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 七年级 期中 2024-01-16 7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 默写:
(1)夕阳西下,_______。(《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2)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3)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5)_______________。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024-01-1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我们跟着朱自清穿梭在春的繁花嫰叶中,听牛背上牧童的短笛liáo liàng(     )地歌唱;我们在老舍的温情叙述中,享受给蓝天镶上银边的雪后山景,欣赏水藻中终年zhù xù (     ) 的绿意;我们在刘湛秋的笔下走过雨的四季,热烈而粗犷,jìng mì (     )而深情。我们还将继续感受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2024-01-1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每当夜幕降临,千灯湖上千灯竞放,湖光灯色融为一体,使人喜出望外,流连忘返。
B.无人机组成的飞机表演编队在辽阔的天幕下翩翩起飞,花枝招展,与华灯交相辉映。
C.班级辩论会上,正方主辩滔滔不绝、言语犀利,咄咄逼人,让人感觉不太舒服。
D.为了迎接艺术节的汇演比赛,同学们小心翼翼地编排了一支舞蹈,希望能一举夺冠。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 选出对选文中的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历史大剧《觉醒年代》近期领跑中国电视剧收视率榜单。①该剧形象再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建党前后这段时期风起云涌。《觉醒年代》一经播出就赢得良好口碑,②这部剧之所以大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没有对历史人物进行脸谱化的塑造,而是比较严谨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性格特征展示人物群像的原因。整体上看,《觉醒年代》制作精良、好看耐看。③这部剧的成功说明只要打破束缚,多接地气,主旋律题材才能产生观众喜欢的好作品。④希望创作者继续用更多精品力作书写伟大实践,表彰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A.①句在“风起云涌”后加“的历史画卷”。
B.②句删除“的原因”。
C.③句把“只要”改为“如果”。
D.④句“表彰”改为“彰显”。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易(0.85)
名校
5. 在参加“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同学收集到以下资料,请你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面对我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某些国家对此表现出“过度忧虑”,渲染“中国威胁论”。对此,习近平主席这样说: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中国的发展壮大必将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壮大……基于对历史的惨痛感知,中国人民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友好合作,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

(1)请你简要概括习近平主席这几句话中包含的信息,不少于两种。
(2)请根据对联常识,将以下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宣传和平。
人人 千秋昌盛 无战事 有爱心 国国 永驻和平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根据名著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6.探索名著,发现《朝花夕拾》《西游记》“出走——归来”的秘密,请任选一人物填写表格。
篇目人物《朝花夕拾》·鲁迅《西游记》·孙悟空
出走路线S城→南京→①_____(填国家)→回国______(填地名)→灵台方寸山→……→灵山
出走原因出走国门:“寻救国道路去学医”→②_______(填篇目)出走到③:想逃离规则,“躲过轮回,不生不灭”;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寻心。
寻的结果回国后,弃医从文,揭露国民劣根性在灵山,修成正果,成为④______(填封号)

7.鲁迅、孙悟空“出走一归来”的经历,让人想到网络名句:“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请任选一人,结合名著内容,阐述对他们归来之后还是少年的认识。
【注】希望你在外面漂泊半生、匆忙半生,待你归来之时,依然能够坚持初心与理想,保持一颗纯朴、真实、炙热的少年之心。
8.名著《朝花夕拾》《西游记》中,都有着伟大的老师形象。例如,鲁迅的老师藤野先生,孙悟空的老师唐僧,请任选一位写出他关心学生的一件事。
2024-01-1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欤yú:句末语气词。
9.解释下列各项加点字的意思。
①尊君在                    ②太丘舍               ③去后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遇人而止之食 / 温而知新
B.吴起出/今非
C.元方入门不 / 三茅庐
D.令人故人 / 全责备
1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13.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结合实际谈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
2024-01-1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青少年情绪管理

材料一:

情绪管理是对个体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以下是两个有关情绪失控的典型案例:

九年级学生小军(化名)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了不愉快,上课时,同学向老师说了这事,小军急眼了,对老师大声喊,然后摔门而出,导致老师无法正常上课……

八年级学生小霞(化名)特别爱玩手机,妈妈暂时把手机没收了,结果她去妈妈房间砸碎了花瓶、杯子,还把门一脚踢坏了……

针对青少年不擅长管理情绪的情况,中学教师卓秀芳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青少年要学会站在他人立场上看待问题,冷静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这样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同时,要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主动进行自我批评,学会和同伴交流沟通。教育硕士李莉也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随情境的变化适当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并且能以合适的方式表现出被人所接受的情绪反应,那么,这样的表现更易于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材料二:

