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5届湖北省广水市马坪镇中心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湖北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15-04-21 108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容易(0.94)
1. 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文字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美观流利。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2015-04-2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湖北省广水市马坪镇中心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蓬gāo开 zhàn不及防cù
B.荣yīng代 páo鳞次比zhì
C.慰jí荫bì吹毛求
D.烟chōng咀jiáo周道如
2015-04-21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湖北省广水市马坪镇中心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赦免 舐椟获益非浅 轻歌慢舞B.侧隐惺松苦心孤旨孜孜不倦
C.暇思 臆测契而不舍 兀兀穷年D.癖性蜃楼语无伦次略胜一筹
2015-04-21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湖北省广水市马坪镇中心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隐蔽,伎俩之巧妙,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B.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C.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的必然选择。
D.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感感受。
B.当前,青少年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了汉语的规范化,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C.“光盘”行动是一家民间组织发起的公益活动,意在发扬人人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D.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6.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B.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C.“最重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D.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019-01-30更新 | 1067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冈卷)语文
7. 下列作家作品等文学作品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变色龙》契诃夫俄国作家
B.《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
C.《热爱生命》杰克•伦敦法国作家
D.《乡愁》余光中台湾诗人
2015-04-2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湖北省广水市马坪镇中心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8. 名著阅读
(1)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事件。
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功。
示例:二川指东西二川。                                                 
(2)杜甫诗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此句诗感叹的对象是         。“出师未捷”指的事件是                        
2015-04-21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湖北省广水市马坪镇中心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四、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真题
9. 在横线上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后文构成结构一致、内容相关的排比句。
欣赏是一种学习,一种感悟,一种特别的收获。欣赏一封短短的家书,会让你想起故乡的亲切与温馨;                                       ;欣赏一束淡淡的康乃馨,会让你享受生命的清雅和悠扬……

五、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②那么,他的人生轨迹不会美好③而如果他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四面楚歌④如果一个人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⑤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

A.②⑤①④③B.④①③②⑤C.④②⑤③①D.⑤④②③①
2020-10-14更新 | 385次组卷 | 27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县2014-201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11. 古诗词名句默写
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_______________,铁骑绕龙城。
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
④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
⑤三年羁旅客,_________________
⑥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______
2016-11-17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湖北省广水市马坪镇中心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真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甲】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战国策》)


【乙】

(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身边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12.选出下列对加点文言虚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欲言(虽然) 皆朝齐(向)
B.意不足(还) 致亡灭(于是)
C.百姓得不安乐乎(怎么) 下令(于是)
D.燕、赵、韩、魏闻(代词,代这件事)能面刺寡人过者(助词,的)
13.选出对下列文言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 )
A.门庭若市(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热闹,指人多)
B.年谷丰稔(谷物丰收)
C.面刺寡人(当面指责我)
D.穷兵黩武(用尽兵力来炫耀武力)
1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15.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16.【甲】文中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     。【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                                  (用自己的话表述)。
2019-01-30更新 | 994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冈卷)语文

八、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4)
阅读下列诗句,完成下面问题
题乌江亭(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①,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期:期望,预料
17.这两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感情态度不同,第一首:     
                      ;第二首:                                  
18.这两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杜 牧:                                                                      
李清照:                                                                     
2015-04-21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湖北省广水市马坪镇中心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九、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4)
真题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段,回答后面题目
3D 打印的革命性
3D 打印源自100 多年前的照相雕塑和地貌成形技术,是一种不需要传统刀具和机床就能打造出任意形状、根据物体的三维模型数据制成实物模型的技术,被认为是一项改变世界的新技术。
3D 打印使用的不是传统的“墨”,而是那些能发生固化反应的材料,比如树脂、塑料、陶瓷、金属等,因而能“打印”出实实在在的三维立体模型,就像童话中的“复制机”一般神奇。这将使工厂彻底告别车床、冲压机、制模机等传统工具,从而转变为一种以3D 打印为基础的成本更低、研发周期更短的生产方式。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曾刊发题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文章,称3D 打印标志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以目前的发展情况判断,3D 打印之后,必将是社会制造业的迅猛崛起。
据报道,国外目前已经通过3D 打印技术成功地“打印”出了自行车、汽车、电控飞行器等物。现今,3D 打印也应用于珠宝制造和模型制作,在时装业、电影业、建筑业等10 多个不同的行业显示出了十足的魅力,并大大改变了美国制造业的格局。其实,众多的3D 打印创业者此前早已落户以虚拟经济著称的纽约市,即便在2008 年金融危机的情况下,3D打印还是拉动了当地的萧条经济,为经济增长贡献了力量。
3D 打印的应用并不止于工业制造,它在医学界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如果它用来打印的“墨”是一个个活体细胞,那么,只要获得相关器官的切片数据,该器官就可以被“打印”出来。这并非天方夜谭,在去年举行的全球科技娱乐设计大会(TED)上,美国维克森林再生医学学院博士安东尼就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个肾脏模型打印的过程。据他介绍,他们正在进行一个更大胆的试验,直接用打印机在人体伤口上进行修复式“ 打印”,如果取得成功,这将是医学领域的重大进展。
19.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3D 打印机能精准地“打印”原物的特征。
B.第二段中“3D 打印标志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的表述,很好了佐证了第一段末尾“(3D 打印)被认为是一项改变世界的新技术”的说法。
C.第四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印证了前面“如果它用来打印的‘墨’是一个个活体细胞,只要获得相关器官的切片数据,该器官就可以被‘打印’出来”这一说法。
D.3D 打印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不同行业,选文介绍了它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情况。
20.20.结合选文,请找出3D 打印的优点有哪些(不少于两点)
2014-06-30更新 | 378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冈卷)语文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课外类文阅读

