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部分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浙江 八年级 期中 2023-04-30 42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

忧伤的音乐最容易进入心底,撩动起过往的岁月积存在那里的抹不去的情感。很快,我就陷入这种情绪里,眼也不禁泛起了泪水。这时,忽见画案那边有一块金黄色的光。它很小,tián     )静,神秘;它是初生的太阳照在对面大楼的玻璃幕墙反射下来,落在画案那边的,很是震憾。此刻书房内的夜色还未tuì     )尽,在灰蒙蒙、晦暗的氤氲里,这块光像一扇远远亮着灯的小窗。


(1)加点字“眶”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     
A.kuāngB.kuàng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订正。
______改为_____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tián(     )       tuì(     )
2023-04-30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部分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2. 根据提示填写名句。
(1)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2)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3)__________,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4)微君之躬,__________。(《诗经·式微》)
(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作者送别友人时的旷达胸怀和真挚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颂,写出洞庭湖波澜壮阔,浩大气势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4-3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部分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社戏》是一篇小说,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构思全文。
B.《安塞腰鼓》一文的作者刘成章,用酣畅的笔调,描绘出南方少数民族的舞蹈风情以及人民生命的升华。
C.《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中,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D.《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明写游鱼暗写潭水清澈,笔法妙极。

四、翻译 添加题型下试题

4. 解释下列加点的古诗文字词
悄怆幽邃______     石青糁之______     罔不因势______不嗣音______
2023-04-3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部分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5.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_______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_______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

六、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6. 请你阅读《经典常谈》的前四章,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说文解字》是西汉许慎所作,书中既兼收小篆、籀文和“古文”,还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解释了书中每个字。
B.商民族用甲骨卜吉凶,周代有了筮法,作为卜法的辅助,以蓍草数目的奇偶来断定吉凶。
C.《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的历史。《尚书》经历了战乱、流亡更迭,其伪作一直到清朝才被证实。
D.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其中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

七、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7. 请你仿照示例,结合《经典常谈》中《<诗经>第四》一章的内容以及语文素养积累,体会“诗言志”的育人作用。
原句原义教育意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指治玉,好像切制,好像锉平,好像雕琢,好像磨光;将玉比人。做学问要精益求精。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凡事都有个开始,但经常不了了之,没个结果。(1)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用来琢磨玉器。(2)
2023-03-18更新 | 1193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蚕豆

曾必荣

①北京我没去过。

②汪曾祺在《食豆饮水斋闲笔》之《蚕豆》中道:“北京人是不大懂吃新鲜蚕豆的。北京人爱吃扁豆、豇豆,而对蚕豆不赏识。”单从这一点上,我就不羡慕北京人。

③我生在江北边,现居江南岸。江南江北蚕豆好,教我如何不爱它?我爱吃新鲜蚕豆,尤其是现在。而在小时候,我却偏爱吃老蚕豆。

④小时家贫,零食稀有。逢上年节日,若能装上半裤袋的蚕豆,我就什么都不去想了。这种把晒干的蚕豆,和着“油沙”炒熟,当零食吃的蚕豆,在我的故乡,并没有特别的称谓。蚕豆就叫蚕豆,“站不更名,坐不改姓”像铁打的汉子,其硬无比。——牙齿不好的人,是难享这口福的。

⑤边吃蚕豆边玩,最是有趣。显富,让伙伴瞧见,必定引来眼巴巴地问:吃么东西,把点我吃吃?

⑥没吃呀。

⑦没吃——?你把嘴张开给我看看。

连咽几口口水,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无话可说了,只得把手伸进口袋,摸索好一阵子,撮出几粒蚕豆,说:给,剩的不多了。

⑨把这一点点?

⑩嫌少,有本事你就不要。等我要缩回手时,伙伴就一把把蚕豆抓走,自言自语地说:少吃多有味,多吃味不高。

⑪我还和弟弟比赛,看谁把蚕豆抛得高,并用嘴巴接住。输的一方,进贡蚕豆。这可是我的拿手好戏。弟弟输急了,拔腿就跑,我紧追不舍。捉住了,就从弟弟的口袋里狠狠地抓上一把,旋即逃之夭夭了。

⑫童年,多像那田间地头的蚕豆花呀,花蝴蝶似的,那么的可爱,那么的美好。可惜,花开不多时,童年也转瞬即逝。

⑬到了上中学,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格外钟情于蚕豆”,这一类的话,我只能放在心里,绝不会让同学们知道了。其时,学习到鲁迅先生的《社戏》。班里有位女同学长得小巧,眸子仿佛两粒“乌油油的罗汉豆”。于是,有好事的同学戏称她:“蚕豆”。不久,就在班上传开了。她是讨厌同学叫她“蚕豆”的。甚至,吃蚕豆都犯了她的忌讳。