谢瑞琦针对某地区456名13~20岁青少年的常见情绪类型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如下结论:

当前青少年情绪类型总体呈正常分布,大多处于平和、喜悦的积极情绪中,但焦虑、无聊、烦躁等负面情绪也较为普遍。女生的积极情绪类型明显多于男生。在积极情绪类型中,平和、喜悦的比率,女生分别占61.85%和52.63%,而男生则为56.56%和38.18%.此外,男生的焦虑、愤怒、空虚、无聊等奔放的负面情绪要多于女生,而女生的内敛的负面情绪,如悲伤、冷漠、孤独等要多于男生。

以下为青少年负面情绪产生原因的调查统计,原调查问卷为多项选择题。

(数据来源:谢瑞琦《青少年情绪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材料三:

万文昌:学校要正视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学生情绪管理教育,要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学生情绪管理教育作为重要课程内容。

社会工作硕士许青云:父母对孩子的关怀可以提升其情绪智力和情绪表达能力,反之,父母的冷漠和沉默会抑制其情绪表达和情绪管理的发展;父母感情融洽的家庭,青少年更能够积极调控情绪;父母过分干预或者是任意放纵都会对青少年的情绪管理产生消极影响。

材料四:

个人情绪调整常用方法举例

与朋友沟通                    听音乐                 做运动                  深呼吸

14.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的两位同学都不擅长管理自己的情绪,他们的情绪都导致了不好的结果。
B.受调查的青少年,大多处于平和、喜悦的积极情绪中,但是,负面情绪也较为普遍。
C.受调查男生的奔放的负面情绪多于女生,同样,男生的内敛的负面情绪也多于女生。
D.如果青少年能够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那么其未来的职业生涯也许会更加顺利。
15.下列无法从材料二的柱状图中得出结论的一项是(     )
A.青少年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很多。
B.大部分同学会因为成绩下降、学业不顺利和人际交往中产生矛盾冲突产生负面情绪。
C.极少部分同学很少有情绪低落的时候。
D.青少年情绪类型总体呈正常分布,大多处于平和、喜悦的积极情绪中。
16.结合材料,请你为提高青少年的情绪管理能力,从不同角度提三条建议。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1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荠菜花

陈晓卿

①过了元旦,北京一家超市里就有荠菜卖,大塑料袋装着,碧绿碧绿的。每次从旁边经过,都忍不住上前摆弄两下,明明知道自己不可能有功夫料理它,但还是愿意放纵自己假装购买的小冲动。

②三月三,荠菜赛灵丹。其实再过几天的清明时分,才是吃荠菜最好的时节。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满眼是正在开花的油菜和拔节的小麦,一片片绿的,一片片黄的,好像无数块巴西国旗。我和两个妹妹,每人拿着一把油漆工刮腻子的那种小铲子,行走在田埂上。这正是挖荠菜的时节:再早的荠菜味道不够明显,而且不多;晚半个月,它又老了,不能再吃。

③小妹跟着纯粹是起哄,顺带做一些户外运动,大妹则是挖荠菜的主力。她跟外公外婆长大的,天生认得荠菜的长相,就是我这个当哥哥的也不得不服。一面挖,大妹一面讲解。但说实话,荠菜挺难辨别,认荠菜这件事,曾耗费了我好几年的时间。你说边缘是锯齿状吧,也不完全对,说像钥匙的齿牙,它的头又是圆的……当然,荠菜也有好辨认的时候——不过那时已经不能食用了——我指的是开了花的荠菜。荠菜开的花小小的,白色。在一本植物图谱(印象中为汪曾祺先生所绘)中我看到过,确实不打眼。花落结子,荠菜短暂的一生也就结束了。

④每次我们要挖满一篮子荠菜才会回家,我妈接过篮子开始择菜,择完只能剩下大半筐——主要因为我还是带回了诸如苦杩菜、灰灰菜等等一些近似野菜。

⑤荠菜也分两种,田埂上的和麦田里的。

⑥田埂上的伏地生长,每日光合作用充分,颜色略深,味道浓郁;麦田里的,也就是北京超市里卖的那种,碧绿油嫩,体形也大一些。前者适合做馅儿,后者更宜羹汤。但,不管哪一种,我们采回来之后,便是对父母的要挟——饺子、馄饨还是肉圆汤?每一种都能满足我们旺盛的肠胃以及馋猫般的味蕾。

