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江门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广东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23-09-14 30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1. 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2)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__________________”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3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4)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请把李白的《行路难》(其一)默写完整。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9-1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lí míng(     )……
2)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yáo yè(     )
3)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永在寂静的谐奏里bó fā(     )
4)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ní nán(     )
2023-09-1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赵友梅年方二八,巧慧绝伦,言不尽袅娜娉婷,真乃是天姿国色。
B.只有与国家和人民休戚与共,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得到人民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拥戴。
C.由于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韶关旅游业发展的势头十分迅猛。
D.影片《你好,李焕英》票房大火,让贾玲、张小斐成为中国炙手可热的女明星。
2023-09-14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 选出对选文中的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历史大剧《觉醒年代》近期领跑中国电视剧收视率榜单。①该剧形象再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建党前后这段时期风起云涌。《觉醒年代》一经播出就赢得良好口碑,②这部剧之所以大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没有对历史人物进行脸谱化的塑造,而是比较严谨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性格特征展示人物群像的原因。整体上看,《觉醒年代》制作精良、好看耐看。③这部剧的成功说明只要打破束缚,多接地气,主旋律题材才能产生观众喜欢的好作品。④希望创作者继续用更多精品力作书写伟大实践,表彰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A.①句在“风起云涌”后加“的历史画卷”。
B.②句删除“的原因”。
C.③句把“只要”改为“如果”。
D.④句“表彰”改为“彰显”。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真题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采桑子

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注释】①西湖:这里指颍州西湖。②琼田:神话传说中的玉田,这里指月光照映下莹碧如玉的湖水。
5.词的上片通过________、云物俱鲜、________表现“西湖好”。
6.这首词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云而岩穴暝
②至于者歌于途
③杂然而前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②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乙】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央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节选自袁宏道《满井游记》)


注:①(冷光)清亮的光。②(娟然)美好的样子。③(靧(huì)〕洗脸。④(鬣(liè)〕兽颈上的长毛,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⑤(罍(léi)〕名词作动词用,端着酒杯。⑥(蹇)名词作动词用,骑驴。
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山峦晴雪所洗                       天子
B.麦田浅鬣寸                           潭中鱼可百
C.风力尚劲                              有嘉肴
D.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蒙乃就学
1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11.概括两文反映的一种共同心境并分别说明其由来。
12.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2023-09-14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近日,在某市中考体育中长跑测试中,考生张超的回身奔跑被很多人评价为“最赞转身”:当注意到同场参考的徐涛不慎摔倒,一时无法站起,已冲出几米远的他立即转身,将摔倒在地的同学扶起,继续一同奔跑。事后,徐涛回忆说:“多亏张超及时回来扶起我,否则就悬了。”张超说,当时并未多想,就想着赶紧扶起同学,“毕竟中长跑只有一次测试机会,对我们都很重要”。幸而,两位同学的最终成绩都很理想。对于学生,体育中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有可能影响自己分数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帮助遇到困难的同伴,这是乐于助人的可贵品质在体育竞赛中闪光。张超的转身“获赞”,正是因为他让更多人看到,体育运动健全人格、拓展格局的教育内涵。剥离应试思维,褪去功利色彩,体育的育人价值才会在校园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材料二】

竞技赛场,竞争激烈,但无论是参与者还是观看者,可供追求的不只是胜负。就像身边一名酷爱乒乓球的朋友所说:“我打球,不求胜、不怕输,一天打出一两个赏心悦目的好球,就会感到特别的满足。”这种感触就表明:体育赛事包含着一种超越输赢的竞技之美。

近日,一场自行车赛给出了别样的角度:赛道穿梭于绿意盎然的茶园,骑手行进在雾气缭绕的山间……珍珠山山地自行车越野挑战赛让骑手体验挑战自我的美好感受,也尽赏江西婺源的美丽风景,不少人说,如果用一个字形容这次比赛,那就是“美”。

在2021年国际滑联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中,伴随着或振奋、或悠扬、或凄美的乐曲,参赛者带给观众沉浸式的体验。如果说花样滑冰选手变幻的舞姿展现的是优雅之美,那么,举重健儿挺起的身姿则诠释了力量之美,体操健儿娴熟的动作则体现着技巧之美,赛跑选手冲刺的脚步则展现着速度之美。

