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年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广西 九年级 二模 2022-07-31 26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俯(kàn)   (hè)     (zhé)   机(dìng)   揉造作(jiāo)
B.横(gèng) 佩(qīn)   闻(fěi)   饺子(zhà)     心有灵(xī)
C.异(chà)   难(jié)   (yì)     戏(zhòu)   绎不绝(luò)
D.热(chén) 潮(xùn)   美(bì)     羊肉(shuā)   随声附(hè)
2022-07-2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虬须 跋扈   一泻千里   人才辈出B.惺忪   追塑   闲情逸致   语无轮次
C.吹嘘 要诀   樯倾辑摧   温文而雅D.卫戌   慰籍   怡笑大方   心弛神往
2022-07-3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各项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驻村工作队妙手回春,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带领广大群众建设新农村。
B.袁隆平院士将一生奉献给杂交水稻的科学事业,他的丰功伟绩天地可鉴、日月同辉。
C.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而有的同学却对视力保护的重要性不以为然
D.他通过网络平台推动了我县旅游业发展,成为老人、小孩妇孺皆知的网红。
2022-07-22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困扰基础教育的顽症疾病,所以要落实好“双减”政策。
B.谁能否认人生最苦的事是做自己不愿意做而又不能不做的事呢?
C.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
D.交警大队能够在校门口安装红绿灯,大家进出校园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就有保障。
2022-07-22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5. 结合语境,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语文学习,就是一段精彩的旅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②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

③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人生的思考。

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

⑤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安百态。

⑥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

A.①⑥⑤③②④B.④①⑤⑥②③C.⑥①⑤②③④D.⑥③②①⑤④
2019-08-24更新 | 655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6.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他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
B.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的“丙辰”属古代干支纪年法:而“中秋”是我国传统节日,有赏月、祭月、吃月饼和吃汤圆等习俗。
C.京剧的脸谱艺术被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可帮助观众了解角色的性格。如红脸代表凶诈,白脸代表忠勇。
D.艾青,中国现代诗人,《我爱这土地》以饱含深情的文字抒发了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2022-07-2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甲】说明文阅读

椅子改变中国文化

①椅子源于东汉末年传入中原的一种名叫“胡床”的折叠板凳。到唐代中期,胡床逐渐演化为我们常见的有靠背、有扶手的椅子,后在宋朝广泛流行。它的流行逐渐改变了人们跪坐在席子上的“跽()坐”姿态,解放了人们的腿脚,更重要的是它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②首先是对房屋的建筑结构及其内部布局产生影响。在房屋建筑中,以前人们坐姿低矮,窗户的位置也相应较矮,椅子的出现使窗户的位置明显升高。同时,椅子的出现也对房屋内部布局产生了较大影响。传统的坐姿要求房屋的中间尽量空阔,以供人们席地而坐。而椅子出现后,人们就不需要为席地而坐预留太大的空间,家具的数量也因此增加起来。

③椅子的出现还影响了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椅子出现后,人们坐姿明显升高,自然而然出现了一些高足家具,高足的桌子也就应运而生,逐渐成为人们最主要的吃饭、看书的家具。这些高足家具的出现,还引起了杯盘、碗碟等生活用具的改变。到了宋代,很难再看到高足的餐具,碗、盘、杯等用具都变得玲珑精巧。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比如,人们进餐方式的变化,以前人们围坐在一起进餐很困难,一般是分餐制。椅子和高足的桌子出现后,人们开始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吃饭,分餐制也随之变成了合餐制。

④椅子的出现更为重要的是强化了国人心中的皇权意识。椅子出现之前,人们在正式场合必须跽坐。皇帝和群臣议事,大臣向皇帝跪拜时,皇帝其实也基本是跪着的。这种坐姿的平等拉近了皇帝和臣子之间的关系,那时的君臣关系更像是事业上的合作伙伴,那时的“跪”没有低下的含义,而是一种恭敬虔诚的表现。椅子出现之后,“跪”的意义与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皇帝坐在椅子上居高临下,臣民们则跪拜在地上,这种礼节上的巨大不平等奴化了国人,使国人潜移默化地奴颜婢膝起来,进而强化国人心中皇权至上的意识。

