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安徽 九年级 二模 2023-05-17 38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容易(0.94)
1. 默写
(1)诗人常以花鸟入诗,表达情意。请根据提示填写恰当的诗句。
情意诗词名句出处
感伤__________杜甫《春望》
惜春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生机______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很多成语是由古文语句凝练而来的,请根据提示填写恰当的文句。
成语文句出处
择善而从__________《论语·述而》
扶摇直上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2023-05-1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二、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2.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甲】翟买办赶将上去,问道:“秦小二汉,你看见你隔壁的王老大牵了牛在那里饮水哩?”小二道:“王大叔么?他在二十里路外王家集家家吃酒去了。这牛就是他的,央及6我替他赶了来家。”买办如此这般禀了知县。知县变着脸道:“既然如此,不必进公馆了!即回衙门去罢!”时知县此时心中十分恼怒,本要立即差人拿了A来责惩一番;又想恐怕危老师说他暴zào,且忍口气回去,慢慢向老师说明此人不中抬举,再置他也不迟。知县去了。

A并不曾远行,实时走了来家。秦老过来抱怨他道:“你方才也太执意了。他是一县之主,你怎的这样怠慢他?”A道:“老爹请坐,我告诉你。时知县倚着危素的势,要在这里酷虐小民,无所不为。这样的人,我为甚么要相与他?……”

【乙】B道:“潘三哥是个豪杰。他不曾遇事时,会着我们,到酒店里坐坐,鸭子是一定两只;还有许多羊肉、猪肉、鸡、鱼。像这店里钱数一卖的菜,他都是不吃的。可惜而今受了累!本该竟到监里去看他一看,只是小弟而今比不得做诸生的时候。(     )替朝廷办事,就要照依着朝廷的赏罚。(     )到这样地方去看人,便是赏罚不明了。”蒋刑房道:“这本城的官,并不是你先生做着。你只算去看看朋友,有甚么赏罚不明?”B道:“二位先生,这话我不该说,(     )是知己面前不妨。潘三哥所做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访拿他的。如今倒反走进监去看他,难道说朝廷处分的他不是?这就不是做臣子的道理了。况且我在这里取结,院里、司里都知道的。如今设若走一走,传的上边知道,就是小弟一生官场之diàn。这个如何行得!……”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     )   暴zào(     )   (     )   官场之diàn(     )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若 因 既B.既 若 因C.若 既 因D.因 既 若
(3)以上两个选段均出自《____》。【甲】语段中人物A指的是____(人名)。【乙】语段中人物B指的是______(人名)。
(4)从A、B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上面的文段概括其形象特点,并联系全文说说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用意。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3. 校团委开展“爱汉字爱书法”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学生会要在学校公众号上发布活动公告,下面是小皖同学拟的初稿。

[A]为弘扬与继承中华优秀文化,校团委决定在全校开展“爱汉字 爱书法”主题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是推进学校书法教育的重要举措。旨在提高同学们的汉字书写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审美情趣,[B]使文化修养得以提升。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大显风采。


①[A]处画线句中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
②为使语言更加简洁、协调,[B]处画线的句子可删改为“_____”。
(2)活动公告在公众号上发布后,网友们纷纷留言。下面是其中几条,请据此拟写一个辩论的辩题。

追梦少年: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吉祥鸟:学生学习是为未来做准备,电脑、手机已经普及了,人工手写即将成为过去。

傲骨勇士:信息技术时代,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前弱。


(3)任老师给同学们写了两幅书法作品(内容都是“风华正茂”,见下图)作为毕业纪念。下面是两位同学的对话。请做修改或补全。

   

小安:任老师对我们真是垂爱,这两幅作品我们一定要好好珍藏。

小徽:任老师的拙作让我大开眼界,我要多向他请教,好好练习书法。

小安:我想用其中的一幅作为我们这次活动成果集的封面标题。

小徽:选择用哪一幅好呢?

小安:我选第 幅,这是 (书体)。

小徽:选这个书体有什么用意吗?