信仰的力量  

李 斌

①高尚的信仰,是净化灵魂的甘露,是战无不胜的力量。

②翻开历史,不难见到这样耐人寻味的历程: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号召,要把革命做成功,便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然而仅仅十几年过去,抗战“前方吃紧”,国民党要员却在“后方紧吃”,等到抗战胜利,当年的革命理想,更是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反观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县长概是民选,官吏如贪污五十元者革职,五百元的枪毙,余者定罪科罚,严令实行,犯者无情面可袒护优容”。在极其残酷的条件下,坚定信仰武装起来的革命队伍,赢得了千千万万民众舍生忘死的紧密追随,让“小米加步枪”生发出战胜“飞机和大炮”的巨大威力。

③“对信仰的忠诚是爷爷留下的最大财富。”红色情报员钱壮飞的孙子钱泓这样说。相比物质财富,信仰是更可宝贵的财富,它指引着奋斗的方向,决定着不同的价值抉择。

④信仰富有,才有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洁白朴素。出生入死的战争年代,方志敏“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他却不动丝毫,清贫如洗;灯红酒绿的和平时期,杨善洲毕生积蓄只是草帽、砍刀和烟斗,但在后人看来,他们留下的岂止是金山银山。“人生是奉献,不是索取”,“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道破天机。

⑤信仰纯洁,方有“只见公仆不见官”的不懈斗志。革命时期,信仰是带头种菜纺线,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建设时期,信仰是身先士卒战风沙斗盐碱,是功高不改忠贞志、位尊难移公仆心。改革年代,信仰是锐意创新,不惧毁誉不为财;是青春励志,用心坚守在基层;是奉献到老,退休而不褪色。“活着就该多做事”,北川民政局长王洪发一语中的。

⑥信仰坚定,方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李大钊信仰怀胸,“不怕死,不要钱,丈夫决不受人怜”。殷夫视反动派的爵禄为“薄纸糊成的高帽”,为革命信仰不惜兄弟割袍、舍生取义。虽然“抵御诱惑有时比打仗还难”,但“南京路上好八连”却至今葆守“为人民拒腐蚀”的英雄本色……

⑦毋庸讳言,在多元多样多变的今天,利益至上成为一些人的生存哲学,物质欲望正在侵蚀着信仰的根基。一些干部在市场冲击和利益诱惑下心为物役、贪污腐化、价值虚无、精神空虚。正因如此,我们党始终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的建设最重要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 ‘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⑧人一旦有了高尚的信仰,浮躁的心灵就有了熨帖,繁忙的工作就有了目标,人生的奋斗就有了意义。从南湖到塞北,从瑞金到北京,从陕北窑洞的兴国之光到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信仰是一面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是一座抵御诱惑的精神堡垒,更是一种护佑我们到达彼岸的精神力量。坚守信仰,我们将战无不胜。

2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3.本文中“高尚的信仰”的具体内容,作者通过引用的方式有过多种表述,请你写出其中的两种。
24.本文第②段所使用的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
25.请具体分析第④段的论证思路及其作用。
26.联系全文,说说第⑦段不能删去的原因。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深层次阅读赏析

长在心上的眼睛

梅贻涵

小驴的爸爸妈妈扔下当时才三岁的小驴进城打工的第二年,奶奶的双眼突然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走路只能拄着棍子。可最近,小驴惊讶地发现,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