可能有人奇怪,欧洲人也“跪”,为什么没有出现奴化的现象呢?因为欧洲人的礼仪中,“跪”是很少的,除了向上帝双膝跪下,对任何人都不用双膝跪下,就算见了本国的君主,也只是单膝跪地而已。而在我国古代,“跪”是最常用的礼仪,不光用于君臣之间,还广泛用于下级与上级之间、百姓与官员之间。可见,“跪”在我国古代是更具不平等性的,尤其在椅子出现后,这种不平等性就逐渐显现出来,强化了国人的奴化心理。

⑥总之,从我国历史的发展来看,无论是像椅子这样不起眼的简单发明,还是像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样的大发明,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影响了我们的文化,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椅子,采用从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是一篇语言平实的事物说明文。
B.第④段用到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椅子出现前后人们“跪”这种行为的内涵进行比较,突出其变化,强调了椅子的出现对国人心理的影响。
C.本文结构可划分为:①/②③④⑤/⑥,是总分总关系。分说部分是并列关系,各段可以互换顺序。
D.第①段和第⑤段加点词语“相当大”“可能”均表示程度,用在文中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8.下列的表述与文章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椅子的出现改变了房屋的建筑结构和内部布局,如提高了窗户的位置、缩小了房屋中间的空间。
B.椅子的出现和使用改变了人们的进餐方式,由分餐式变成了合餐式,让人们养成了饮食不卫生这一陋习。
C.“跪”在我国一直具有不平等性的,尤其在椅子出现后,这种不平等性就逐渐显现出来,强化了国人的奴化心理。
D.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说的“每逢大典,大殿的白石台基上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这一场景与文中说的椅子未出现之前欧洲的“跪礼”场景相似。
2022-07-2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乙】议论文阅读

让认真成为一种习惯

①1930年中原大战中,冯玉祥部下的一名参谋未经核实,误将电令会师之地沁阳写成泌阳,导致贻误战机而落败。此战被后人戏称为“败在一撇上”。多写“一撇”,是战败的表象;缺失“认真”,方为失利的实质。

②何谓认真?它是一种专注、一种投入、一种坚韧,是可贵的精神品质,彰显对职守的忠诚、做事的严谨、追求的执着。播种认真,收获品格;播种品格,收获信念;播种信念,收获辉煌。正如一谚语所示:“认真是成功的秘诀,粗心是失败的伴侣。” 因此,我们应该养成认真的习惯。

③要养成认真的习惯,就要懂得认真之“道”。

④认真之要,在对“毫厘”的极致严格上。事物的质变,往往缘于毫厘的差别和缺失,一丝一毫牵动全盘,认真与否关乎成败。无论做好一项工作,还是成就一番大业,皆要有精细、精准、精深的全程投入。上个世纪60年代,邓稼先在带领科研团队对我国首颗原子弹设计进行理论计算时,发现一关键资料与苏联专家提供的技术指标有细微之别。于是,这些科研精英们,操作着那时的手摇计算器,耗费了数百公斤资料纸,最终以确无“毫厘”之差的严谨结论,证明了完全可以忽略苏方提及的冲击波波峰值,万无一失地完成了我国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正是我国的科学家们这种极其认真的精神品格,才有了昔日的“两弹一星”、当今的“蛟龙”“天河”等科技明星。