小安:           

小徽:你说得对,就选这幅吧。


①对话中有一个敬谦辞使用不当,应将“____”改为“____
②根据你自己的理解,结合语境,补全对话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老父出书

胡建金

①父亲是个老农民。八十岁,却一字一句地写成了一本书。

②前阵子,父亲胡敬强将他《农人家事》的手稿捐给了县档案馆。听说要举行捐赠仪式,他头两天便写了讲稿,反复练习试讲,当他把手稿递给档案馆领导后站在台上不知所措。他们让谈谈创作感想,他用土话念完稿子,又“定”在原处许久。

③今年八十岁的老父亲一辈子都脸朝黄土背朝天,只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照顾他的庄称,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

④父亲在我心目中有两个职业角色是固定的,一个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一个是造木房的老司。父亲从小生活在海拔八百多米的半山腰上,老家每条山道上都有他的脚步,家中所有农具都被他的手抛光过。他用镰刀收割庄稼温饱一家人,拿柴刀砍柴点燃生活烟火,用凿锯斧子在农闲时帮人盖过几幢两层高的木头大房。我从未想到过,父亲晚年还能用他起了老茧的手一笔一画写出书来,完全颠覆他“大老粗”的形象。

⑤二十年前,父亲到城里帮忙带娃。我女儿上小学后,我们上班,父亲便一个人“守”家,平时除种点菜,大多时间都拿着电视机遥控器围着连续剧转。我们担心这对他眼睛不好,网上还说老年人看电视过多易患阿尔茨海默病。

⑥有一天,我对父亲说:“爸,您以前故事讲得那么好,有空能否写写自己的经历?”父亲记性特别好,我小时候听他讲过《水浒传》《三国流义》等;那时并不知道他没上过学,“我怎么写得来?”父亲嘴上虽然这么说,但眼里似乎发出亮光。自那以后,他电视机开得少了,常常看书读报。

⑦五年前的一天,他递给我一个本子,说写了一些东西,让我帮忙看下像不像样。我有些愕然,他竟能写出满满一本的文字,原本只是哄骗他不要过多看电视而已。我随手翻了下,看了几个标题,觉得挺不错,随口说很好。父亲并不知道我是敷衍他,听后却很高兴。

⑧说实在的,我起初对他写的东西压根没当回事,这个本子放了很久,都没再去看过。过了好几个月,我突然想起这件事,觉得有些惭愧,就找出手稿看起来。他写了自己从小到现在的所见所闻。他说,一个家庭的事,一个村庄的事,便是国家发展的缩影。这些文字,把每个时期的事都记得明明白白,不华丽却处处透出大山农人的韧劲,也将我拉回故乡的山水,回望他们一代代人的酸甜苦辣和不止奋斗。此刻,父亲的形象一下子在我心目中高大了不少,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⑨2018年开始,我利用空闲时间,陆陆续续打印起稿件。因为他的字比较潦草,有些难认。几个月都没打完。有天他再次递了一个本子过来,里面有23个故事,并取名《忆竹杂篇》。我把先前没打完的稿件和新的稿件一起送到文印店,打出来后总共有十多万字。我仔仔细细读着,有些章节让人泪流满面。除一些错字和极不通顺的句子作了修订外,均保留原汁原味。

⑩我将打好的文字发给堂兄弟们,大家看后也说完全没想到。一位老朋友得知父亲写稿的事说,农民写农事挺不容易,你为何不将它印成书,把这些文字留下来。他的话点拔了我,也刺痛了我。父亲都快八十岁了,操劳了大半辈子,看者他日渐老去,我们为他做的事少之又少。当天晚上,便与弟弟家召开家庭会议,大家都说如果能出版,也算是为老父亲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说干就干,经朋友牵线搭桥,找到出版社,书稿可加入他们丛书出版。

⑪前年年底,当父亲拿到充满油墨香的新书后,高兴得像小孩子一般。亲朋好友向他要书,父亲戴着老花镜很认真签名的样子,还很有范。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写父亲在捐赠仪式上的表现,突出了父亲“老农民”的形象。
B.第③段承上启下,交待了父亲紧张的原因,引出对父亲身份的介绍。
C.文章按时间顺序讲述了父亲写书、出书的过程,记叙的顺序是顺叙。
D.文章多次提及父亲是个农民,这与“写书”形成反差,让读者震撼。
5.文章第⑤段有什么作用?
6.阅读文章⑦-⑨段,梳理“我”对父亲及其书稿的情感态度,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
_____、敷衍——惭愧、_____ ——__________
7.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文字。

“我怎么写得来?”父亲嘴上虽然这么说,但眼里似乎发出亮光。

8.“大老粗”的父亲,竟能写出一篇篇好文章。这给你的写作带来哪些启示?
2023-05-13更新 | 13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材料一:①年代久远的历史文化遗产大多以实物形态传世。由于担心损坏,很多文物长期在库房里“睡觉”,展示与保护之间存在着矛盾,其传播的表现形式也较为单一。