⑦然而我们勤俭的妈,绝不会因为我们的劳动而牺牲口袋里的钱。她身边随处都能找到不买肉的理由,“这月家里财政紧张”,“今天太晚,卖肉的下班了”,“荠菜烩豆腐你没吃过吧”……我爹则是个乐观主义者,他发明过摊荠菜饼、炝炒荠菜、荠菜蛋花汤……更令人发指的是,他给我们做过凉拌荠菜:把荠菜焯熟,盐去水分,佐以香醋、香油,一道凉拌便上了桌。一家人,居然也吃得山响。

⑧我注意过父亲放香油的动作,香油瓶是医院的盐水瓶改装的,我爹每次会在凉菜里倒入两滴或三滴,收回的时候,他会在瓶口轻轻舔上一下,然后做一个很满足的表情。

⑨不加配搭的凉拌显然不是烹饪荠菜最佳的方法。荠菜的香味很素,很窄,需要用动物油做牵引,它本身的香味才会彰显出来,进而无限放大,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做荠菜的时候喜欢用它来包饺子、汆肉圆汤的原因。

⑩可能我是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吃过素炒荠菜、荠菜清汤以及凉拌荠菜的人。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食欲,依然让我们甘荠菜若饴,以至于年复一年,我和妹妹们一到清明仍然有到城外挖荠菜的冲动。

⑪后来,我和妹妹离开家乡,最后寄居北京。大概是十年前,大妹家买了房,孤零零的塔楼前面便是大片的麦地。 我对麦子有兴趣,一路摸索过去,竟然在冬小麦的丛中找到了大片大片的荠菜!我如获至宝 此时,超市里已经可以轻易买得到肉馅,那一天,我们以荠菜为主题,吃了饺子和冬瓜荠菜圆子汤,那种馨香让我们仿佛在刹那间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故乡。

⑫春在溪头荠菜花。说得好,要体会春天,最好到乡野中去。稼轩词中的上句则是:城中桃李愁风雨。是啊,不能呆在北京这地方,而要去乡下,有蓝天,有野花,没有沙尘,也没有堵车。

⑬所以我准备收拾行装,回老家一趟,就今天,就走。

(选自《至味在人间》,有删改)


(1)阅读全文,梳理文章内容,补全表格。
时间事件
____“我”摆弄荠菜
童年时在家乡____
____“我们”吃冬瓜荠菜圆子汤等
(2)梳理完文章内容后,小语发现文章没按时间先后顺序写,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3)按要求赏析句子。
①品味段划横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我对麦子有兴趣,一路摸索过去,竟然在冬小麦的丛中找到了大片大片的荠菜!我如获至宝。”


②你会带着哪种语气来朗读段划波浪线的这句话?请选择恰当的一项并简述理由。

此时,超市里已经可以轻易买得到肉馅,那一天,我们以荠菜为主题;吃了饺子和冬瓜荠菜圈子汤,那种馨香让我们仿佛在刹那间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故乡。


A.充满温情
B.满怀豪迈
C.饱含悲伤
我选______(填序号),______
(4)文章结尾意蕴丰富,请联系全文写出你的理解。

所以我准备收拾行装,回老家一趟,就今天,就走。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18. 作文

别说我们还太小,其实在美好的青春岁月里,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常会于不经意间被轻轻拨动。妈妈的唠叨,其实我懂;老师的眼神,其实我懂;同学温馨的鼓励和劝告,其实我也懂;自然界滋润万物的雨水、无私的春风、感人的画面、美丽的故事、课文中的形象、作者的意图……其实有好多我都能读懂。奇妙的感觉,温暖的情怀,美好的想象,深刻的哲思,会一瞬之间漾遍全身。是的,时间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坚韧,懂得幸福……


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我懂得了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完整;②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 600 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填空题
1
选择题
2
综合性学习
1
名著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二、填空题
20.65根据拼音写汉字
三、选择题
30.65成语和熟语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四、综合性学习
50.85对联  提炼与概括
五、名著阅读
6-80.65吴承恩(1507-1582)  鲁迅(1881-1936)  《朝花夕拾》  《西游记》
六、文言文阅读
9-130.65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14-160.65非连续性文本
170.65散文
八、作文
180.65哲理与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