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山东 九年级 期中 2022-10-03 24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咒(zǔ)          偻(gǒu)      (yè)        (jiù)
B.进(pián)      哑(yīn)     (huì)        立 (zhù)
C.褓(qiǎng)     智(ruì)     (lù)          (suī)
D.拮(jū)          (ráo)     笑(chī)        废(tuí)
2022-10-0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名副其实        不可名状        一尘不染        相得益彰
B.语无伦次        不可思议        尽态极妍        戛然而止
C.炯然不同        来势汹汹        义愤填膺        恍然大悟
D.玲珑剔透        明察秋毫        浑身解数        随声附和
2022-10-0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_______这么一条小船。
②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_______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
③改革创新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 _______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A.况且       何况          而且B.况且     而且     况且
C.何况       而且          何况D.何况     况且     而且
2022-10-0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一座座新建的楼房,一排排电视天线,短短三年,故乡已经面目全非了。
B.我军识破敌人的神机妙算,提前赶到了沪定桥,把他们消灭在河对岸。
C.看来,作者是怀着激动的心清,写下这行云流水般的篇章的。
D.保育院的孩子,一个个都是肥头大耳,面红耳赤,身体棒着哩!
2017-04-19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0课《最后一片叶子》同步训练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正确无误的一项(     
A.作家大都重视写作前的情感培养:有的借欣赏音乐进入情境;有的面对墙壁久久沉思;有的甚至跳起迪斯科来兴奋自己。
B.农历新年的习俗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舞龙灯、放花炮、穿新衣……等等,到处呈现祥和、热闹的气氛。
C.小李见他笑得有点异样,就问:“怎么了?你。”他回答说:“没什么,别多心。”
D.《旧约·创世纪》中说:“神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应当倒过来说才对,即“人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
2022-10-03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6.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植物经过漫长的进化和繁衍,不仅具有种种神奇的抗旱本领,而且具有着适应干旱环境的非凡能力。(把“种种”和“神奇的”调换)
B.面对“三无食品”,我们只要提高警惕,认真对待,才能避免受到伤害。(把“才能”改为“就能”)
C.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人民传递和获取信息。(在句末加上“的重要途径”)
D.通过本次卫生检查,使同学们普遍认识到了维护集体荣誉的重要性。(把“通过”和“使”去掉一项)
2022-10-03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7. 请填写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内容。
(1)《武陵春》中最为人称道的颇有新意写“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集》中有一句话,“赏不可不严,罚不可不均。”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3)《陈涉世家》有陈胜两句豪言壮语:一句表达自己胸怀大志:“_______________ ”;一句渴望平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雎不辱使命》)
(5)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022-10-0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8.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法国18世纪前期优秀的讽刺作家、思想家——斯威夫特。讲述的是船医格列佛因为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大人国、小人国、飞岛以及马国等地的经历。
B.简·爱是《简·爱》的主人公,她的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首先是富有幻想、激情和反抗精神,是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精神女儿。其次又像是“基督徒”一样,追求超越个人幸福的至高境界。
C.《水浒》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作者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第四十回以前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第七十回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
D.《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这些家书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礼仪要得体,做人要严谨,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022-10-03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9. 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B.孙悟空——大闹天宫
C.诸葛亮——三顾茅庐D.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10.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3月27日,广西柳州公安局交警支队针对中国式过马路开出罚单,第一天就有11名行人和155辆非机动车因为闯红灯而被交警开出罚单。针对这一举措,网友的反应迅速而又热烈。截止29日上午12点,柳州交警的新浪微博中,关于处罚中国式过马路(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一话题的单条微博就已经被转载500条,评论100多条。


(1)请你提炼主要信息,为这一则消息添加一个标题。
(2)假如你要在本则消息的新浪微博中跟帖评论,请你发表自己的见解。
2022-10-0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注释】①李端:作者友人。与作者同属“大历十才子”。②故关:故乡。③少孤:少年丧父、丧母或父母双亡。 ④风尘:指社会动乱。
11.首联中的“悲”字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12.全诗体现了作者人生中的多种愁苦,原因有“环境凄凉、天气严寒”、“好友离别”、“少孤”等,请再写出作者愁苦的三个原因。
2022-10-0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归,杀而鬻之。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释】①第:只管。②鬻:(yù)卖。③茔:(yíng)墓地。
1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
(1)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2)率取数十倍以权贵:
(3)先帝不以臣卑鄙
(4)遂许先帝以驱驰
14.下面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咨臣当世之事        包拯比黄河清
B.亦知                 真无马耶
C.臣本布衣                 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
D.躬耕南阳               曹操比袁绍
1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022-10-0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感 觉

冯骥才

①黄昏时听音乐是一种特殊享受。那当儿,暮色浓深,屋里的一切都迷蒙模糊,没有什么具体清晰的形象映入眼帘,搅乱心脑,心灵才能让听觉牵着梦游一般地飘入音乐的境界中去。哎,你是不是也有此同感?