②数字智能化的展柜展室系统,可以让珍贵文物保存于适宜的温度湿度环境中,避免或缓解文物的损坏和老化。通过虚拟空间技术、AR互动体验等手段,将文化遗产转变成逼真的三维虚拟场景,不用拿出实物,也能让许多文化遗产呈现在人们面前。数字技术可以使文化遗产在展示的同时仍能得到有效保护。

③利用数字技术,还可以丰富文化遗产的传播形式。取材于北宋王希孟的名画《千里江山图》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成为今年春晚节目的顶流,《只此青绿》将中国古典的山水人文风骨意趣代入当代语境,呈现了东方的唯美和哲思。

⑤在科技与文化的结合中,精良深厚的文化内容是内核灵魂,数字技术是工具和重构。要注意处理好“质”和“形”的关系。颠倒主次并不能赢得真正的受众和口碑,反而会产生“技术成为喊头”等问题。

⑥总之,数字化正助推历史文化遗产焕发生机。利用数字技术可以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甚至“火”起来。

材料二: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发展,能让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加繁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时下,借助数字化“规膀”,文博资源上“线”“云”,非遗项目破“屏”出“圈”,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数字艺术、动漫游戏、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形成了时尚新潮的数字文化精品。教字技术的突破和应用,能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而文化事业的紫荣发展,反过来又会对数手技术提出新的要求,进而带动数字技术持续选代创新。坚持推动数字技术与文化繁荣有机融合,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就能不断激发新型文化业态的创新潜能。

材料三:随着文化需求逐渐向品质化、个性化、定制化转变,人们在文化消费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交互意愿不断增强,深具代入感和交互性的文化产品受到青睐。在深受大家喜爱的“云游敦煌”小程序中,人们可以进行数字内容再创作,比如自行设计敦煌丝巾图案、为“敦煌动画剧”配音等。在“天趣画境 ——齐白石沉浸式数字光影艺术展”中,参观者不仅能欣赏到齐白石画作的数字复刻,亲见齐白石视角下的草木鸣虫和他在画室中的挥毫点染,还可以走入经由数字技术复原的齐白石书房,在画案上通过智能绘画触屏桌泼墨书写,留下自己的作品。

运用好数字技术,有助于生产更多形式上融通古今、视听上虚实联动、审美上雅俗共赏的优秀文化产品,为人们带来更丰富的互动体验,增强参与感。

9.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了数字智能化的展柜展室系统,就可避免文物损坏和老化。
B.科技与文化结合,要注重文化内涵,防止过度的技术包装。
C.文化事业和数字技术关系密切,两者的发展能够相互促进。
D.品质化、个性化、定制化,是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新趋势。
10.请梳理概括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11.材料二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2.从上述三则材料看,文化数字化有哪些好处?
2023-05-1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行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吾昔自杭移高密,与杨元素同舟,而陈令举、张子野皆从余过李公择于湖,遂与刘孝叔俱至松江。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子野年八十五,以歌词闻于天下,作《定风波》令,其略云:“见说贤人聚吴分,试问,也应傍有老人星。”坐客欢甚,有醉倒者,此乐未尝忘也。今七年耳,子野、孝叔、令举皆为异物,而松江桥亭,今岁七月九日海风架潮,平地丈余,荡尽无复子遗矣。追思囊时,真一梦耳。元丰四年十二月十二日,黄州临皋亭夜坐书。

(苏轼《记游松江》)


【注】①过:拜访。 ②异物:指已去世的人。③囊时:昔时。
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欣然起行     欣然:______
(2)如积水空明     空明:______
(3)歌词闻于天下     以:______
(4)此乐未尝忘也     未尝:______
1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陈令举、张子野皆从余过李公择于湖,遂与刘孝叔俱至松江。
15.【甲】【乙】两文都兼有“快乐”和“悲凉”之意,试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2023-05-17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16.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鲁迅在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中读懂了关爱;杨绛在与老王的交往中读懂了友善;莫怀成在散步过程中读懂了责任;莫顿·亨特在历险过程中读懂了成长……生活是一本厚重的书,徜徉其间,相信你也读懂了许多。


请以“我读懂了 ”为题,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从“关爱”“友善”“责任”“成长”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③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④不少于600字。
2023-05-13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7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基础知识综合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94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二、基础知识综合
20.65词语  吴敬梓(1701-1754)  注音  根据拼音写汉字
三、综合性学习
3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文化常识综合  书法字体识别、鉴赏   提炼与概括
四、现代文阅读
4-80.4记叙文
9-120.4非连续性文本
五、文言文阅读
13-150.4苏轼(1037-1101)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六、作文
160.6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