摘录的一些博客内容,请你在自己的博客上也发表一些评论。

痴心不改:孤独的牧羊人虽说生活单调,但是他的生活还是有动力的,有盼头的。他总是盼着这块土地能够蔚然成林,人们生活幸福。低调者:牧羊人的故事告诉我:一个人或者少数人的幸福很难维持的,想获得长久的幸福,就要为更多的人考虑,要爱护环境、珍惜我们的资源。


你的博客名:
评论:
2021-11-29更新 | 22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渠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学作品,完成后面小题。

老枣树下的斑驳流年

①淅淅沥沥的秋雨,从晨落到暮。窗玻璃发出啪啪哒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儿,落到地面的声音。

②正是红枣上市的季节。老家院子里的老枣树上一定挂满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了吧,被连绵的雨珠儿击落一地。树下有否拾枣的人?

③从前,红枣成熟的季节,母亲便挎了一篮子红枣给我送来。不厌其烦地和我絮叨小时打枣的事儿。如今,这样的情景,于我成了一种高不可攀的奢望和梦想。

④我是老枣树看着长大的。除了母亲,我和老枣树最亲。每年燕子飞来的时候,我就围着老枣树转悠。终于看见青蒙蒙的芽儿了,终于开出黄盈盈的小花了,绿碧碧的枣儿终于有了红意。

⑤我找来一根长棍子递给母亲,拉着她来到老枣树下。母亲仰头朝树上望一忽而,举起棍子就打。落地的枣儿仿佛一只只欢蹦的兔子,满地撒欢。我小跑着来来回回追赶着去捡。可是,才捡了几颗,母亲就停下不打了。母亲说,枣熟好了才好吃。等树上的枣儿全都变红的时候,母亲却又换了说法,得留着,过年时好给你蒸花糕吃。从此,红枣成了一道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美味。

⑥母亲也有破例的时候。

⑦八岁那年,一天,放学后我一口气跑回家,哭闹着给母亲要爸爸。母亲见哄弄不下,突然伸手打了我一巴掌。我更加起劲地哭喊起来。母亲把我搂在怀里说:“走,妈妈给你打枣吃。”

⑧那天,母亲只一会儿就树上的枣打光了,地上青蒙蒙一片。我抬头看母亲,她眼睛里湿润润的。

⑨十三岁那年,到了红枣收获的季节。一天,同桌因为我阻止她上课吃东西,便告诉老师我拿了她的橡皮,还骂我小偷。我向母亲哭诉一阵子后说,我不想上学了。母亲伸手抹掉我脸上的泪水,牵起我的手来到老枣树下,递给我一根长木棍,说:“使劲儿往树上打,气出来心里就不觉得憋屈了。”

⑩真的,我举起棍子噼里啪啦打了一阵子,心里感觉舒坦多了。但是看着被打得光秃秃的树,我心里又很难过。母亲却笑微微地说:“枣树越打越旺。”直到第二年秋天,一颗颗圆滚滚红艳艳的枣儿挂满老枣树,我才相信母亲的话是真的。

⑪十七岁那年,我高考落榜。这是一个让人绝望的消息。我抓起一根棍子,对着老枣树一通猛击,直到精疲力竭,瘫坐在地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我被一阵冷风吹醒。起身准备回屋,身上的毛毯掉落地上,我弯身去拾,却看见母亲坐在地上睡着了。顿时,我的眼泪叭嗒叭嗒掉下来。

⑫一次欠,我用打老枣树的法,平息了心里的委屈和怨愤。但我不知道,当我命抽打老枣树的时候,母亲的心有多疼。

忽而觉得,母亲就是一棵老枣树。她一辈子含辛茹苦,将我拉扯成人。我却因为生活中的风吹草动或种种不如意一次次向母亲哭诉和发泄,而每一次哭诉和发泄都会像刀子一样割着母亲的心。

⑭后来,母亲离我而去,我也离开了那棵老枣树。但我觉得,我从没离开过老枣树,就像从没离开过母亲一样。

⑮夜深了。秋雨依然淅淅沥沥,窗玻璃发出啪啪嗒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落到地面的声音。伸手按灭台灯,叮嘱自己,睡吧,好去老家院落里,捡拾那一颗颗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以及像阳光一样散落一地的斑驳流年。

17.阅读第⑥~⑪段,照示例用四字短概括后两次打枣的原因。
示例:第一次:无理哭闹后打枣。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__________________
18.结合括号中的提示,揣摩下列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1)终于看见青蒙蒙的芽儿了,终于开出黄盈盈的小花了,绿碧碧的枣儿终于有了红意。(连用三个“终于”有何作用?)
(2)忽而觉得,母亲就是一棵老枣树。(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19.本文有多条线索,请说出其中两条。
20.下面是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的一段文字,与文中第⑨段的画线句子进行比较:同样是写母亲,内容和写法上有何异同?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2018-07-13更新 | 1190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作文。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就会发现,生活会让我们认识到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有时甚至能从寻常小事中感悟出一些道理。


请以“我懂得了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你从“真诚”“感恩”“珍惜”“宽容”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2)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4
语言表达
2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填空题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易误读常见字  常见易错字
20.65成语和熟语
3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成分残缺或赘余  表意不明
40.65一般词语  标点符号  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二、语言表达
50.65宣传标语
60.65图表类
三、名句名篇默写
7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名著阅读
80.65《西游记》
五、填空题
90.85《朝花夕拾》
六、诗歌鉴赏
10-110.65王昌龄(690-756)  李白(701-762)  诗
七、文言文阅读
120.65小说类对比阅读
八、现代文阅读
13-150.65事物说明文
160.65小说
17-200.65中国现当代作者  散文
九、作文
210.6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