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枣庄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山东 七年级 期中 2022-01-12 65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门(kǎn)       (dǎo)       古(gèng)       而不舍(qiè)
B.补(jiào)       (tì)        午(shǎng)       气冲牛(dǒu)
C.妒(jí)          (xūn)       友(zhì)        鞠躬尽(cuì)
D.愧(zuò)       (huì)        红(yīn)       目不园(kuī)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安适   潦亮   慈善   花枝招展B.分岐   取决   心绪   人迹罕至
C.感慨   倜傥   棱镜   混为一谈D.酝酿   静谧   企盼   翻来复去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对我的观点不以为然,还是坚持己见。
B.一个人要立足于长远,不能目光如炬
C.这篇文章的作者运笔如神,寥寥数语便将主人公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D.他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锋芒毕露,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填补了国内相关项目的空白。
2022-01-11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中,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B.江苏兴化千垛水上油菜花田、甘泉陈园樱花大道,这些赏花的好地方对于我们是不陌生的。
C.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成为大悟山城的特色。
D.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百姓送文化,到基层种文化。
2022-01-11更新 | 24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枣庄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河颂》是一篇诗歌,其写作特色是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气势磅礴;歌词明快雄健,节奏鲜明;感情强烈,风格豪迈。
B.《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魏巍随中国人民志愿军采访后写的一篇小说。一经发表,引起了强烈反响。“最可爱的人”这个亲切而充满敬意的称呼,也由此广为传颂。
C.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一文抒发了作者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
D.《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文中的“可汗”是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2022-01-11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6. 根据提示填空。
(1)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2)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________________,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4)王维的《竹里馆》中采用拟人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朋友,显示了诗人新颖的想象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浩瀚诗海中,思乡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王湾在《次北固山下》吟咏乡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思乡之切。
(6)请写出连续两句含有地名的古诗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1-11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枣庄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友分益损,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将举行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7.为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请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8.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2022-01-1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刘家的事情办得很热闹。刘四爷很满意有这么多人来给他磕头。更足以自傲的是许多老朋友也赶着来贺喜。由这些老友,他看出自己这场事情不但办得热闹,而且“改良”。那些老友的穿戴已经落伍,而四爷的皮袍马褂都是新做的。以职业说,有好几位朋友在当年都比他阔,可是现在——经过这二三十年的变迁,已越混越低,有的已很难吃上饱饭。可是,在这热闹的局面中,他也感觉到一点儿凄凉、难过。

9.在刘家办事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件事。
10.在这么热闹的场景中,刘四爷为什么会感到“凄凉、难过”?

五、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容易(0.94)
11. 请欣赏下面这幅书法作品,用简体楷书将其下联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12. 阅读下面的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有人认为本诗的主旨是劝人珍惜光阴,你同意吗?为什么?
2022-01-12更新 | 22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枣庄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卖油翁》)

【乙】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管仲、隰(xí)朋:两人都是辅佐齐桓公的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②孤竹:指孤竹国,在今河北卢龙城南滦河与青龙河交汇处东侧。③往:出征。④反:同“返”,返回。⑤迷惑:分辨不清方向,今指心神迷乱,辨不清是非。⑥放:放开,指解除羁绊,让马自己随便走。⑦阳:山之南,水之北。⑧阴:山之北,水之南。⑨一寸而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仞,古代长度单位,七尺或八尺为一仞。⑩不难:不惜。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之久而不去        睨:____________
(2)以钱其口     覆:____________
(3)遂     得:____________
(4)不亦     过:____________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15.【甲】文作者详写卖油翁“酌油”情节的原因是什么?
16.管仲、隰朋的经验与卖油翁的技能有什么相通之处?
2022-01-11更新 | 76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父亲的田园

   

①故乡的老宅东边,是我父亲的田园。园中央麦草屋顶的小土屋,是小麻雀的跳跳床。屋后的大杏树枝叶婆娑,蓄满绿荫和鸟鸣。屋东,两棵大桃树粗可合抱,彼此枝叶相接,耳鬓厮磨……每当春风乍暖,花儿们粉墨登场,我的梦也缤纷起来。花瓣飞走,留守枝头的果子一天一个成色,已经秀色可餐了。除了一饱口福,还能换来香喷喷的橡皮糖、好看的花衣裳。靠近篱笆的小杏树,年龄与我相仿,结的杏子又大又圆,染着红晕。摘一颗掰开细品,绵绵软软的,一直甜到心里去……