⑭而今忆及,我不禁哑然一笑。

⑮这“一笑”,笑得我少年不在了,青年也不在了。人到中年,牙齿不再所向披靡,无所顾忌,——怕冷怕热,欺软怕硬。幸好,蚕豆的吃法很多:焖炒、油炸、水煮、烧汤……都很好吃。

⑯立夏时节,刚上市的蚕豆,嫩、糯、香、鲜。清人袁子才在《随园食单》中说:“新蚕豆之嫩者,以腌芥菜炒之甚妙,随采随吃方佳。”这种吃法,我没吃过。但对“随采随吃方佳”,倒是感同身受。

⑰鲜嫩的蚕豆,我还是最喜欢烧汤吃。做法也很简单,蚕豆去皮,怕一不小心老去,不洗,立即到锅里。用大火再度烧开,把搅好的蛋液均匀地淋上,放盐,添油,撒少许葱花,即可食用。这道蚕豆蛋汤、好吃又好看。看在眼里,仿佛黄云朵朵、碧玉点点,“相看两不厌”;吃在嘴里,爽滑柔软,口味甚妙。遗憾的是,吃这道汤的时间太短暂了。故有蚕豆谣云:蚕豆青,蚕豆黄,青的嫩,老的黄,由青转黄太匆忙。其实,这是我一时兴起瞎编的。不过,蚕豆易老的确是事实。

⑱是不是,有点奇怪蚕豆为何易老呢?想一想,也不难理解。先抄录一段竹峰君在《葫芦》里说的话:相对其他果蔬,葫芦营养价值较低。给了好看的外表,哪能再给丰富的内涵,天下好事,岂能让葫芦占尽了?

⑲借用上面的文字,稍加改变,给蚕豆易老找个理由吧:相对其他果蔬,蚕豆营养价值较高。给了丰富的内涵,哪能再给太多的青春,天下好事,岂能让蚕豆占尽了?

8.第④—段主要写了“我”与蚕豆的那些事情?试简要概括(至少写出三点)。
9.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1)连咽几口口水,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无话可说了,只得把手伸进口袋,摸索好一阵子,撮出几粒蚕豆。说:给,剩的不多了。(赏析加点词的妙处)
(2)这道蚕豆蛋汤,好吃又好看。看在眼里,仿佛黄云朵朵,碧玉点点,“相看两不厌”;吃在嘴里,爽滑柔软,口味甚妙。(从感官角度赏析)
10.回忆鲁迅先生的《社戏》,结合链接材料,说说两篇文章中作者通过“蚕豆”这一小小的物件寄托的情怀有哪些异同。
【链接材料】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鲁迅《社戏》

2023-04-30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部分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冰淇淋吃多了竟然会“脑结冰”!

纪光伟

①最近,有媒体报道,江苏淮安的孙女士在连吃了几个冰淇淋后,感觉头疼,睡不着觉。经检查,孙女士被诊断患上“脑结冰”。

②“脑结冰”?初听到这个名词是否感到恐怖?我们知道,大脑是人体最重要、最娇嫩 的器官,它对于环境的要求极高,过冷、过热,血流过少、过多,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如果大脑真的结冰了,将会是灾难性的后果。

“脑结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③其实,“脑结冰”并不是大脑真的结冰了,所谓“脑结冰”是指因大量的、快速进食冰淇淋等冰冷食物,低温刺激口腔而引发的一种以头痛为主的连锁反应。

④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医学界就注意到这种情况。由于多在吃冰淇淋后发生,而被称为“冰淇淋头痛”,医学家们也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

⑤为了探完“脑结冰”的来源,笔者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进行了专业的检索,并没有发现“脑结冰”的文献,说明国外并没有这样的说法,相反,关于“冰淇淋头痛”的文献倒是可以查到一些,因此,“脑结冰”国外并没有这样的说法,也与实际情况不相符。规范的名称应该是“冰淇淋头痛"。

⑥因此,我们不建议过多地宣传“脑结冰”;毕竟这不是一个规范的疾病病名,同时也容易引起人们的恐慌,应该称为“冰洪淋头痛”。

“冰淇淋头痛”是怎么引起的?

