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川 七年级 期末 2022-08-04 9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笑(nì)             镜(léng)            悴(qiáo)             不经(dàn)
B.落(zhuó)          护(pì)               (wù)                 差不齐(cēn)
C.时(shà)            职(chèng)          (gù)                 花团簇(jǐn)
D.废(xū)             (xuàn)            (shǒu)               随声附(hè)
2022-08-02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酝酿       气慨       惊慌失措       畏罪潜逃
B.滑稽       粗犷       人声鼎沸       漠不关心
C.莅临       云霄       骇人听闻       翻来复去
D.瘫唤       澄澈       恍然大悟       大象径庭
2022-08-02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控烟界专家提醒公众,建吸烟室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卖烟,有怂恿吸烟之嫌。
B.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喜欢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去挑轻的。
C.如果心态浮躁,缺乏执着专注、不求甚解的工匠精神,就难以练就过硬本领。
D.面对百姓对建设核电站的担忧,专家不应认为百姓在杞人忧天,而应耐心解说。
2022-08-02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自主研发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近日已正式投入常规科考应用。
B.中国飞人苏炳添在奥运会中以9秒83的成绩成为历史上首位闯进奥运会百米决赛。
C.我国新原型机“祖冲之二号”求解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约一千万倍左右。
D.为了改善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实验中学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活动。
2022-08-02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较难(0.4)
5.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春,以她的勃勃生机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激人奋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2-10更新 | 546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0~2011学年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教研室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6. 学校将组织学生到红色西山去开展研学活动。请根据下边的示意图写一段话,告诉同学们怎样从学校到达目的地。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比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④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我如浮云。”(《述而》)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⑥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乙】

《论语》三章

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②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③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述而》)


注释:①弟:同“悌”。尊敬兄长。
7.下面是某同学结合语境对句中加点词意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亦乎——查字典,“说”的意项有“告诉”“通‘悦’”等,应选择“通‘悦’”。
B.与朋友交而不乎——联系词语“信息”“诚信”,可推知“信”的意义为“诚信” 。
C.敏事而慎于言——回顾课文“我如浮云”,可以推知“于”的意义为“在”。
D.君子食无求饱——联系文中“不亦君子乎”,可推知“君子”的意义为“有才德的人”。
8.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B.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C.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D.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9.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第①章“学而时习之”从学习方法讲到个人修养,学以致用,体现学习的价值。
B.甲文第③章“贤哉,回也”讲修身就应安于贫困,颜回居住陋巷忍受饥饿终成圣人。
C.甲文第⑤章“三人行”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还要有端正的态度。
D.乙文第②章“君子食无求饱”从吃住、言行、交友、修身等方面阐释了好学的标准。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022-08-02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甲】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乙】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①戍楼:军营城楼。 ②梅花何处落:是将曲调《梅花落》拆用。
11.下列对古诗相关内容和写法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前两句写诗人登城见到沙漠如雪、月华如霜的情景,场面宏大,视野开阔。
B.甲诗中“尽”字极有张力,表现了悠扬的笛声在苍凉空旷的夜晚感染了“征人”。
C.乙诗中,后两句描绘的梅花落虚景与前面明月雪净实景营造了美妙旷远的意境。
D.甲乙两诗中的第三句在内容上都巧妙进行转折,“不知”“借问”却用法迥异。
12.借“笛”抒情是诗人常用的手法,结合两首诗,分别说说“笛”给你的感受。
2022-08-02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