②果树散居于小屋身边,像一群孩子簇拥着母亲。稍远,是大片的菜地。打记事起,父亲就带着我在园子里忙碌。他刨地前总是先往手心里吐两口唾沫,搓搓两只大手掌,将锄柄高高举起,像是挥舞着一支灵动的画笔,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将锄头深深地锲入那散发着清香的土地……汗水从父亲花白的两鬓间流下来,经过沟壑纵横的脸庞,砸进他脚下新刨起来的土地。他的脚印又大又深,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的心田。一片地刨完,父亲回到地头,在锄柄上坐下来。我将水壶递过去,他猛喝几口,然后装上一锅烟,用火石打着,边吸边笑呵呵地看着我玩。我的玩具通常是父亲刚刨出来的豆虫或蛹子。蛹子头上有一个弯弯的类似钢笔卡子的东西,我们叫它钢笔蛹。它的尾巴会摇,我说东它就指东,我说西它就指西,通灵似的,非常有趣。逗逗玩玩间,父亲已将地平整,整出崭新的菜畦,开始精心地播种……

③侍弄园子是父亲驾轻就熟的事情。我喜欢看父亲辛勤劳作的身影。如火骄阳下,他裸着的腰背呈古铜色,搭在肩上的毛巾常常汗湿得能拧出水来。当嫩绿的蔬菜破土而出,一天一个样地往上蹿;当叶子间探头探脑的西瓜长成一颗颗甜蜜的“地雷”……他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

④园子里的甜水井,是我童年最神秘的所在。父亲不让我到井边去,只有浇园时,我才可以在他的看护下,俯瞰幽深的井水,从中照见自己天真的模样。父亲用力摇着水车,粗粗的拴着许多圆橡胶片的铁链子在齿轮上滚动,一节节潜入水中,再携带着水,从长长的桶子里升上来。喷涌的水,在水车槽子里小流片刻,便欢呼地扑进水道。我光着脚丫和前赴后继的水赛跑,看它欢快地流遍每一个干涸的角落。甜甜的井水,在流淌中一点点交出了自己……甜水井充盈着半个村子大大小小的水缸。每当乡亲们担着吱呀唱歌的水桶来挑水,父亲总是放下手里的活儿,和来人拉一会儿家常。要是有小孩跟着来,父亲便格外高兴,除了摘果子招待,还会让我们在园子里玩个够。

⑤夏日的夜晚,是农民最悠闲的时候。吃完晚饭,父亲将草席搬出来,在门口铺开。我躺在上面,用手指数着天上的星星。父亲一边抽旱烟,一边摇着芭蕉扇为我赶蚊子。他是我的风扇和故事篓子,是我的《十万个为什么》。牛郎织女的故事,善恶报应的故事……如清风,飘进我的耳朵。夜深露水下来,好戏才刚刚开场——傍晚抓回来的知了猴,早已各自占据有利的位置,倒挂在蚊帐上,开始金蝉脱壳,勇敢地、义无反顾地将这场“脱衣秀”持续到黎明时分。获得新生的蝉,呈淡绿色,显得那么娇嫩脆弱。它们喘息着,慢慢张开水袖,如闪亮登场的青衣……

⑥时至今日,田园中的一草一木,父亲劳作的身影,开心的笑容,依然在我的脑海中循环上映。               

(选自《文苑》2019年第四期,有删改)

17.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18.文章首段着力渲染园子的环境,有什么作用?
19.分析下面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每当乡亲们担着吱呀唱歌的水桶来挑水,父亲总是放下手里的活儿,和来人拉一会儿家常。要是有小孩跟着来,父亲便格外高兴,除了摘果子招待,还会让我们在园子里玩个够。

20.在文中横线上写几句话,将结尾补充完整。要求:呼应前文,表达情感,点明主旨。
2022-01-12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亲近土地

   