⑤认真之贵,在对事业的“至拙”专注上。“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认真,彰显的是笨功夫、长功夫、真功夫,是至拙的内在修炼。有了这种修炼,滴水可穿石,铁棒可磨针,铁树可开花。马克思潜心研究40年,终成科学巨著《资本论》。李时珍耗费心血二十七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成医药经典《本草纲目》。古今中外、千行百业的事实可鉴:做事、治学、成大器的真谛在于,“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⑥认真之难,在对成功的默默守望上。成功过程是坚守认真的寂寞远征——不是一事功,而是事事功;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1977年至今,多少科研奇迹层出不穷,多少名流人物闪烁更迭,但那颗名为“旅行者一号”的空间探测器,依然飞驰在太阳系外的轨道上。漫漫40年,这个航天科研团队的成员,从青春到暮年,一直在关注着那么遥远的距离、那么浩渺的太空、那么难测的结果。沉潜于事业的这种默默守望的认真,就是需要远离红尘熙攘、摈弃功利躁动、抵御炫眼诱惑。否则,何以到达“诗与远方”?

⑦然而,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一些人心浮气躁、丢三落四、漫不经心,做事不专注、不投入。殊不知,一旦履职分心、做事粗心,厄运便不远了。君不见,一块脱落的塑料泡沫未引起监控发射者的关注,导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悲惨失事;一个粗心的农林工未灭烟蒂,引起一场森林大火……因失于一物之细而失去天下之大,因疏于一事之微而导致一场悲剧,这是警世教训。

⑧“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干事创业得认真之“道”,必能事举功成。

9.下列作为本文中心论点最恰当的一项是的一项是(     
A.让认真成为一种习惯。
B.我们应该养成认真的习惯。
C.要养成认真的习惯,就要懂得认真之“道”。
D.干事创业得认真之“道”,必能事举功成。
1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用战争事例,引出本文的论题,同时充当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论点,还能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⑥段画线句的的含义是追求成功的道路很漫长,需要耐得住寂寞,长期坚持认真做事。不是事事都要认真做,而是一件事认真做;不是要长久地认真,而是一时认真。
C.“近现代国学大师钱穆倾尽一生心力,砥砺‘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的拙功,终成1700万言的国学著述《国史大纲》”可作为事实论据放在第⑥段多角度论证分论点三。
D.本文主要运用了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论证结构可划分为:①(引论)提出问题/②③④⑤⑥⑦(本论)分析问题/⑧(结论)解决问题。
2022-07-3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甲】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③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①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 ,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②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③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节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全石为底/不物伤性B.不可知源/势益张
C.出淤泥不染/隶从者D.心乐/以天下所顺
1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折蛇行(斗:北斗星)B.子瞻之曰“快哉”(名:名字)
C.以其境过(清:清澈)D.穷耳目之(胜:胜景、美景)
13.下列对【甲】【乙】文段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文的文体都是“记”,都是由写景叙事入手,而后转入抒情议论,结构清晰严谨。
B.【甲】【乙】两文段都写水,【甲】文侧面烘托潭水的清澈;【乙】文段正面描写江水的浩荡壮阔。
C.【甲】文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逢”不仅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凄苦的心境,寓情于景,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D.【乙】文第一段先写黄州附近长江的浩淼水面和壮阔气势,再写快哉亭的建造和命名,这样写点出造亭的目的和文章题意。
14.把【甲】【乙】两文段的画线句分别翻译成现代汉语。
15.柳宗元和苏辙都是被贬谪后而分别写出【甲】文和【乙】文,但两文所表达的情怀不同。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更欣赏哪种情怀呢?请结合【甲】【乙】两文所表达的情怀,谈谈你的看法。
2022-07-31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6.请结合诗句,说说诗的首句中暗含的情感。
17.曾有人将末句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请你从用韵角度分析其合理之处,从表达效果上分析其不足之处。
2022-07-31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五、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8. 用课文原句填空。
(1)__________,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4)_________,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光未然《黄河颂》)
(5)杜甫的《石壕吏》中用对比写出差役的凶横和老妇的凄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6)秋瑾的《满江红》表现作者突破家庭牢笼、思量过去八年生活况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2-07-3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六、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19. 示例:篇目:《父亲的病》。具体内容:庸医的药引让父亲的病恶化,最终导致父亲咽了气。对鲁迅的影响:庸医误人的沉痛经历,使鲁迅一生极其讨厌迷信而崇尚科学。
请你仿照示例,从《朝花夕拾》下列篇目中任选一篇,概括其中具体内容并分析对鲁迅的影响。
《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无常》
2022-07-31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20. 下段出自《简·爱》,“算命人”是谁?“事情的原委”是指什么?

