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九十八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新疆 七年级 期末 2023-12-16 24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熏(táo)     (yē)          (hé)             为一谈(hùn)
B.乳(pǔ)       伏(quán)   (yùn)          差不齐(cēn)
C.啬(lìn)       和(cān)       (guǎng)       人声沸(dǐng)
D.应(hè)        傥(tì)          职(chèng)       根问底(páo)
2023-12-16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九十八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废虚   安详   漠不关心   惊慌失措
B.分歧   键壮   大相径庭   恍然大悟
C.纯粹   凌乱   怪诞不经   迫不及待
D.帐暮   云霄   油然而生   花团锦簇
2023-12-1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九十八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读书善忘的人,补救的办法是反复诵读,除帮助记忆外,还能收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B.班主任善于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地为班级作贡献。
C.我们做事要认真分析可能出现的困难,既不要杞人忧天,也不要粗心大意。
D.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过后,一向热闹的解放路也变得安静了,街上人迹罕至
2023-12-16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九十八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区法制部门近期对全区中小学生进行了一次法律知识竞赛。
B.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发现、干预和制止欺凌行为。
C.虽然说,在新媒体出现之前也存在各种谣盲,但谁也不能不否认,新媒体的出现在事实上带来了谣言的高发。
D.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以及实现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
2023-12-16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九十八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朱自清在《春》这篇散文里,抓住“春”那些体现春之新鲜、美好、生机盎然的场面,表现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B.《金色花》作者是印度作家、诗人泰戈尔。这首散文诗表现了孩童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语言典雅、书面化。
C.《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为悼念白求恩的逝世而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人。
D.《天上的街市》把中国古代牛郎织女的传说加以改造,着力描写牛郎织女在天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名校
6.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那罗刹小腹之中,疼痛难禁,坐于地下叫苦。行者道:嫂嫂休得推辞,我再送你个点心充饥!又把头往上一顶。那罗刹心痛难禁,只在地上打滚,痛得他面黄唇白,只叫:孙叔叔饶命!


这段文字中的“罗刹”指的是《西游记》中______的妻子,行者钻进她肚子里捣乱,目的是______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7.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这所谓,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1)上述文字中的“他”是谁?
(2)文中的“他”还在《朝花夕拾》中哪些篇目里出现过?(至少写两篇)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8. 古诗文名句默写。
(1)水何澹澹,_____。(曹操《观沧海》)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此寄》)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
(4)《论语》中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
2023-12-1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九十八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9.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静修身刀劈狼首
B.险躁不能治性是无礼
C.夫君子       两狼并驱如故
D.与日去暇甚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下面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都要“静”: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
B.“学须静也”中的“学”不单是学习,更多指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静”也不单是单纯的宁静,还包含着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是从反面来说明“淡泊”“宁静”的重要性,通过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作者劝诫儿子要安贫乐道,不要为穷困的生活悲哀,坚持学习,总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2023-12-16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九十八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乙文】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问:“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10.对文中划线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     
A.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B.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C.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D.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11.选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结合自身经历说一说。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12.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植树的牧羊人

(法)让•乔诺

①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②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罗旺斯高原,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我必须去找点儿水喝。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个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③继续向前走了五个小时,我还是没有找到水,连一点儿希望都没有。到处是干旱的土地和杂草。我看见远处有一个人影。原来是一个牧羊人,他周围还有三十来只羊,懒懒的卧在滚烫的山地上。

④牧羊人让我喝了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从一口深井里给我打了一些水,井水甜丝丝的。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⑤他住在一座结实的石头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屋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⑥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⑦第二天,他要赶着羊群去吃草了。出发前,他把装着橡子的袋子,在水里泡了一下,我看到,他没有带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半长、大拇指粗的铁棒。

⑧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两百米。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益上泥土。他是在种橡树!

⑨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尬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三年来,他一直一个人种着树,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我开始琢磨牧羊人的年龄。他看上去五十多岁了,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⑩第三天,我和牧羊人道了别。

⑪这样过了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我应征入伍,在军队里待了五年。战争结束了,我不由得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我又想起了那个植树的牧羊人,我想。那一万颗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吧!

1910年种的橡树,已经长得比我都高,真让人不敢相信。这片树林分为三大块,最大的一块,有11公里宽。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

1945年的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种树的老人,那年他已八十七岁了。当我坐车进入高地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泉水又冒了出来,河水汩汩地流入池塘,池塘边还种了菩提树。原先的废墟上已修复成崭新的房舍,周围的菜囿与花园,井然混栽着各式各样的白菜、玫瑰、韭葱、金鱼草和秋牡丹。这里重新充满了生机,变得富饶了。现在这里的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一路上,我见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乡村聚会上报荡。整个高地焕然一断,散发出健康富裕的光芒。

(选自《杭树的牧羊人》有删改)


(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选文第②段中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3)牧羊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这句话的理解。
2023-12-1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九十八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13.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最温暖的一片阳光