①这是我驱车两千公里,迫切想看到的地方,这里就是我梦中多少次回去过的故乡。

②我清晨早起,神清气爽,漫步田间。雾霭如纱,黝黑的泥土散发着芬芳,玉米苗子在晨露中被滋润着,晶莹剔透的水珠在肥厚的叶片上滚动着;大地上那漫无边际的绿意尽情地向朦胧的雾气中流淌着,一株株小苗一纵纵一列列,犹如绿色的波浪,犹如颤动的五线谱,犹如农民们高唱的欢歌;这时,早起的燕子,在空中翻飞着,呢喃着,忙碌着……

③我就出生在这片土地上,这里曾经放飞过我的多少梦想!为了求学,为了走出这片土地,为了自己的思想不再是“南边的山叫南山,东边的山叫东山,西边的山叫西山”。“那么北边咋没有山呢?北山在哪里?”我疑惑地问着爷爷,爷爷笑着说:“你长大就知道了。”于是,我盼望着自己长大……

④后来才知道,自己就像井底之蛙,自幼困在这山水之间,于是,我背着书包每天往返于这田间小路,到五里外的镇子上去求学,每天都对着小路说话,路为朋,花为友,草为伴,雪为侣,是这条小路、这片田地,见证了我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当我考试考出好成绩的时候,我会欢快地在小路上、在田野间奔跑;当我受到挫折,经历失败,特别是中考落榜后,我就像一个幽魂,散漫在小路中,回想往事,不禁黯然神伤,当时的班主任老师鼓励我们说:“要有坚强的毅力,才会战胜困难。”她举了自己的一名学生考了五年中考,终于考上了一所称心的学校的例子。我默默地积蓄力量,发誓要走出这片土地。老师的话应验了,我通过努力,终于飞出了这山水之间,终于,井底之蛙长出了翅膀,遨游太空。

⑤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我又经常想念这方土地,想念自己的风里来雨里去,寒来暑往,倾盆的大雨浇个落汤鸡,西北风卷着鹅毛飞雪让人举步维艰,想来都已经成为自己过去的人生掠影。没有经历的人是个不成熟的人,我感谢经历,感谢困难,感谢土地,我抓起一把黑土,搓成粉末,扬了出去,接着传来了唰唰落土声。

⑥土地是亘古的,时光是运动的,生命是消逝的,记忆是永恒的。听叔叔讲,村里好多人都已去世;同龄人中,也有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走了。村里二十几岁以下的孩子们,我几乎都不认识;那些过去的叔叔婶子们,也被这岁月之刀雕刻了一脸皱纹,染满了一头白发。此时不禁想起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⑦现如今,村村已通公路。孩子们上学再不用步行了,村里和镇里通了客车,车接车送,我祝福孩子们在这良好的环境下,好好读书。

⑧渐渐地,茫茫雾霭已经散去,蓬勃而出的旭日,放射出万道光芒,露珠更加璀璨,小鸟更加欢悦。地里多了声响,叔叔开着犁地机动车突突地跑过,留下的是湿润的土壤、整齐的垄台、怡人的芳香……

(有删改)

21.结合文意,说说文章题目《亲近土地》的含义。
22.文章第②段描写细腻贴切,请从修辞和用词两个角度,品味其表达效果。
23.第④段提到了当年班主任的情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24.文章最后写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祝福孩子们在这良好的环境下,好好读书”。试写出“我”此刻的心理活动。
25.对于青春年少的你来说,家又是什么呢?请用一段话描述你对“家”的理解。(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40字)
2022-01-12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6. 请以《我就是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④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⑤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2022-01-1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名著阅读
1
字词书写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字音
20.65字形  常见易错字
30.65成语和熟语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65文学常识综合
二、名句名篇默写
6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综合性学习
7-80.65宣传标语  活动设计
四、名著阅读
9-100.65老舍(1899-1966)  《骆驼祥子》
五、字词书写
110.94汉字临摹
六、诗歌鉴赏
120.4韩愈(768-824)  诗  情感主旨
七、文言文阅读
13-160.4欧阳修(1007-1072)  议论说理类对比阅读
八、现代文阅读
17-20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散文
21-250.4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散文
九、作文
260.6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