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川 八年级 期末 2022-10-01 17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为我们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在长江前线,感受百万大军锐不可当的①_______;在战斗机成功着舰那一刻,领略到中国飞行员娴熟的②_______;在父亲蹒跚的“背影”中,品味那份深沉的情感;在坦荡如底的黄土高原上,见识了抗日军民不折不挠的③_______;在处处如画的苏州园林里,欣赏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治宜自出心裁的④_______……任劳任怨、不辍劳作的伟大母亲,线条道劲、笔法灵动的世界名画……

阅读,使我们生活丰富多彩!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文中加点字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锐不可(dǎng)   坦荡如底B.蹒跚(pán shān)   因地治宜
C.不折不(náo)     自出心裁D.遒劲(qiú jìn)     不辍劳作
2.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气势   艺术   意志   技艺B.气势   技艺   意志   艺术
C.意志   技艺   气势   艺术D.意志   艺术   气势   技艺
2022-10-01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面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恩阳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B.突然想起自己喜爱的一本小说在屋内百寻不见。正要放弃寻找却妙手偶得一般在书架的一角发现了它。
C.这幅文人画的山水图景与书法印章相得益彰因此巧妙绝伦
D.近年来种种食品安全问题络绎不绝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惶恐不安。
2022-10-01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抗击疫情,是一场与病魔较量的阻击战,也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科学战。
B.对生命的尊,重是个国家强盛的标志。
C.展望未来,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的前进步伐。
D.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已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2022-10-0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医生给人看病,药方没开,病就好了三分。”这个句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B.“我想念昆明的雨。”这个句子的谓语是“想念”。
C.“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赵州桥显示智慧和力量。”
D.“嫦娥五号成功登陆月球,圆了我们五千年的梦啊!”这是一个感叹句。
2022-10-0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6. 下面是关于保护文化遗产的对联,请根据上联填写下联。
上联:传承祖国文化遗产
下联:_______________
2022-10-0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7. 请从下面材料中概括出中国剪纸的三个特点。

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就出现了。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

晓晖

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改变时,大脑也将会发生变化。当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时,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每天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也被改变了?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尝试依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改变了人类的大脑结构。

人类并不是天生就会阅读的。在正常情况下,理解和运用口头语言的能力由人类基因决定的程序形成,而阅读能力的形成却需要每个人的刻苦练习。这些在我们浏览网站时是体会不到的。虽然两种行为都被称为阅读但对书籍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为了获取信息而进行的阅读是不一样的,两者有着不同的阅读体验,并且培养出了不同的阅读技能。

传统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性、多样性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深入和逻辑了。

大脑和肌肉一样,是很有适应能力的,给它什么刺激就会发展出什么样的模式。习惯于数字阅读的快速、跳跃、浏览,就难以适应传统的慢速、品味和思考的阅读方式。

数字时代,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已经完全渗入到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在信息时代长大的“数字原住民”,因长时间用拇指操控智能手机和上网,从而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更适应碎片化信息,也更善于利用网络资源,但结交线下朋友的能力却越来越弱。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链接一】

“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摆弄我的大脑,重塑中枢神经系统,重置记忆。我的大脑正在变化,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全神贯注于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曾经是易如反掌之事,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我曾耗费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诗行里。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变得焦虑不安,开始寻找其他事情来做。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过去曾经甜美如蜜的阅读已变成一场战斗。”

(节选自美国技术专家尼古拉斯·卡尔《网络也有黑暗一面》)

【链接二】

与我们平时在网上进行的浅阅读相反,深阅读是一种渐渐被忽视的阅读行为。深阅读的消失将不利于伴随着网络长大的后代的智力和情感发展,也会影响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长篇小说、史诗等文学类型的传承,这些作品只有经过阅读训练的人才能欣赏。近期研究已经证明,深阅读是一种慢速的、沉浸式的、有着丰富的感官细节和复杂的情感、精神体会的阅读,是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与单纯的认字型的阅读完全不一样。虽然严格说来,深阅读的载体不一定非得是传统的纸质书,但印刷品的天然的限制对于深阅读体验却是十分有益的。比如,纸质书上是没有超链接的,这样读者就少了一些干扰——不用纠结是不是得点开链接,从而能保持全身心地沉浸在书中的文字里。

(摘自网络,有删除)

8.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古人学会了使用工具,现代人学会了使用网络,他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B.阅读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它由人类基因决定的程序形成,需要刻苦学习才行。
C.网络时代所倡导的新阅读方式,可能使人难以坐下来静心阅读长而深奥的作品。
D.网络上的超链接模式,是纸质书上没有的,它会对读者的深阅读产生一些干扰。
9.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被改变的?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已经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并且改变了人类的大脑结构。
B.不断扫视、浏览、搜寻、点击阅读,使大脑过于关注丰富多样的信息而不能深入阅读。
C.长时间地使用拇指操控智能手机和上网,致使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D.某些人或某些东西通过摆弄、重塑中枢神经系统,重置记忆,促使人们的大脑变化。
10.请分析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表述效果。
过去曾经甜美如蜜的阅读已变成一场战斗
2022-10-0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阅读《长在树上的“宝石”》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长在树上的“宝石”

毛恪成

①“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这是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文字。覆盆子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呢?