竞技之美,难以言尽。赛场上必然有输赢,但即便没有胜利赋予的高光,人们也能从运动员的拼搏姿态中获得审美的体验。观赏赛事活动,本质上也是在欣赏美,参与体育锻炼,又何尝不是实现美的过程呢?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材料三】

①长期以来,很多人只是将体育作为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实际上,体育的育人功能才是最本质的功能,正如教育家蔡元培所说,“夫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体育强身健体的作用,更要发掘和弘扬体育的育人功能。

②体育的育人功能内涵丰富,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③首先是坚韧不拔的意志。体育是一项艰苦而愉悦的活动,在体育运动中,学生要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圈”,走向运动场,向自己的惰性、体力、运动技能发起一次次挑战,体育没有捷径,唯有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艰苦训练、坚持不懈,才能取得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

④其次是团结协作的精神。团体体育项目要求每个成员齐心协力,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和潜能,才能凝聚成强大的团队合力。学生们的文化课学习考验的是个人学习能力,而体育运动则可弥补学科教育的不足,打破以自我为中心、孤军奋战的格局,让学生拥有开放的心态和主动合作意识。

⑤此外还有遵守规则的意识。体育运动有明确的竞技规则。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每个参与者都必须遵守规则,服从裁判。因此,体育是学生规则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

⑥总之,体育运动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而且对培育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遵守规则的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体育中获得的这些品质和精神将使学生受用终身。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3.选出下列对三则材料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材料一】中张超转身扶起徐涛并双双取得理想成绩,张超的表现完美诠释了什么是体育的育人价值。
B.【材料二】中酷爱乒乓球的朋友的话,表明了他更在意对乒乓球技术之美的享受。
C.【材料三】①段引用教育家蔡元培的话,意在引出观点,同时充当道理论据。
D.赛场上必然有输赢,所以无论是参与者还是观看者,都不必追求胜负,要更多地感受那些赏心悦目的瞬间。
14.阅读【材料三】,简要写出选文②~⑥段的论证思路。
首先,提出观点:要发掘和弘扬体育的育人功能,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接着,(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综合【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内容,简要概括体育有哪些育人功能,并就其中一点谈谈某项体育运动对你的积极影响。
2022-04-09更新 | 464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樟树下,外婆家

朝颜

①一群老樟树,时常绵密地铺进梦境里。顺着它们挥舞的长臂,童年、外婆、乡愁,时间的经纬,无数次重新映现在一座名叫樟树下的村庄深处。

②大巴车一路畅行,开进了村委会门前的宽阔停车场,车上走下来一群来自全省各地的文艺家,作为其中一员,你忍不住动情地向众人指认这个村庄在你生命中的特殊意义——外婆家。

③儿时钻进钻出的土房子、老洞水、泥巴路、猪栏牛舍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还有整洁的水泥路、青砖地。原来供全村人洗衣服的泥堰池塘,如今已用片石砌得方方正正,成了荷花池。一口用来汲取饮用水的简易水井不见了,你还记得,井面上垫着一块湿滑的木板,上面长满青苔。

④念书前,你是外婆家的常客,父母忙得脚不沾地的年月,一个无人看顾的野孩子,多么需要一个随时可以倚靠的温暖怀抱,外婆给了你一张共卧的床铺,还有许多个在鼾声中入梦的夜晚。只是,她和三舅三舅母共同生活的这个家很穷,给不了你像样的吃食。有一年夏天,三舅母种了一大块地的胡萝卜,于是到了收获季节,餐桌上便每天都是这一样菜,荤腥就更别提了。你瘦弱,敏感,胆小,食欲总是不佳,又从不敢像表弟妹那样无所顾忌地吐露愿望。外婆担心你瘦得不成人形,便每天晚上在你饭碗底下悄悄埋一个煎荷包蛋,用眼神暗示你到门口屋坪趁黑吃掉。那时候,鸡蛋是不舍得自己吃,要拿去卖钱的,外婆甘冒婆媳不和之风险,给予你的特殊慈爱,何尝不是那个时代不可言说的心酸。

⑤外婆十几年前已长眠于村后的一座山冈。

⑥那群老樟树还在,它还用宽大的枝叶覆盖一座村庄的日升月落,炊烟袅袅。五十六棵老樟树,围绕着一个村庄,已经活了一百年甚至几百年了,它们用自己的存在和气息,成就了一个村庄的符号,也丰满了几代人的记忆。