②我这感觉既强烈又奇妙,以至我怀疑自己有点神经质。记得那次绝对是个黄昏,大概听舒曼的《梦幻曲》吧!家里只我自己,静静的空间灌满了那深沉而醉心的琴音。屋子的四角都黑了,窗前的东西变成一堆分不清的影子,只有窗玻璃上还依稀映着一点淡淡的橘色的夕照。

③ 【A】。不知是心沉浸在琴音里,还是琴音充满我的心里,一股潜流似的婉转回旋。于是我被感动起来,随之而来,便是动心的感觉渐渐加强,心里的潜流形成一个疾转的漩涡,到了感动的潮头卷起,我忽然不能自已。好像有根无形的搅棒,把沉淀心底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全都翻腾起来。说不出是什么难忘的事或感受过的情绪,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甜蜜?忧伤?思念?委屈?已经落空的企盼?留不住的甜美……一下子,大滴大滴的泪珠子竟然自个儿夺眶而出,衣襟很快就湿了一片。我完全不能自制,也不想自制,因为这绝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异常的、令人颤栗的幸福的感觉。平日里,偶然给什么意外的事物触发,也会生出这样一种感觉,却总是一掠而过,从来没有凝聚起来,这样有力地撞击我的心扉。

④然而我不明白,这感觉是怎样来的,是那琴音引来的?到底是哪个旋律、哪个和声打动?奇怪的是,以后,多少次,黄昏时,我设法支开家里的人,依旧在这光线晦暗阴影重重的安寂的小屋里,独自倚门倾听这支曲子,但再也不曾出现那种忍俊不禁、苦乐交加的感觉了。琴音像一阵微弱的风,难得再在我心中吹起浪头。怎么回事?

⑤感觉是找不到的,只有它来找你。

⑥两年后,我早已忘掉寻觅这感觉的念头,却意外碰到了它。

⑦那是个深秋时节,刚刚下过一场蒙蒙小雨,天色将暮,人在户外,脸颊和双手都感到微微凉意。【B】。我才办完一件事回家,走在一条沿河的小道上。小河在左边,蜿蜒又清亮,缓斜的泥坡三三五五坐着一些垂柳;右边是一面石砌的高墙,不知当年是哪家豪门显贵的宅院。这石墙很长,向前延长很远。院内一些老杨树把它巨大的伞状的树冠伸出来。树上的叶子正在脱落,地上积了厚厚一层,枝上的不多。虽然无风,不时有一片巴掌大的褐色叶子,自个儿脱开枝头,从半空中打着各式各样的旋儿忽悠悠落下来,落在地上的叶子中间,立时混在一起,分不开来。大树也就立刻显得轻松一些似的。我踏着这落叶走,忽然发现一片叶子,异常显眼,它比一般叶子稍小,崭新油亮,分明是一片新叶,可惜它生不逢时,没有长足,没有胀满它每一个生命的细胞,散尽汁液与幽香,就早早随同老叶一同飘落。可是,大自然已经不可逆地到了落叶时节,谁又管它这一片无足轻重的叶子呢!我看见这涂了一层蜡似的翠绿的叶面上注着几滴晶亮的水珠,兴许是刚才的雨滴,却正像它无以言传的伤心的泪。它多么热爱这树上的生活——风里的喧哗,雨里的喧闹,阳光里闪动的光华,它多么渴望在这树上多多留连一刻。生活,尽管给生命许许多多折磨、苦涩、烦恼、欺骗和不幸,谁愿意丢弃它?甚至依旧甘心把一切奉献给它。生活,你拿什么偿还一切生命对你的奉献?永远是希望吗?

⑧我怜惜地拾起这片绿叶,抬眼一望,蓦然发现高高的、被雨淋湿发暗的墙头上,趴着一只雪白的猫,呆呆瞧着我;杨树深处,有两扇玻璃窗反映着雨后如洗的蓝天,好像躲在暗处的一双美丽的眼睛……【C】。突然,就是这突然的一下,我被莫名地感动起来。那次听音乐时所产生的异样的感觉,又一次涌入我的心中,在我心里翻江倒海地搅动起来,视觉又一次被止不住的大股热泪遮挡住了。我站在满地褐黄斑驳的落叶中间,贪婪地享受这又甜又苦的情感,并让这情感尽情宣泄和延长,多留它一些时候。谁知它只是这一小阵子,转眼竟然雾一般渐渐消散。好似一下子都拥聚与凝结起来的事物,又一下子分散开来,抓都抓不着。咦,这是怎么回事?

