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河北 八年级 期末 2024-02-13 2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第四单元的散文,向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朱自清面对满院(láng   ),簌簌落泪,父亲的坚韧慈爱给予他温暖和安慰;白杨树倔强挺立在西北高原,展现出树中伟丈夫不折不挠的精神;个体有限的生命虽然最终会随时间(甲)(A.消逝   B.消失),整个宇宙的生命却永不(diāo   xiè);汪曾祺热爱生活,将生活中真实而美好的东西通过诗意的语言展现给读者……这些充满美感的作品绝非妙手偶得,而是经过反复(乙)(A.磨练   B.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它们反复告诉我们,自然与生命都是美好的,即使面对苦难我们也要心存感激,因为,生命___________,思想___________,意志___________。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láng jí)___________   ②(diāo xiè)___________
(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簌簌___________   ②倔强___________
(3)文段中的“韧”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___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___画。
(4)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甲: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
(5)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总是在彷徨中成熟   ②总是在挫折中茁壮   ③总是在磨难中坚强
A.②③①B.③②①C.①②③D.②①③
2024-02-0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2. “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八年级一班组织“人无信不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请你设计】
(1)请你参照活动一,再设计两个活动。
①活动一:诚信故事你来讲
②活动二:___________
③活动三:___________
【请你劝说】
(2)网课期间,小育不认真学习,想着期末考试是线上考试,可以偷偷查答案。请你以他同学的身份来劝说小育改正这种不诚信考试的想法。
2024-02-0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3. 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我们的每一种情绪,都可以在浩瀚的古诗词中得到共鸣。少年时,前往三峡,我们可以体验“(1)__________,不以疾也。”(《三峡》)的惊险刺激;青年时,意气风发,我们有着“(2)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的豪情壮志;年老时,物是人非,便有“无可奈何花落去,(3)___________”(《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落寞。离乡远行,不免怜惜“(4)_________,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之深情;遭遇坎坷,不免庆幸,有知音陪我们欣赏“(5)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的美景。
2024-02-1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诗歌,回答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两首诗均作于杜甫困居长安期间。
4.《月夜》一诗作者不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而是从他人(小儿女)着笔,展开联想和想像,借对方来写自己,表面上看是写对方,而实际是写自己,通过对方来反照自己。下列选项中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D.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5.两首诗都表达了____之情,但《春望》更表达了对国家衰乱、人民流离失所的悲痛,以及____之情。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远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之?

(节选自苏武《留侯论》)


【注释】①挟持:指抱负。②项籍:即项羽。③轻:轻易。④弊:疲敝。⑤子房:张良,字子房,汉高祖刘邦的主要谋士。⑥淮阴:指韩信。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衡于虑,而后__________________
(2)入则无法家__________________
(3)而其志远也__________________
(4)非子房其谁__________________
7.请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8.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9.在甲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他所提到的“动心忍性”在乙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用原文句子回答)
(1)必须具备的条件:__________
(2)具体的表现:___________
10.甲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逆境能成才”,当今也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024-02-1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