⑦这是一座地道的红军村,村里人念念不忘的,有“一家五兄弟齐革命”的故事,也有“七子参军”的故事。后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欧阳汝明,成家很晚,1928年,当革命的火种在瑞金点燃时,欧阳汝明做通老母亲刘氏的思想工作,又挨个说服儿子们投身革命。他的大儿子欧阳克茂参军时,不到三十岁;他的小儿子欧阳克荣随红军北上时,刚满十六岁。悲伤的是,他的七个儿子,全部壮烈牺牲在了长征路上,1934年,这里荣获了“扩红第一村”的旗帜。

⑧几年前,一场前所未有的精准扶贫攻坚战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拉开,短短的时间,全村环境好了,产业做起来了,三舅承包的脐橙园,一年四季长得郁郁葱葱,后来,他们又加种了奈李、甜柚,还在果园里散养母鸡和花鸭,受了大半辈子穷的三舅和三舅母,笑声一日比一日爽朗。

⑨若是外婆还在人世,该有多欢喜呢?

⑩几声鸟鸣隐入稠密的枝叶,阳光在叶隙间跳荡,你闻到樟树的香气,像闻到一股源自光阴的醇酿。临别时,和同行的文艺家们在大樟树下合影留念,身后是一排红色大字:“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你体味着一座村庄的前世今生,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棵樟树,立于时间之中,枝叶婆娑,周身浸透绿意。

(选自《民族文学》2020年第8期,有删改)


注:(扩红)扩大红军的力量。
16.本文着力叙写了三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另外两件。
____________
②樟树下的红色故事。
____________
17.赏析句子。
①五十六棵这样的老樟树……它们用自己的存在和气息,成就了一个村庄的符号,也丰满了几代人的记忆。(赏析加点词及其表达效果)
②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棵樟树,立于时间之中,枝叶婆娑,周身浸透绿意。(从修辞角度赏析)
18.请结合全文分析第⑤段的作用。
19.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地方政府拟将欧阳汝明家打造成“红色旅游景点”,请你为该景点写一段导游词。不超过100字。
2023-09-1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真题
20.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为缅怀“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阳光学校九(3)班召开了主题班会。在班会上,老师和同学们倾情回顾了袁隆平的一生—

师:2021年5月22日,被世人誉为“当代神农”的袁隆平爷爷永远离开了我们,全世界为之痛惜!他的一生,平凡而伟大!

生1:他个子不高,长相平平,但很乐观,爱好广泛,他最爱游泳和打排球,81岁还参加排球赛,他平时喜欢在实验田里拉小提琴。

生2:袁隆平爷爷一生低调且朴素,他不住豪宅,不穿名牌,不食大餐。

生3:他心怀梦想,目睹了那个年代断粮缺食的生活状况,他想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并一生为此苦耕不辍。他还有两个愿望;一个是禾下乘凉,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世界!

生4:他对给予他帮助的人心存感激,他说母亲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曾在给母亲的信中说:“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


阅读以上材料,你有哪些认识和感悟?请任选一题作文。
(1)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
(2)请将题目“袁爷爷教会我             ”补充完整,写一篇演讲稿。
(3)“世界”可以是个人的“小世界”,也可以是家庭、学校、社会,还可以是整个地球,乃至整个宇宙。袁隆平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如果你心中也有这样“一粒种子”,你所改变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请发挥想象,以“我有一粒种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②不少于500字;③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凡涉及真实地名、校名、人名,请用xx代替;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2021-06-28更新 | 559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八、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易(0.85)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

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

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

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

大堰河,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二)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

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

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

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

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节选自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21.第(一)节诗中的“梦没有做醒”的意思是__________
22.第(一)节诗中两次咏叹“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这样写突出强调了什么感情?请简要分析。
23.第(二)节诗的排比句表达了怎样的内容?请简要分析。
2023-09-14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填空题
1
选择题
2
诗歌鉴赏
2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二、填空题
20.65根据拼音写汉字
三、选择题
30.85词语  成语和熟语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四、诗歌鉴赏
5-60.4欧阳修(1007-1072)  词
21-230.85《艾青诗选》
五、文言文阅读
7-120.65山水游记类对比阅读
六、现代文阅读
13-150.65非连续性文本
16-190.65散文
七、作文
200.65半命题作文  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