②覆盆子学名山莓,是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因其果实形、色、味与草莓相似且长在树上,故而也叫树莓。每年二三月份,树莓开花,它的花朵洁白无瑕,小巧玲珑,香味浓郁。

③四至六月,树莓结果。它的果实由很多小核果组成,接近球形或卵球形。依据果实不同的颜色,树莓可分为红树莓、黄树莓、黑树莓和紫树莓四大类,其中以红树莓最为常见。树莓果实可以鲜食,其口味独特,酸甜适中。这种鲜甜的味道,主要来源于淀粉在果实成熟过程中逐渐水解,转化成的可溶性糖。

④树莓的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氨基酸。例如其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5倍,氨基酸的含量是苹果的10倍多,梨和柑橘的近30。联合国粮农组织称它是“第三代黄金水果”,欧洲人更将其称为“水果之王”。

⑤树莓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我国很早就将树莓当作中药使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提到,覆盆子味甘、酸、平、无毒,具有清热解毒、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等功效。国外也有研究表明,树莓是一种效果相当不错的减肥食品。在许多国家,树莓也都被视为药食同源的神秘果实。据说,英国皇室将树莓作为御用果品已有500年的历史。树莓果实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极易被人体吸收,常食可抗病强身。此外,树莓中钾的含量是钠的48.6倍,体现了体现了“高钾低钠”的特点,对于预防和治疗肾病、高血压等也有很大益处。

⑥总体来看,树莓极具开发价值,犹如长在树上的“宝石”。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1.下面有关树莓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树莓因果实的形、色、味与草莓相似且长在树上而得名,还有覆盆子、山莓等名称。
B.树莓在每年的二三月份开花,它的花朵洁白无瑕,小巧玲珑,香味浓郁。
C.树莓可分为红树莓、黄树莓、黑树莓和紫树莓四大类,其中以黄树莓最为常见。
D.树莓的果实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极易被人体吸收,常食可抗病强身。
12.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树莓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氨基酸。
B.使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树莓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氨基酸。
C.使用打比方、列数字、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苹果、梨和柑橘营养丰富。
D.使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苹果、梨和柑橘营养丰富。
1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文字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中加点词“主要”“据说”,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⑥段作者把树莓比作长在树上的“宝石”,生动形象地说明树莓极具开发价值。
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为读者普及了科学知识。
2020-07-20更新 | 1601次组卷 | 21卷引用:天津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李汉荣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选自《读者》,有删改)

14.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15.文章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16.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17.文章第④段结尾处加点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指什么?请列举两个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
18.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2022-10-0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9. 古诗文名句默写
(1)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曹操《观沧海》)
(3)岂不罹凝寒,_______________。(刘祯《赠从弟》)
(4)__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5)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也说过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0-0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0.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
2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乙】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未下夕舂,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无与为乐者
(2)竹柏影也
(3)午、未、申三时
(4)月景不可言
23.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欣起行   杭人游湖
B.念无与为   留与山僧游客受用
C.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别一种趣味   焉得为大丈夫乎
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安可为俗士道哉?
25.【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
2022-10-01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八、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26. 阅读文段,完成题目。

【甲】

几乎每次进餐后,它都要整理一下仪容。譬如用前腿上的附节把触须和上颚里里外外清扫干净。

【乙】

嗉囊装满后,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


上述两段文字均选自《________》,分别描写的是蓝图拉毒蛛和________进食后的生活习性说明了昆虫也同人类一样有着________的良好习惯。
2022-10-01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名校
27. 《红星照耀中国》中写到:“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请结合整本书阅读,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
2023-11-20更新 | 308次组卷 | 53卷引用:【新东方】【初中语文0044】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8. 微作文。
请把下面的词语扩写成一段话,表现校园早晨充满朝气的情景。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150字左右。
清晨 鸟儿 花香 校园 读书声
作文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9. 作文。

生活常常因细节显得丰盈而又意味深长。但是,正当其事时,我们往往会忽略它们的存在。直到某个时候,回望过去,一些细节才会在我们记忆深处灿烂起来……

请以“那些灿烂的细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2020-07-17更新 | 1807次组卷 | 48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选择题
3
语言表达
2
现代文阅读
3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名著阅读
2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20.65字音  字形  一般词语
二、选择题
30.65成语和熟语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三、语言表达
60.65对联
70.65提炼与概括
四、现代文阅读
8-100.4非连续性文本
11-130.65事物说明文
14-180.4散文
五、名句名篇默写
19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六、诗歌鉴赏
20-210.4
七、文言文阅读
22-250.65苏轼(1037-1101)  袁宏道(1568-1610)  山水游记类对比阅读
八、名著阅读
260.65法布尔  《昆虫记》
270.4《红星照耀中国》  人物形象概括分析
九、作文
280.85小作文
29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