⑨我手里拈着这片闪光而早落的叶子,痴呆呆地站着。

16.下列词语从结构形式来看,不同于其他三个的一项是(     
A.暮色浓深B.迷蒙模糊C.光线晦暗D.阴影重重
17.下面这句话是从文中抽出来的,请结合上下文判断应该还原到文中【A】【B】【C】的哪一处?
“我的心像被这音乐洗过一样圣洁。”
18.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生活,你拿什么偿还一切生命对你的奉献?永远是希望吗?”这句话的理解。
19.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贪婪”一词的理解。
我站在满地褐黄斑驳的落叶中间,贪婪地享受这又甜又苦的情感,并让这情感尽情宣泄和延长,多留它一些时候。
2022-10-0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寻面记

①童年一碗面,魂牵梦绕40年。

②人说北方面条南方米饭,生为地道的南方人,我却对小麦面情有独钟。我曾经简单地把这归结为我天生的北方情结,在记忆的海里打捞,童年那碗面不动声色地从幕后被推到台前。

③四岁?五岁?老人的回忆不甚清晰,我通过他们零星的词句连缀成关于我童年生活的一个片段。我和父亲到三伯家做客。那时的人们,普遍少油水,饥饿的肠胃对一切食物充满真实恳切的好感。猝不及防,年幼的我和一碗拌面相遇。翠绿的葱花,馋人的热猪油,油滋滋香喷喷光亮亮的一碗面,我双手捧碗,两眼发光。父亲手持竹筷,小心地挑起两三根面,放到嘴边吹一下。我的嘴巴已经急不可耐,凑过去,一口咬住了筷子,猪油的鲜香,酱油的酱香,在这些香里穿梭的葱花的气息,活泼泼地和我的味蕾相遇。我来不及咂摸其中的滋味,面条已被我吞下了肚,我的辘辘饥肠开始咕咕直响。

④一旁的三伯慈爱地看着我,明知故问,孩子,面条好吃吗?我腾不出嘴来回答,只顾点头。那是我今生吃过的最为美味的一碗面。

⑤如今,父亲已经入土,慈祥的三伯,昨天刚得到肺癌晚期确诊的消息。每次相见,我终究开不了口,求三伯再为我做一碗面。我知道,那碗面,今生再也无法复制。

⑥一个人的旅行,也往往是寻面之旅。我一直期待着,在万水千山的行走中,我和一碗面不期而遇,那碗面里有我童年的味道,有我四十多年真挚不变的情怀。

⑦到扬州,徒步五六个小时,游了瘦西湖后,我在大街上随心游走,寻觅一家有缘的面店,等一碗扬州炒面。就是它,素朴的门面,干净的陈设,微笑的伙计。面,扬州炒面,少放油。一会儿,它被摆到我面前,安安静静,浇头的红椒、葱段、鲜笋、肉丝,都被切成寸把长的细条状,或隐或现在面条里,和谐而从容。浇上醋,挟一筷入口,有麻油的香,菜蔬的鲜,细细地品,有绍酒的绵,有白糖的微甜,但那些外在的调味掩盖了面条的本味。它不是我苦苦等待的那碗面。

⑧飞到重庆,尝担担面。那时我已经习惯了素食,各式荤腥诱惑不了我的胃。我拨开浇在上头的肉末,挑几乎不粘着肉末的细薄面条吃,酱香浓郁,咸鲜微辣。我的嘴巴赞着它的好味道,我的心却还惦记着童年那碗面,再好吃它也只能排第二。游武汉,尝热干面。到北京,吃炸酱面。玩河南,点一盆原汤三鲜烩面。我是在三亚吃的一碗山西人做的刀削面。在成都,尝尝担担面和重庆的有何不同。所谓的中国五大名面,我一个人都用心品尝过了。那些美味,仿佛有灵,它们使出浑身解数,从色香味各个角度对我的味蕾发起冲击,但我的味蕾顽固地守卫着,那碗无法复制的面。