做饭切菜时,明晃晃的菜刀紧挨着奶奶的手刷刷地飞,吓得小驴直吸冷气,可奶奶手下的菜切得又细又匀,刀丝毫没伤到手。平时吃饭,奶奶总是将盛得满满的一碗给小驴,自己碗里的饭却浅浅的。小驴很是心疼奶奶,有时趁奶奶不注意,偷偷地将盛得多的那碗换给奶奶,可每次都会被奶奶发现。小驴以为奶奶的眼睛复明了,悄悄地将手指放在奶奶的眼睛前面晃了晃,可奶奶还是一点也感觉不到。小驴想,奶奶一定具有了特异功能。

小驴的爸爸妈妈每到秋天都给小驴邮鞋。可这年秋天,鞋没有邮来。小驴脚上的旧鞋,鞋底都快磨透了。可他不想告诉奶奶,他知道奶奶没有钱买。冬天很快来了,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五个脚趾头冻成了胡萝卜头。

到了晚上,小驴脚痛,睡不着觉,他发现奶奶到了深夜也不睡,总是背对着他坐着。小驴问奶奶,奶奶说:躺着累,坐一会儿。许多天过去了,奶奶经常一坐就是大半夜。

周日,小驴一大早就来到村外的山上。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小驴用一把小铲子扒开积雪,挖出藏在雪下的一种草根根,宝贝似的装进一个红色塑料袋里。这种草根很少,小驴四处寻找着,不知什么时候,小驴露在外面的脚趾被树枝扎破了,雪地上留下鲜红的血迹。可小驴仍不停地找着,挖着,脚上的鞋也磨得没有了底。

回来的路上,小驴遇到大胖。大胖不解地说: 你真傻啊,怎么大冬天穿个没底儿的鞋四处跑?平时,小驴就怕别人说他傻。因为他听人说,因为他傻,爸爸妈妈才不要他了。可这次小驴没生气,他笑了笑,转身一瘸一拐地往家跑。回到家,小驴举着塑料袋冲奶奶喊:奶奶,这是给你的药。奶奶赶紧接过来用手摸了摸, 驴儿,你这是在哪儿弄的?”“ 我在山上挖的。王爷爷说,这草能治失眠。奶奶眼眶红了,急忙弯腰下去抓小驴的脚,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将小驴那两只脚放在自己的衣服里暖着。过了一会儿,奶奶放下小驴的脚,从床头柜上拿起一双棉鞋: 穿上试试,看合脚不?小驴突然明白了,原来奶奶夜里坐着不睡,是在黑暗中一针一线地给他做鞋。他流着泪说: 奶奶,你是不是有特异功能?奶奶摇摇头。那你怎么看到的?

用心。

心上也长着眼睛?小驴惊奇地问。

是的,每个人的心上都长着一双眼睛。奶奶笑了笑说。

2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一句中的“似乎”表现了小驴对奶奶切菜的熟练程度、发现饭碗被换等的疑惑,表达了小驴对奶奶的关注之情。
B.“ 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使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小驴脚上鞋的破旧,直接引出下文奶奶深夜给小驴做鞋和小驴在雪天给奶奶找药的情节。
C.文章通过大胖的眼睛真实地再现了小驴鞋子的破旧程度,穿着如此破旧的鞋子找药,衬托出小驴对奶奶的深厚情感。
D.小驴不让奶奶抓住自己的脚,是因为小驴的鞋确实烂得不成样子,怕奶奶知道事情真相,这个动作表现了小驴是个懂事的孩子。
28.28.“鞋”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9.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 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这句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②“ 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一句中的“ 颤抖”有何作用?
30.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长在心上的眼睛”不如“ 奶奶的眼睛”好,你的看法是什么呢?请说明理由
31.请你站在父母亲应承担的家庭责任的角度,给小驴的父母发一条短信,劝说他们多关心子女,关照家庭。或者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为电视台拟一条公益广告。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33. 请以“成长路上,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15-04-21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湖北省广水市马坪镇中心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字词书写
1
选择题
7
名著阅读
1
语言表达
1
名句名篇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现代文阅读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3,4,5,6,7,8,9,10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字词书写
10.94
二、选择题
20.64字音
30.64字形
40.65成语和熟语
5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60.65标点符号
70.94文学常识综合  作家作品
100.65衔接与排序
三、名著阅读
80.65罗贯中(不详)  名著导读  《三国演义》
四、语言表达
90.65压缩语段
五、名句名篇默写
110.85句子默写
六、文言文阅读
12-160.4议论说理类对比阅读
七、诗歌鉴赏
17-180.64
八、现代文阅读
19-210.64说明文
22-260.65议论文
27-320.4散文
九、作文
33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