①母亲真的老了,有点像孩子般缠人。她每天都会打来电话。她耳朵有点背,电话里声音总是很大。其实她也没什么事,只是问我是否安好。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就高兴地把电话挂掉。有时我忙,就会打断她的话,我能听得出那边轻轻的叹息。但母亲还是在每天上午九时左右打过来,正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

②这一天,母亲又来电话,除了问好外,还告诉我她去采了很多婆婆丁。母亲过去常用婆婆丁做蒸菜,婆婆丁一定要野生的,最好在打春时没有开花前去采,这时的最新鲜。小时候我很爱吃母亲做的这个菜。我有些担心地告诉母亲,您都八十多岁了,千万不要去野外采野菜了,我会不放心的。母亲答应得很痛快。

③第二天正午时分,有人叩门,打开门见是母亲。她脸上汗津津的,花白的头发也有些凌乱,我急忙把母亲扶进屋内,埋怨她为什么不打电话告诉我。可母亲不理我的不满,喜滋滋地取出她做的蒸菜,看不出一丝倦意。我见她的手青筋暴露,手上有结痂的血口子,一定是采野菜时留下的。她说,快吃吧,还温和着呢。我怎么也想不到,母亲为了让我吃到她做的菜,竟然沐着风雨去野外,顶着晨星点灶火,用一股爱焰把菜做熟,搭乘公共汽车,颠簸几个小时,给我送来。在世上,凡是有母亲的地方,就会有奇迹

④母亲真的老了。眼前的事情她往往记不住,可过去的事情却记得很清晰。母亲也有青春,只是离今天很远。她曾把箱子里保存的一条长裙拿给我看,告诉我她就是穿了这条长裙和父亲在向日葵下相识的。那长裙还依旧如新,可裙子的主人却被时光洗老,腰弯了,头发白了,白的像天上的一片云。

⑤母亲生在青川江边,长在稻花乡里。母亲居住的老屋前有一条唱着歌的小溪,每当燕子呢喃着飞来的时候,桃花就开了,开着开着,桃花就落了,花瓣落在溪水里打着旋流远了,就像流远的岁月。老家的院子里种着两棵杏树,每当圆润的青杏结满枝头的时候,不等熟透,母亲就和小姐妹们采下来吃。那味道酸酸的,就像那时辛酸的日子。母亲在艰苦的岁月中学会了很多家务活,有一手好针线,成家后很是勤俭。在那艰苦的日子里,她用那根银针缝补着旧衣裳一样的破旧岁月。父母感情很深,生活得很和睦。父亲在知天命之年患了重病,离开了人世。母亲开始独自生活。我担心她孤寂,执意把她接到身边来,可她不肯,她说,她能自理,也不想给我们增加麻烦。我给她请了保姆,可没几天就被她打发回去了。

⑥忽然想起,有两天没有接到母亲的电话了。我急忙打电话过去,多次无人接听,我有了不祥之感,乘夜车就往家里赶。赶到家里时,见母亲躺在床上,额头敷着毛巾。邻居大婶告诉我,母亲发了两天烧,烧得重时不断念叨着我的名字。我守候在母亲的床边,两手紧攥着她那像树枝一样干瘪的手。母亲问我,你知道我最希望的事是什么吗?我摇摇头,她告诉我,最希望的事是让我永远不会老,永远不得病,如果有可能,让她代替我老,代替我生病,她也乐意;就是走了,也不想扰动我,一个人悄悄去找我的父亲。我听着,心被刺痛,泪如泉涌。我把脸紧紧贴在母亲的手上,整个人似乎已经融化了。

⑦往后的日子里,每天上午九时左右,也就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我都先把电话打给母亲,问候她是否安好。我还会幸福地眯着眼睛,虔诚地半张着嘴,侧着耳朵凝神听母亲讲着过去的故事。这个时候,我真的很温暖。母亲就是给我温暖的那一缕阳光……


(1)仔细品味语言,说说第⑦段划线句表达的妙处。
我还会幸福地眯着眼睛,虔诚地半张着嘴,侧着耳朵凝神听母亲讲着过去的故事。
(2)请结合全文,分析第⑤段的作用。
(3)文章以“最温暖的一片阳光”为题,有什么好处?
2023-12-1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九十八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14. 按要求写作文。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刘,伦理学使人庄重,迈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生活中,我们离不开阅读,除了读书本外,我们还可以读自然、读人生、读风景、读人物……


请以“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主题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字数不少于500字。⑥文中不得出真实的人名、地名或校名。
2023-12-1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九十八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填空题
1
名著阅读
1
名句名篇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2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20.85字形
30.65成语和熟语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94文学常识综合
二、填空题
60.65吴承恩(1507-1582)  《西游记》  内容理解与概括
三、名著阅读
70.65鲁迅(1881-1936)  《朝花夕拾》
四、名句名篇默写
8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文言文阅读
90.65诸葛亮(181-234)  读书学习类课内阅读
10-110.65列子(约前649-前606)  议论说理类课外阅读
六、现代文阅读
120.65散文
130.65记叙文
七、作文
14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