⑦“冰淇淋头痛”实质上是一种血管神经性头痛。导致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原因很多,因吃冷饮导致的头痛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以前有偏头痛病史的人,大量吃冷饮受到刺激后,可刺激神经而引起头痛。台湾的一项8359例青少年调查中也证实。冰淇淋头痛的患病率在偏头痛学生中是明显增加,减少或者放弃食用冰洪淋。可减少“冰淇淋头痛”的发生。

⑧二是冷饮进入口腔后,给温度相对较高的舌和口腔黏膜造成强烈的刺激,引起颈动脉痉挛,继而转为被动性扩张,血流冲击扩张的动脉壁上的痛觉神经末梢而引起头痛。同时,冰冷食物刺激到下腭部肌肉神经,并传导到脑部中枢神经,从而引发头痛、晕眩等症状。一项发表在《欧洲神经病学》杂志上的研究证实,“冰淇淋头痛”的发生是由于三叉神经通路的阵发性放电和疼痛控制机制的缺陷所致。

出现“冰淇淋头痛”怎么办?

⑨大量食用冰冷的食物后,出现头痛,主要是额头中部或太阳穴附近的剧烈疼痛,并可出现流泪、恶心、呕吐。持续时间为几十秒钟到几十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

⑩如果吃了大量冷饮后出现上述表现,就要考虑为“冰洪淋头痛”了,可以自行按摩疼痛部位,也可掐疼痛侧的合谷穴,多可缓解症状,同时,要停止食用冷饮,喝点温开水提高口腔的温度,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如果经过上述处理,症状没有缓解,就要及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如何预防“冰淇淋头病”?

“冰淇淋头痛”的预防手主要是避免大量进食冰冷的食物。尤其是在高温季节,户外运动后,脑血管是血管扩张的,如果吃了大量的冰冷食物,或者用冷水冲头,就会引起“冰淇淋头痛”在寒冷的天气里,也要注意头部保温,避免长时间地泰露在寒冷的空气中,可预防本病。

(选自《科普中国》,有删改)

11.文章中的小标题新颖别致,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2.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④段加点词“这一现象”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②第⑦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3.结合链接材料,分析第段画线句子中的“主要”一词能否删除。

【链接】

2004年土耳其报道了2例喝了热的碳酸饮料后,出现的“冰淇淋头痛”,他们认为,“冰淇淋头痛”不是冰冷食物的专利,应该是各种冷热不均对口腔的刺激,导致神经和血管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致。


“冰淇淋头痛”的预防主要是避免大量进食冰冷的食物。
14.小杰打球回来一口气吃了两支冰淇淋,感到头痛、晕眩,躺在了沙发上。李奶奶以为小杰中暑了,给他刮了痴,还喂他消暑药,仍不见好转,后送医确诊为“冰淇淋头痛”。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告知李奶奶防治的方法。

九、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感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五里,越一小岭,仍为郧县境。岭下有玉皇观、龙潭寺。一溪滔滔自西南走东北,盖自郧中来者。渡溪,南上九里冈经其脊而下为蟠桃岭。溯溪行坞中十里,为葛九沟。又十里,登土地岭,岭南则均州境。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山坞之中,居庐相望,沿流稻畦,高下鳞次,不似山、陕间矣。

(节选自徐霞客《游太和山田日记》)


【注释】①逾:跳过,越过。②山、陕;指山西省、陕西省。③太和山:即武当山。
15.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便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
(2)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乃:
(3)自郧中来者 盖:
(4)溪行坞中十里 溯:
1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
17.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2处。
南 上 九 里 冈 经 其 脊 而 下 为 蟠 桃 岭。
18.【甲】【乙】两文都描写了自然风光,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2023-04-30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部分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十、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释】①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被贬赴龙标(今湖南黔阳)途中。流人,即流落江湖的艺人。水调子,即《水调歌头》,属乐府商调曲,曲调哀切。②分付:交给,安排。
19.本诗首句写的意象有孤舟、_______、枫林;营造了_______的气氛。
20.末句写客“泪痕深”,请简析其流泪的复杂原因。
2023-04-30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部分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十一、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微写作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就应该好好保护地球。为了倡导节约能源,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环保。xx学校xx班级拟举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活动来宣传低碳生活。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则开场白。(80字左右)
2023-04-30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部分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脑海中的往事像镜头倒转一样接连不断地上演,无一不是平平淡淡的小事,却温暖得令人忍不住落泪。那一段段美好的时光,静静流淌在心泉的最深处,它将永远留在遥远的记忆里,成为支持我们一往无前的力量。


请以“那件小事激励着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名句名篇默写
1
选择题
2
翻译
1
填空题
1
名著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0.65多音字  根据拼音写汉字  常见易错字
二、名句名篇默写
2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选择题
30.65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60.65名著导读  《经典常谈》
四、翻译
40.65文言实词
五、填空题
50.65名著导读  其他名著
六、名著阅读
70.65名著导读
七、现代文阅读
8-100.65散文
11-140.65说明文
八、文言文阅读
15-180.65陶渊明(365-427)  山水游记类  小说类对比阅读
九、诗歌鉴赏
19-200.4王昌龄(690-756)  诗
十、作文
210.65小作文
22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