一天,罗切斯特外出,家里来了一个蒙着盖头的吉卜赛算命人。当轮到给简·爱算命时,简·爱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2022-07-3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七、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21. 孙犁的《白洋淀纪事》反映了______、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______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境。
2022-07-2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八、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22. 为培育同学们的家国情怀,班级举办“天下国家”主题班会,请完成下列任务。
(1)为创造活动气氛,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
(2)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爱国诗词名句和作者。
(3)仿写:初中语文带给我们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觉到黄河万丈狂斓的气概;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词》,我们感觉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旷野上火热的爱国情怀;读                    
2022-07-3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九、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父亲的背影(章中林)

①和父亲没有相见已经一年有余了,我常常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

②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吗?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

③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的时候,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④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因为那时生活拮据,父亲就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这能从父亲当年拍的一张黑白照看出来。

⑤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绷紧的双臂,高举的铁锤。整幅画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魂的表现力,谁看了会不对他翘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

⑥回到家,我感冒了。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父亲笑说,你是纸扎的,经不起风。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望着他步履蹒跚,我的眼泪流了出来。身为儿子,我却不能让年迈的父亲颐养天年。

⑦走的那天,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带着。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一树的苦柚基本上都被他捎到了我的手里。望着树顶上的苦柚,他准备爬上树去摘。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危险!我叫嚷着跑到父亲的跟前,想要夺下他的腰篮,但他断然回绝了:别看你比我年轻,但是爬树,我灵活,你不行。

⑧倒吊在树上的父亲,就像一只塑料袋挂在树上,迎风飞舞着,似乎随时都会被风吹落,这时我的泪又来了。父亲哪里还有当年的宽阔背脊,人瘦得有些变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轮廓了,一件夹克被风扬起来,就像被鼓起的风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蜕皮的蝉一样。那手更是让人不忍直视——黢黑的烧火棍一样,没有一点光泽;皲裂的麻秆一样,没有一点肌肉,这还是父亲吗?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淹没了我的视线。

⑨一年多来的每一个日子里,我都思念着父亲,忘不了他的背影。无论怎样,我一定要回去看看父亲,和他说一说今天我的工作、我的生活……

23.文章描写了父亲的哪几次背影,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4.文章有三处文字写到“我”流泪,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了“我”怎样的复杂情感?
25.请从人物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
26.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第③段采用的叙述顺序及其作用。
27.本文在构思或写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试结合文章内容作分析。
2022-07-3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28. 请你联系生活,以“这才是你该有的样子”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600字以上;(3)不得抄袭本试题卷中的阅读材料,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022-07-3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6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2
填空题
1
综合性学习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易误读常见字
20.94常见易错字
30.65成语和熟语
4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4衔接与排序
60.85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二、现代文阅读
7-80.65事理说明文
9-100.65立论文
23-270.65散文
三、文言文阅读
11-150.65柳宗元(773-819)  苏辙(1039-1112)  山水游记类对比阅读
四、诗歌鉴赏
16-170.65杜牧(803-853)  诗
五、名句名篇默写
18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六、名著阅读
190.65鲁迅(1881-1936)  《朝花夕拾》  内容概括,主旨把握  人物形象概括分析
200.65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
七、填空题
210.65名著导读  其他名著
八、综合性学习
220.65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宣传标语  名句名篇默写
九、作文
280.4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