⑨不可否认,在台湾吃的那碗牛肉面,终究有些特别。应我的要求,侍者给我上了一碗不放牛肉的牛肉面。面条在棕色的老汤里沉静地躺着,没有葱蒜姜任何调料,因为台湾的醋和大陆很是不同,在我吃来分明是可乐的味道,不得不放弃,就这样,我和一碗最本色的汤面相遇。拿筷子用心挑起几根面,小心地放到嘴里,耐着心细嚼,一种相隔久远的属于小麦属于北方属于阳光的麦香,和我的味蕾一见倾心。我的眼睛突然有些酸,隔山隔水的,我竟在台北重温童年那碗面的滋味。但很快,牛肉的味道固执地挤上前来,麦香退后,我的泪没有涌上来。

⑩我一直梦想着,有一刻,我捧着面碗泪流满面。我至今没有等到,我遇见的各地面条,都离美味很近,而离故乡,很远很远。

⑪曾在成都昭觉寺邂逅一碗素面,软滑柔韧,无比素朴,是今生难忘的记忆。我与寺庙一向有缘,天籁梵音,檀香入脾,那种舒泰安详,是在别处很难体会到的。心烦时,一到寺庙清净地,烦恼顿消;平时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到寺庙走走,庸常的日子也有了莲花芬芳。

⑫游走到成都,傍晚时候,去著名的千年佛寺昭觉寺。大门已关闭,我从边门入。恰僧人用餐时间,购券排队,一碗素面,都是4元一份。我和几十个年老的男女一同安静地排队。大锅里的面条,比平日食用的稍宽,稍厚,也许因为在锅里久了膨胀之故,总之有一种不同于往常的色泽。面被盛到家常的海碗里,是那种白底蓝边涂釉料的中等大的碗,上有一个蓝色的工整的字。面条没有什么陪衬,安静地躺在素淡的碗里。旁边有一些瓶罐,装着红油等调料,已被众人舀了很多去,有的瓶只剩瓶底的一些红亮了。我什么调料都不要,清汤寡水,端着碗,走到另一个用膳处,找一处无人的桌凳,轻放那碗面。从不远处放筷子的地方取了筷子,轻步回到座位。那是一种半个世纪前常见的竹筷,竹子的本色,连清漆都没有上过。手捏竹筷,我心里的期待呼之欲出,怀着一种从未有过的虔诚,尝第一口面,似乎我应该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让我与那碗面的重逢顺理成章,更具纪念意义。事实上,那是我之后回忆它才有的情感,当时,我什么也没想,只听到自己扑扑的心跳。入口,清淡,软滑,面条的本味在唇齿舌之间醒来,素朴到好似天天相见。

⑬在一个香烟氤氲的所在,入门不见寺,十里听松风,我和一碗素面,相看两不厌,我在心里觉得它口感已经无限接近童年那碗面,不知是记忆的偏差,还是因为年龄渐老怀旧的缘故。

⑭想到父系的老人中仅84岁的三伯还在,风烛残年,听闻老人已经吐血,他没有力气再为我做一碗面了。想到堂哥堂姐,几十年与我情同陌路。我终将成为孤儿,悲怆汹涌袭来。我的故乡,一年年,一月月,一天天,在无情地沦陷,我赤脚也追赶不上它消逝的脚步,前方是渺茫的白,回望,也看不真切,怪眼泪不听我的话。

⑮那夜,一碗面,一碗乡愁,入梦来,一个亲切的声音追来:孩子,面条好吃吗?

(作者韩月牙,有删改)

20.阅读第⑥-⑬段,按照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寻面的经历吃面的心理和感受
在扬州吃扬州炒面
在重庆、武汉等地吃担担面、热干面……
欣喜、感动,仍有些遗憾
在成都昭觉寺吃素面

21.第⑦段中作者为什么要细致的描写扬州炒面?
22.第④段写道:“那是我今生吃过的最为美味的一碗面。”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23.童年的一碗面,让作者魂牵梦绕了四十年。生活中你一定也有值得怀念的“那碗面”,请描述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2022-10-0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4. 请以“假如再给我一次机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1)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8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易误读常见字
20.65常见易错字
30.65一般词语
40.65成语和熟语
50.65标点符号
6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80.94《傅雷家书》  《水浒传》  《简·爱》  《格列佛游记》
90.85《西游记》  《水浒传》  《三国演义》  《红楼梦》
二、名句名篇默写
7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综合性学习
100.65拟写新闻标题、导语  开放性作答
四、诗歌鉴赏
11-120.4其他隋唐作家  诗
五、文言文阅读
13-150.4诸葛亮(181-234)  人物传记类  议论说理类对比阅读
六、现代文阅读
16-190.65散文
20-230.65散文
七、作文
24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